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4-12-30 15:50 熱度:
摘要:本文以2014年4月1日天津北站停辦該站客運業(yè)務為契機,從建筑遺產(chǎn)保護的角度回顧這個有著111年歷史的城市老站,結合現(xiàn)有建筑遺產(chǎn)保護的成果及案例,歸納總結北站可以以何種方式應對停運后建筑保護方面的困難與挑戰(zhàn),并以此為依據(jù)提出作為博物館來留存這個百年老站及其見證的歷史的理論。
關鍵詞:工程師論文,天津北站,遺產(chǎn),保護,博物館
前言
在天津建筑史和鐵路史的漫漫長河中,天津站作為城市中心車站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天津西站也在歷史的眷顧和新城市發(fā)展布局下得以換代提升……這兩個在天津建筑史中發(fā)揮舉足輕重作用的火車站都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fā)展與變遷,引起了無數(shù)學者與專家的關注與青睞;就連“后起之秀”的天津南站,也在城市發(fā)展中的地位越發(fā)重要。
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與城市發(fā)展重心的轉(zhuǎn)換,有這樣一座曾經(jīng)在天津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建筑隨著2014年4月1日零點鐘聲的敲響永遠告別了駐守或經(jīng)過這座城市的旅客――這就是天津北站,一座比老天津西站歷史更悠久、在天津站和天津西站和天津南站在城市發(fā)展戰(zhàn)略下蒸蒸日上、熠熠生輝的時代中,逐漸褪去歷史榮光、漸漸被人遺忘的老城鐵路建筑遺產(chǎn)。
概況
天津北站竣工于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最早被稱為新開河火車站,后來使用過的名稱還包括天津城火車站、天津新站、天津總站、天津中央車站等。從其曾用名中不難看出,這座晚清時期的建筑在天津發(fā)展歷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覷。
背景
1902年,當時北洋大臣和直隸總督袁世凱經(jīng)常來往于北京天津兩地,目睹天津當時唯一的火車站老龍頭車站(現(xiàn)天津站)收到外國列強控制,袁世凱出入車站也受外國人的臉色,感到危機所在,于是在天津站以北5公里處另修建新開河火車站(現(xiàn)天津北站)。
該火車站于 1903年正月初二竣工,最初定名為新開河火車站、天津新站。1910年,京奉鐵路和津浦鐵路在天津站舉行了聯(lián)軌典禮。民國元年(1912年),津浦鐵路全線貫通后,名稱改為天津總站。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之后日軍占領天津, 1938年火車站定名為天津北站,之后站名沿用至現(xiàn)在。
北站細節(jié)
北站對天津人來講,是記憶里不可磨滅的一部分,曾與人們的生活有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到北站坐車去!”一句曾讓人那么感到親切的話語。與德國人設計的西站相比,北站的建筑風格很“蘇聯(lián)”,天津北站的那座老式天橋,同樣具有百年歷史,當年北站天橋落成時,就成為國內(nèi)當時最豪華的鐵路天橋。作為中國近代鐵路發(fā)展的實物,這算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和傳奇色彩的老天橋了,引發(fā)了人們無窮無盡的遐思。2007年,在保持天津北站原風格的狀態(tài)下,天橋被進行了合理改造,不僅將天橋整體提升了1.05米,而且還對部分銹蝕及部件進行了修復處理。由于這座老天橋保存完整、造型古樸、風格獨特,近年來成為拍攝近代題材影視劇的理想外景地。
歷史中的北站天橋
保護北站
如今,承載著津城時代記憶、有著111年歷史的天津北站已正式停辦了客運業(yè)務,僅有的三趟普速列車也將不再停靠。但是車站還在,由于老北站本身作為具有很高歷史價值的建筑,具有鐵路文物價值和建筑紀念意義,今后它是變身一座鐵路博物館、成為一個“文化符號”,還是改造成為一個嶄新的客運站,目前鐵路部門正在規(guī)劃中。
綜上所述,天津北站作為建筑遺產(chǎn)被予以保護無論是從學術角度還是鐵路歷史發(fā)展見證甚至從市民情感意愿上都是應該得到充分的重視。天津北站是中國鐵路發(fā)展歷史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建筑實物,雖然已停止了客運業(yè)務,但具有巨大的歷史和藝術價值,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以及著名人物有很強的相關性,有重要的紀念意義、教育意義及史料價值,可以算是近現(xiàn)代重要的代表性建筑。
天津北站在建筑形式上采用了非對稱布局,這在中國鐵路車站中較少采用,天津北站和站北天橋建筑保留了民國初年的形式格局并保存完好,也正因如此這種形象使天津北站在人們的心中形象較為深刻。在天津,在很多人看來到了北站就到家了,北站的塔樓就像是坐標一樣。天津北站是天津記憶的一部分,它飽含著從過去時代傳遞下來的信息,是歷史記錄的真實載體,具有重大的歷史和考古價值。
