所屬欄目:化工論文 發布日期:2021-03-09 09:44 熱度:
摘要:在苯乙烯裝置吸收塔頂的尾氣中,氫氣體積分數超過90%,為了更好地回收利用氫氣,在尾氣出裝置前設置尾氣增壓系統進行4級壓縮,每級壓縮后采用水冷器降溫。在大修期間檢查發現,水冷器氣體側的殼體內壁局部發生嚴重坑蝕。分析認為,該系統的腐蝕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建議對該系統進行材質升級或在水冷器的殼體液相發生腐蝕的區域襯一層厚度1 mm左右的304不銹鋼板,可以有效抑制該系統的腐蝕。
關鍵詞:苯乙烯裝置;尾氣增壓系統;二氧化碳腐蝕;水冷卻器
“一帶一路”地區腐蝕與防護數據分析中心成立
2020 年 11 月 29 日,“一帶一路”地區腐蝕與防護數據分析中心成立暨“‘一帶一路’沿線材料腐蝕及典型環境特征科學調查”項目啟動會在青島召開。會議由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和北京科技大學牽頭,參加單位包括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鋼鐵研究總院青島海洋腐蝕研究所、武漢材料保護研究所、中科院金屬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中山大學及鞍鋼股份有限公司等 11 家單位。
該項目由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及北京科技大學牽頭建立的“國家材料腐蝕與防護科學數據中心”科研團隊承擔,在前期基于東南亞、南亞等“一帶一路”沿線試驗站網絡建設的基礎上,持續為“中馬友誼大橋”、“中泰鐵路”等重點工程提供材料腐蝕試驗及數據支撐服務。項目將重點針對工程裝備材料在“一帶一路”沿線服役的環境適應性問題,系統開展包括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歐洲各國及南北極典型服役環境下材料腐蝕行為和規律調查研究,積累腐蝕數據,為“一帶一路”建設及中國工程裝備制造提供材料環境適應性基礎依據和數據支撐,為標準制定和新材料研發提供科學依據。
中科院金屬所攻克傳統鎂合金防護涂層重大難題
2020 年 12 月 17 日 1 時 59 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科研團隊研究開發的鎂合金腐蝕防控核心技術,成功應用在“嫦娥五號” 探測器上的鎂合金天線接收器外殼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上的鎂質慣組支架上,滿足了航天裝備地面環境及空間環境的復雜綜合要求。
研究人員采用化學鍍鎳的表面處理技術,通過恰當的預處理方法使得鍍層在鎂合金基體上起到“釘扎”效應,解決了鍍層結合力差的難題。同時,采用多層鍍的方法避免貫穿缺陷的存在,如果底層鍍層中存在缺陷,接下來的鍍層可以把先前的缺陷覆蓋上,最終在鎂合金表面沉積了一層具有良好耐蝕性、導電性且結合力強的金屬鍍層。解決了傳統鎂合金防護涂層無法同時滿足耐蝕性和導電性要求的難題。
金屬陶瓷雙相材料表面損傷新機理
近期,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海洋新材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通過關鍵實驗與理論計算相結合的方式系統地研究了金屬陶瓷材料在熱-力耦合條件下的宏觀磨損機理與微觀損傷機理,相關論文發表于金屬材料領域國際刊物 Acta Materialia 上。
該項研究采用粉末冶金真空負壓燒結的方法,成功制備了包含碳化鈦陶瓷相和高錳鋼黏結相的新型輕質金屬陶瓷雙相材料。研究發現,不同于傳統陶瓷材料,該金屬陶瓷存在一個表面損傷機理轉變的臨界溫度( ~ 125 ℃) : 低于此溫度,硬度主導材料的耐磨性能; 高于此溫度,韌性成為影響材料耐磨性能的關鍵因素。顯微光譜分析結合相圖計算結果表明: 大氣條件下,碳化物陶瓷相表面發生脫碳反應造成硬度降低,磨損率升高。原位透射電鏡分析和計算結果表明: 高溫條件下陶瓷相表面發生相變,生成連續納米晶氧化膜,材料表面韌性提升,磨損率降低。該研究首次確定了金屬陶瓷材料宏觀磨損機理的轉變溫度,并通過理論計算闡明了微觀相變機理。
《苯乙烯裝置尾氣增壓系統腐蝕分析》來源:《石油化工腐蝕與防護》,作者:孔朝輝
文章標題:苯乙烯裝置尾氣增壓系統腐蝕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huagong/4516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