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3-02-26 09:14 熱度: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不斷發展,城市建設也不斷擴張,城市的土地資源日益稀缺,高層建筑設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大特色。設計對住宅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正逐步走向住宅建設全過程的策劃,同時,生態與環保問題已經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熱點話題,人們希望能從現代住宅建筑中感受到自然。所以現代住宅設計不再是一個相對靜態、單純的技術過程,它更加重視建筑與生態環境和市場的結合。因而,設計已成為房地產全程策劃營銷的重要部分。
關鍵詞:高層建筑,綠色建筑,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建筑設計
引言:隨著城市的擴展,建筑逐漸向高空擴展。建筑業在改善居民居住環境功能的同時,在建筑規劃、設計、施工、運行維護和拆除或再使用的全壽命過程中也影響著生態環境,發展綠色建筑,已經成住宅建筑業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建筑設計也要以人為中心,以提高居民生活為最中目的。
一、 住宅建筑設計現狀和問題
建筑業可以分為“狹義建筑業”和“廣義建筑業”,狹義建筑業主要包括建筑產品的生產(即施工)活動,而廣義的建筑業既涵蓋了建筑產品的生產以及與建筑生產有關的所有的服務內容,又包括規劃、勘察、設計、建筑材料與成品及半成品的生產、施工及安裝,建成環境的運營、維護及管理,以及相關的咨詢和中介服務和過程等等,反映了建筑業整個活動空間。但是,無論是狹義還是廣義,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經濟的發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有著重要作用。
目前,由于我國建筑行業發展過猛,住宅建筑設計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如目前城市的高層建筑設計只注重建筑自身及周邊環境設計,而在很多高層建筑環境設計中,缺乏人性化的場所;有很多高層建筑的建造忽視了城市設計,過多的重視獨立的自身完善,孤立的存在于城市環境當中,沒有親切感,給人們一種畏懼感。忽視了建筑與建筑、街道與建筑、城市空間與建筑的環境協調設計;眾多設計依賴一些精華設計資料進行模仿式設計,建筑與當地生態環境不協調,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著巨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等等,這些都不利于建筑業的長遠發展。所以,我國住宅建筑設計面臨著嚴峻挑戰。
二、 當代住宅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
隨著國家住房制度的改革的深入,住宅開發和住宅產業化的發展,住宅建筑的形式越來越呈現出多樣性。同時,基于高層住宅的種種缺點,在設計過程中,
住宅設計應當貫徹適用、 經濟、 安全 、美觀、環保的建設方針和“以人為本” 的指導思想,要以現代家庭的居住行為方式為依據,合理組織室內空間,提高室內空間的利用率,努力完善住宅的使用功能。
當代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主要體現在一下幾方面:
第一,發展“綠色生態住宅”。近幾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建筑的設計不再簡單專注于規劃平面的合理布置,而是更講究健康生態理念。眾多樓盤都紛紛打出了“健康”、“生態”這一概念做為銷售的賣點。提升健康要素,保障居住者生理、心理、道德和社會適應多層次的健康需求,促進住宅建設可持續發展,營造出舒適、健康的居住環境。同時,在建筑過程之中,注重與環境的協調,使建筑與自然環境共存。在對建筑物進行規劃設計時,最大限度保留有價值的生態要素,盡量少地干擾和破壞自然環境,降低污染,科學地施工,因地制宜,設計合理的建筑類型,選用對周圍生態環境干擾少的建筑材料,減少污染,全方位考慮建筑及周圍綠化,降低能源消耗,以使得設計出的建筑物對自然因素的影響降至最低。