正因如此,天津北站蘊含著巨大的歷史信息和保護價值。作為天津鐵路建筑的巨大遺產(chǎn),天津北站應當被真實、全面地保存并延續(xù)其歷史信息及全部價值。可以通過技術和管理的措施,修繕百余年來風雨侵蝕帶來的自然力的破壞和鐵路運營期間人為造成的車站建筑損傷,并制止新的破壞。技術和管理措施同樣重要,不可偏廢。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對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保養(yǎng)、遷移,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使用不可移動文物,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保護建筑物及其附屬文物的安全,不得損毀、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動文物。”《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所有保護措施都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這個原則適用于絕大多數(shù)的文物保護。
而在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布的《天津市歷史文化名城和歷史風貌建筑保護條例》第十四條中也明確規(guī)定:
建成五十年以上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物、構筑物,可以確定為歷史風貌建筑:
(一)能夠反映地方歷史文化、民俗傳統(tǒng),具有時代特色或者地域特色;
(二)在中國革命發(fā)展歷史上具有特殊紀念意義;
(三)能夠反映工商業(yè)發(fā)展的時代特色或者地域特色;
(四)曾經(jīng)發(fā)生過重要的歷史事件,或者曾是名人舊居;
(五)能夠反映地方建筑歷史文化特點、傳統(tǒng)格局和空間尺度;
(六)建筑樣式、結構、材料、施工工藝或者工程技術等具有建筑藝術特色和科學研究價值;
(七)著名建筑師的代表作品。
符合前款規(guī)定、具有特殊保護價值,但建成不足五十年的建筑物、構筑物,也可以確定為歷史風貌建筑。
對于天津北站的保護措施,應當統(tǒng)籌兼顧使用、交通、景觀、環(huán)境等功能的需要,按照保護規(guī)劃和技術規(guī)范,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談及“保護兼顧使用”,就不得不說一下目前對于天津北站日后何去何從的幾種說法:
一是進行改造,有可能繼續(xù)作為鐵路運輸相關用房進行使用,具體改造方案鐵路相關尚未作出具體規(guī)劃。
二是作為鐵路博物館來保護和使用。這種做法不難理解,先例包括天津西站、北京前門火車站、石家莊火車站,國外案例則有德國漢堡火車站、法國巴黎奧賽火車站等不勝枚舉。
可以說,將棄用的火車站改為博物館使用,有利于建筑遺產(chǎn)的保護是一種國際共識,此種做法既可以最大作用地就地發(fā)揮歷史建筑對于歷史展品及過往煙云的情景再現(xiàn),又能有效避免其轉(zhuǎn)為其他鐵路生產(chǎn)、運輸用房被進一步破壞。以和天津北站毗鄰的德國新古典主義的天津老西站為例,廢棄后用作鐵路博物館則很好地證明了這一做法的合理性,既能解決大量老西站歷史資料及展品的存放和展出問題,又能較好地對這個同樣有著百余年歷史的新古典主義建筑進行有效地保護。因此北站可以借鑒此種做法來對老站房進行保護。
結語
如今寂靜的天津北站像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再也沒有往日的熙攘喧囂。一張張老照片、一組組檔案資料,講述著這座老火車站承載的歷史記憶和時代變遷。市民們同樣期待著天津北站關閉停運后能夠成為博物館,讓后人了解天津歷史的同時,煥發(fā)這座百年建筑更多的榮光。
參考文獻:
[1] 李海涵.百年滄桑的天津北站[J].天津檔案,2010.1:57-58.
[2] 天津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筑保護條例[Z].2005.7.20
[3] 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中國國家委員會. 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Z].2004
[4] 祁英濤. 中國古代建筑的保養(yǎng)與維修[M].文物出版,1986.9
文章標題:工程師論文范文蒼蒼百年 天津北站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2462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chǎn)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理工論文范文
建筑設計論文 城市規(guī)劃論文 礦業(yè)論文 機電一體化論文 包裝論文 交通運輸論文 化工論文 電力論文 水力論文 自動化論文 車輛論文 冶金論文 工業(yè)設計論文 機械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