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化工論文 發布日期:2010-11-29 08:19 熱度:
摘要:文章結合工程實例,分析了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并結合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提出了個人的看法。供行業的相關人員參考交流。
關鍵詞: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質量控制,養護
引言
混凝土是由水與水硬性水泥水化形成的膠凝漿體將各種砂石骨料組分凝聚而成的一種非勻質性材料。在混凝土澆筑成型和硬化過程中由于水泥釋放出大量水化熱而使其內部溫度不斷上升,進而致使混凝土中心與表面產生較大的溫差。當施工過程中因養護時間不夠而過早拆模、冬季施工受到寒流襲擊或過早拆除保溫層等,而造成溫度不均勻產生溫降時,混凝土就會因表面溫度的急劇變化而產生較大的降溫收縮,此時混凝土的表面受到其內部的約束而產生較大的拉應力,又因混凝土早期抗拉強度較低,因而產生溫度裂縫;此外,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因養護不當,表面失水產生干縮,早期收縮較大較快,而此時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尚不足以抵抗因收縮而產生的拉應力,因而會產生干縮裂縫。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施工就更能集中地反映出以上所述的問題。目前,社會上大型工程項目的設計和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使用較多,本文結合實際工程,探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及注意事項。
1工程概況
某大型住宅項目,總建筑面積近23萬m2,30棟主體共用一個5.6萬m2大型地下室,地下1層,8座26~30層高塔樓平面布置于場地三邊,22棟多層洋房位于場地中部。本實例要考察的為其中兩棟位于軟弱地基上的兩棟塔樓。兩棟塔樓位置緊靠,總面積6萬m2,均為30層豪華公寓,主體高度106m,結構形式為鋼筋砼框架核心筒結構,基礎為預制管樁+筏板聯合基礎。塔樓底板最薄處為0.4m,底板最厚處(核心筒下140多根樁的大型承臺)為4.5m,其余筏板上的加厚大型承臺的厚度在1.6m~2.7m之間。混凝土均采用采用C35P8混凝土進行澆注。地下室底板大體積混凝土共計3860m3。,底板厚度相差過大處以后澆帶為界進行澆注。
2材料要求
(1)鋼筋。采用Φ12、Φ25、Φ28、Φ32等鋼筋,均有出廠合格證并經過試驗合格。
(2)水泥。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42.5,水泥進場后及時進行現場取樣送試。
(3)骨料。采用5-25碎石及中砂,碎石含泥量≤1%,砂子含泥量≤3%。粉煤灰,選用I級粉煤灰,以球狀顆粒為準。外加劑,宜在混凝土中摻入適量的緩凝型減水劑。具體配合比見表1。
3施工準備
對施工人員進行交底。已進行上道工序的交接。施工所采用的機械設備等均準備齊全。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嚴格按照商品混凝土施工要求進行施工。現場底板混凝土量總計為3860m3,運輸罐車3O臺,其中6m3容量1O臺,8m3容量20臺。
表1配合比設計
4施工工藝
總體上要從設計的細部大樣、鋼筋和混凝土的材料控制、現場施工措施等幾方面同時控制。
鋼筋加工、制作→鋼筋綁扎、連接→模板安裝→混凝土攪拌→混凝土運輸→混凝土澆注→混凝土振搗→混凝土養護→模板拆除。
鋼筋加工、制作,地下室底板主要采用HRB335(Φ12、Φ25)、HRB400(Φ28、Φ32)等鋼筋,嚴格按照施工圖紙進行下料、制作。鋼筋綁軋、連接,底板主筋采用滾軋直螺紋連接接頭,鋼筋采用切斷機進行切割。鋼筋端頭用滾軋加工工藝加工成直螺紋,并用帶相應內螺紋的連接套筒將兩根鋼筋相互連接。底板厚度為1.8m~4.5m的位置采用角鋼支撐。間距為1.0×1.0m;底板厚度為0.4m~1.8m的位置采用鋼筋支撐,間距為1.3×1.3m,支撐上皮和板內受力鋼筋采用焊接連接。鋼筋接頭小于等于截面內鋼筋總數的50%。1.8m~4.5m厚底板端部鋼筋均不打拐,采用Φ12@300鋼筋網和板內受力鋼筋綁扎連接。底板厚度為400㎜處受力鋼筋端部要打拐,打拐長300mm。側墻及柱主筋插入底板底留出混凝土保護層即可,端部打100mm長拐。混凝土澆注時在側墻及靠側墻的連墻柱澆注混凝土比底板上皮高出300mm,在臺上埋設300mm長的止水鋼板,鋼板埋入混凝土內部150mm,外露15Omm,鋼板止水帶之間采用焊接連接雙面滿焊,止水鋼板在迎水面一側煨彎。為防止止水板挪位,止水板與鋼筋滿焊。底板鋼筋綁扎完畢后要進行柱子、墻體鋼筋的插筋。插筋前放線人員要把所有的柱子、墻體的位置線彈在底板上皮鋼筋上,在柱子根部要用直角鋼筋焊接來控制柱、墻體的垂直度及位置。插筋時鋼筋接頭要錯開,嚴格按照03G101圖集進行施工。筏板基礎及側墻外側鋼筋保護層厚度為5Omm,筱板內側鋼筋保護層為3Omm,并不小于鋼筋直徑。
模板安裝,在后澆帶及局部凹凸部位進行模板安裝,在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同部位處采用三層鋼絲網(一層1Omm×1Omm和兩層5mm×5mm)和加強鋼筋進行分隔。在后澆帶處新舊混凝土交界位置放置止水膠條,防止混凝土滲水。