綠色生態住宅建筑設計,重視建筑對環境的影響和建筑本身節能設計。建筑設計中力爭將在建筑過程中將對環境的污染降到最低。同時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建筑物的能量消耗。能源的有效利用是綠色生態建筑設計中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用高效無污染能源是首要考慮因素。為此,建筑設計人員應當以當地的氣候條件為依據,設計合理的建筑方案。通過對建筑群落的布局、朝向、體型的多種因素的選擇,充分利用當地的氣候條件,利用無污染能源, 采用新能源。對如光能、太陽燈等高效能源要充分利用。
第二,現代建筑設計同時也注重住宅建筑外觀的打造,追求建筑的造型。住宅建筑,往往是以群體的方式出現。現代住宅建筑所追求的方向,應該從總體大局出發,考慮外觀設計與周圍建筑環境相協調,彼此協調且能容入周邊的環境,與當地環境同生共存,避免只考慮自身的立面效果,忽略周圍環境的因素;同時住宅建筑群的色調設計應當注意色彩與周邊環境主題保持協調一致,平面、立面布局賦有變化,在滿足通風、采光要求的前提下,錯落有致,相得益彰。
室內空間的分隔可以按照功能需求作種種處理,隨著應用物質的多樣化、立體的、平面的、相互穿插的、上下交叉的,加上采光、照明的光影、明暗、虛實、陳設的簡繁及空間曲折、大小、高低和藝術造型等種種手法,都能產生形態繁多的空間分隔。
從單體效果上,應該注重和諧,在造型上、色彩上、與自然環境相互融合,努力挖掘主題的元素符號,突出造型、色彩、材質的特點,豐富住宅建筑的主題表現力,體現出人文、文化的特色。對色彩加以提煉,體現色彩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塑造建筑風格。
今天的住宅建筑已經不僅僅限于居住,人們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文化因素與建筑的結合越來越緊密,所以,挖掘文化元素也是十分重要的,將城市歷史、文化、民俗融于居住建筑的設計中,可以極大的豐富居住建筑的內涵,提升居住建筑的文化層次,這才是當代建筑更深層次的追求。
第三,戶型設計的多元化,住宅設計要考慮市場需求的多樣性,以多元化的戶型來適應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住房需求,并能以靈活的戶型結構適應因消費者家庭階段性改變所導致的布局調整,使住房具有較長的使用期。近年的住宅設計更重視科學、合理的設計和分配住宅戶型,力求戶戶有良好的朝向、景觀及通風的環境,降低樓電梯服務數,盡量減少戶間干擾。
第四,住宅建筑更加重視設計合理、實用的功能及完善的配套設施。完善美好的內在生活環境,包括符合美學尺度的建筑空間,便捷的生活系統,安全的居住環境,完備周到的服務設施,需要從很多細節設計入手才能打造一個好的住宅。同時,人們開始越來越密切地關注自己周圍生存空間的環境品質。所以住宅建筑更加注重建筑本身和住宅小區內部質量,以及居住區與周邊環境的功能性及便捷性。提高住宅設備的配置水平,這也是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一個必然要求。
結語:
當前,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住房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物質條件,而住宅建筑已經由數量型向數量、質量型并舉發展。住宅建筑需求從空間需求向生活質量需求轉變,高品質、新生活是當前住宅發展的主題,綜合考慮設計因素,提高高品質住宅建筑的適用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環境性能和經濟性能,可以最大限度滿足新生活方式的需求,以改變人們的生活理念,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發展。作為高科技產品的現代住宅,在設計、施工中應大力推廣和使用新型建筑材料,推廣節能、環保建筑,滿足人們對居住條件不斷提高的要求,建設方便、安全、舒適、美觀的21世紀小康住宅。
參考文獻:
[1]張海光,苑功云,宋修偉;未來生態人居建設展望[J].科技信息建筑與工程.2008年第14期
[2] 朱昌廉,盧峰;未來住區規劃中的復合生態理念[J].規劃師.2003年11期
[3] 楊會晏,岳曉波;用生態理念重新設計未來的城市[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2期
[4]王玉東;在建筑設計中體現生態理念的幾種方式[J].科技創新導報.2008年23期
[5]王海松,莫弘之,沈斌;生態建筑集成設計體系研究[J].建筑學報.2007年9期
文章標題:淺談當代住宅建筑設計的發展前景和趨勢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1636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