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4-11-10 16:42 熱度:
摘 要:國網公司關于水塘、魚池等淺水區域內灌注樁基礎施工的技術導則,提倡采用船橋、棧橋、浮橋等施工工藝,逐步淘汰原始的填土修路的施工工藝,本文結合天津地區地形地貌特點以及以往施工經驗,同時吸取其他網省公司在淺水區域灌注樁基礎的施工經驗,依托工程實施腳手架平臺工藝。
關鍵詞:科技期刊論文,淺水區域,灌注樁基礎,腳手架平臺
1 編制依據及參考文獻
(1)《110~500kV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3-2005)。
(2)《110kV~500kV架空電力線路工程施工質量及評定規程》(DL/T5168-2002)。
(3)《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標準工藝》工藝標準庫、施工工藝示范手冊。
(4)《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典型施工方法》。
2 主要工藝流程及施工要點
本文主要通過對工程73#塔的施工過程,闡述本施工工藝的應用情況。
2.1 腳手架搭設
73#基礎位于水塘中,淤泥及水深2 m,水面距施工基面2 m,若修建運輸道路及塔位平臺進行基礎施工,將產生極大的措施費及本體費用,為確保基礎施工,同時降低工程造價,結合工程特點,采取搭設腳手架施工平臺方式進行施工。
根據本工程設計標高,灌注樁頂高出原狀河床底面約4 m,考慮鉆機就位和移位方便,腳手架平臺整體按高于河塘底面3米進行搭設,設置1.2 m高安全防護欄,施工通道作為灌注樁施工的主要設備、材料運輸通道,設置通道寬度3.5 m,以確保人、材、機的正常通行需求,塔位平臺按基礎尺寸每側外延5 m進行搭設,以確保工作面需求,用船只將φ48鋼管樁逐根定位并通過船只上面的人員將鋼管樁插打至穩定,并通過導向架使鋼管樁垂直度滿足要求,先施工最外層一排鋼管樁,立桿樁間距1 m,入土深度800 mm,鋼管樁打完畢后,盡快將鋼管間用鋼管加緊扣件固定,以保持鋼管的垂直度和整體的穩定性。然后用扣件將主梁鋼管與主柱連接,主梁鋼管上每隔400 mm鋪設小橫梁鋼管,上鋪竹笆,做為運輸基面,竹笆用13#鐵絲綁扎在小橫梁上,外用斜撐進行加固。(見圖1、圖2)
2.2 施工機具選擇
根據本工程地質資料分析,主要地層為粉質粘土、淤泥質粉質粘土,由于水域地質情況比較復雜,采用成孔速度較慢,但地質條件適應能力強的GPS-15正循環鉆進行成孔,成孔時使用自然造漿,鉆進結束后采用正循環方式進行一次清孔。
2.3 護筒的制作與埋設
2.3.1 護筒的制作
當在水中時,如地質良好,不易坍孔,宜高出施工最高水位1 m,如地質不良,容易坍孔,宜高出施工最高水位1.5~2 m,結合板白線工程,為方便使用,護筒采用厚8 mm的鋼板卷制而成,制作兩節,長為2 m,采用焊接連接,護筒可制成整圓形或兩個半圓形拼接,護筒的內徑應稍大于鉆孔樁設計直徑20 cm。
2.3.2 護筒的埋設
護筒埋設前定位樁中心線,在操作平臺上標明樁號,在岸上設兩個控制點,以確保埋設護套筒時的位置校核以及澆樁時的準確位置。護筒埋設時,其中心對準樁位中心,保持護筒垂直,注意護筒位移,平面允許誤差為50 mm,豎直線傾斜不大于1%。護筒埋置深度應根據樁位的水文地質情況確定,埋置深度為1.5~2 m,特殊情況應加深以保證鉆孔質量。
2.4 鉆孔及清孔
(1)開鉆前選定測量定位點,檢查鉆機安裝就位準確,鉆具聯結牢固,鉆架安放穩固,以保證成孔的垂直度。鉆機就位后,應調平對中,要求轉盤中心同支架上的吊滑輪在同一鉛垂線上。在鉆進過程中要經常檢查,如稍有傾斜或位移,及時糾正,使成孔后的垂直度不大于1/100。起鉆時應慢速鉆進,待鉆頭全部進入地層后,方可加速鉆進,鉆進速度要根據土層情況、孔徑、孔深、供水或供漿量的大小、鉆機負荷等情況確定,松軟土層,鉆進速度一定要慢,以防泥漿未形成保護膜而導致塌孔。
(2)清潔成孔。為保證成樁質量,在澆砼之前,對已鉆成的樁孔進行清孔。清孔采用正循環為主,當部分地段雜質顆粒較大,正循環清孔有困難時,采用反循環或氣矩法清孔。對于淺水域內施工,泥漿不得直接排入水域內,以免造成污染,可將泥漿泵直接吊掛于護筒壁,進行泥漿循環,當鉆孔終孔后,應立即進行清孔,方法是用原漿換漿法清孔,清孔后泥漿指標比重1.10~1.20之間,含砂量小于4%,粘度20~22 s。清孔時應保持鉆孔內泥漿面高于地下水位1.5~2 m,防止塌孔。
2.5 鋼筋籠制作及安放
(1)鋼筋籠制作。鋼筋籠采用小型人力推車將鋼筋原料運輸至搭設成型的腳手架平臺,現場分段制作,每段約5~8 m。分段后的主筋接頭應互相錯開,所有箍筋與主筋的接觸點要點焊,以確保鋼筋籠的整體性。
(2)鋼筋籠安放。利用鉆機吊架進行鋼筋籠就位安放,安裝過程中,要保持居中,節與節之間采用單面焊連接。鋼筋籠放置時對準孔位,吊直扶正,緩緩下放,避免碰撞孔壁,隨時觀察孔內水位變化,到設計標高時即固定。鋼筋籠頂端要焊接吊掛筋。鋼筋籠就位后,吊掛筋支承在護筒頂的枕木上。鋼筋籠下端加焊箍筋一道,防止主筋插入孔壁或卡掛導管。當最后灌注的混凝土開始初凝時,即應割斷吊掛筋,使之不影響混凝土的收縮,避免兩者的粘結力受損失。鋼筋籠安放完畢后,應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防止砼澆筑過程中鋼筋籠上浮。
2.6 混凝土澆筑
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導管安裝底部應高出孔底 30~40 cm。導管埋入混凝土內深度2~4 m,采取防止導管進水和阻塞、埋管、坍孔的措施,為防止鋼筋籠受混凝土擠壓出現上浮,當灌注的混凝土頂面距鋼筋籠底部1 m左右時,應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當混凝土上升到鋼筋籠底4 m以上時,提升導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 m以上,即可恢復正常灌注速度。
3 結語
本文通過依托于工程的淺水區域灌注樁基礎搭設腳手架施工平臺的施工工藝流程進行淺析,分析出潛水區域灌注樁基礎施工難點,施工要點,重點工藝操作流程等,該工藝主要具有所需材料可周轉循環利用,有效降低工程造價,施工過程較為便捷,對所處水域無泥漿污染等優點,避免了傳統施工工藝造成的經濟浪費以及環境污染問題,逐步摸索出一種新的施工工藝。
參考文獻
[1] 姚志偉.厚砂層鉆孔灌注樁泥漿護壁穩定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
[2] 劉利濱.淺析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J].商品混凝土,2013(6).
文章標題:科技期刊論文灌注樁基礎腳手架平臺施工工藝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2363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