混凝土計量,嚴格按照試驗室下發的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計量。計量精度每班至少檢查二次,計量控制在:外加劑±0.5%,水泥、摻和料、膨脹劑、水土1%、砂、石±2%以內,其中加水量應扣除骨料中含水量重量。混凝土攪拌采用二次投料工藝,加料順序為:先將水和水泥、摻和料、外加劑攪拌約lmin,然后投入粗、細骨料拌勻。攪拌應符合所用機械說明中所規定的時間,不少于90s,加膨脹劑的混凝土攪拌時問延長30s,以攪拌均勻為準,時間不宜過長。出罐混凝土應隨時測定坍落度,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8O~2O0mm之間。
混凝土的場外運輸采用滾筒式罐車,運送混凝土的車輛應滿足均勻,連續供應混凝土的需要,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做好混凝土的調度指揮,減少混凝土的停滯時間。混凝土運至現場時.受料斗必須配備孔徑為5O~5Omm的振動篩,防止個別大顆粒骨料流入泵管,料斗內混凝土上表面距離上口宜為200mm左右,以防止泵入空氣。泵送混凝土前,先將儲料斗內清水從泵管內泵出,以濕潤和清潔管道,然后壓入1:2水泥砂漿,潤滑管道后再泵送混凝土。開始泵送混凝土時,速度宜慢,待混凝土送出泵管端部時,速度可逐漸加快,轉入正常速度進行泵送。遇到運轉不正常時,可放慢速度進行抽吸往復推動幾次,以防堵管。
為了減少混凝土內外溫差,防止發熱量過高,使混凝土出現裂縫,特采取分層澆灌方式,每層澆灌厚度控制在0.5m之內,4.5m大型底板(承臺)分9層澆注,1.8m厚底板分4層澆注,澆注的混凝土要求摻入緩凝劑,初凝時間在8h以上,在澆注第二層混凝土時,其間隔時間不大于8h。保證在澆注上層混凝土后,下層混凝土未初凝,保證上下層混凝土結合良好。泵送混凝土澆注入模時,端部軟管均勻移動,使每層布料均勻,不應成堆澆注。混凝土澆注完,刮平后在混凝土表面撒2Omm厚5mm碎石一層,用木抹子壓入混凝土中,混凝土終凝前再進行二次抹壓。
混凝土養護,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少于14d,當氣溫低于5℃時,不得澆水。因為是冬季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為防止混凝土表面散熱過快,造成過大的內外溫差,我們對混凝土表面采取保溫措施。本工程采取在混凝土表面先鋪一層塑料布,再覆蓋兩層草袋保溫,并進行灑水養護,視情況,可采取灑溫水的措施,每天澆水次數不少于4次。根據測溫情況,隨時調整加蓋厚度,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不大于25℃。待混凝土內溫度逐漸下降至內外溫差小于I5℃,而且溫度下降趨于平衡時,才進行拆除模板養護,并迅速回填土方,以利保溫。
測溫孔采用中25mm薄壁鍍鋅鋼管,管露出底板表面50mm,下端封嚴測溫孔按L形狀布置,測溫孔水平間距4m,測溫孔深度分別為100mm,500mm,900mm,1300mm,1700mm。測溫時全部采用熱電偶溫度計進行測溫。若混凝土內外溫差大于25℃,采取增加覆蓋進行保溫的措施。在混凝土澆注完后三天之內每2~4小時測溫一次,以后階段每8小時測溫一次,直到溫度穩定后為止,同時應測大氣溫度。
后澆帶混凝土施工,在大面積底板鋼筋綁扎之前把后澆帶處鋼筋綁扎完畢,先把300mm厚后澆帶處混凝土澆注完畢,再大面積綁扎鋼筋。在主體施工完畢之后澆注后澆帶混凝土,采用比原設計高一級的無收縮混凝土進行澆注。在澆注混凝土之前把落入后澆帶內的垃圾雜物等清理干凈,澆水濕潤混凝土面,并在接縫處設置止水膠條后再澆注混凝土。
混凝土按照60d強度進行評定。現場采用商品混凝土,要向商品混凝土廠家索要混凝土配合比單及原始材料材質單、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報告等資料。
5質量保證注意事項
鋼筋進入現場后要進行取樣送試,并進行分類堆放,對鋼筋原材料進行標志,加工后的鋼筋也要做好標志。混凝土澆注前要對鋼筋、支架、預埋件的數量、質量、位置逐一檢查,并做好隱蔽記錄。尤其對鋼筋的機械連接及搭接要認真檢查。對被壓彎或踩踏彎曲的鋼筋要進行調整,必須保證鋼筋的骨架尺寸。
商品混凝土進行澆注時,要先檢查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及材料單,核對無誤后進行澆注,澆注時必須保證混凝土的連續澆注,不允許間斷。混凝土從攪拌機中卸出到澆注完畢的時間不得超1h,不允許產生離析現象。混凝土不應有過振,以免骨料集中在構件底部造成骨料分布不均,構件表面浮漿過后,以至于表面收縮開裂。底板過厚也要防止漏振現象。
為使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等級和防止混凝土收縮產生裂縫,對澆注好的混凝土要在12h之內采取覆蓋措施,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d,澆注完的混凝土表面24h之內嚴禁上人。
參考文獻:
[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
[2]混凝土結構土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
[3]徐勇健.《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監理實踐》福建建設科技2006(4)
[4]洪文強.《基礎地下室大體積混凝土監理質量控制》福建建設科技.2008
文章標題:淺談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huagong/552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