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5-01-19 16:04 熱度:
[摘 要]近兩年來,受臺風影響,蓋州市發生多次泥石流地質災害,對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重大損失。本文對蓋州市小石棚鄉某泥石流溝的發育特征及成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對策建議。
[關鍵詞]建筑設計論文,泥石流,成因,防治對策
1.項目概況
2011年受第9號臺風“梅花”影響,蓋州市普降暴雨,8月9日7―9時僅兩個小時在小石棚鄉、粱屯鎮境內降雨量達285mm,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據走訪調查,2011年8月9日大雨,小石棚鄉在這次泥石流中受災人口8000人,倒塌房屋397間,轉移人口4520人,直接經濟損失 6155萬元。共發生山體滑坡243處,境內305國道3處被沖斷,7條鄉路27條村路(167公里)有68公里被沖毀,26座橋梁被沖斷,59個自然屯道路全部中斷。豬羊等牲類沖走7060只(頭),雞等家禽31.8萬只,9033畝耕地被泥石流沖毀、壓覆,1056畝耕地被洪水沖走,3040畝耕地絕收,12020畝耕地減產,沖走果樹(蘋果、李子等)19.8萬株,以上直接經濟損失1.613億元。其中小石棚南溝泥石流地質災害造成受災347戶,受災人口1063人,直接經濟損失3123萬元。
蓋州市小石棚鄉屬遼南中低山區,山脈總體走向東西向,地勢西高東低,自西南向北東逐漸降低。海拔大于500米的主要山峰集中分布在西南部,其境內的最高海拔786.3米,盤道嶺老虎背海拔618.4米,最低海拔170.2米,比高較大,主山脈呈近橢圓形,構成小石棚鄉地貌骨干,山上植被較發育,主要為低矮的喬木、灌木,屬于自然生長林木。
2.泥石流發育特征及成因分析
2.1 泥石流組成
小石棚南溝泥石流為典型的溝谷泥石流,溝后緣形成區為V型山谷,區內山坡殘積物厚0.5-1.0m,溝中堆積物厚3-5m,主要組成為第四系松散堆積物及強風化花崗巖巖屑,這構成了泥石流的主要固體物源。溝口開闊處為堆積區,形成區和堆積區之間的區域為流通區。
泥石流固體物質流量約14280m3,流體主要物質組成為第四系棕黃色砂礫,混粒結構,棱角狀,由混粒砂充填,夾少量塊石,碎石含量達80%,粒徑6~20cm,個別塊石粒徑0.8m左右。溝口泥石流巨石大小約為1m×0.5m×0.4m。
根據泥石流物質組成、堆積特征等綜合判定該處為稀性泥石流。
2.2 成因分析
泥石流的形成主要從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兩方面進行分析。其中地質環境條件是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內在因素,雨水條件則是泥石流發生的主要外在因素。泥石流的產生及規模的大小都與兩者有著密切的聯系,是兩者綜合作用的結果。
(1)地形地貌條件
1)溝谷形態
溝谷斷面呈V型,溝谷平均寬度60m左右,主溝兩側有多條小支溝發育。
2)溝谷彎曲程度
泥石流溝主溝有多處明顯彎曲,受泥石流下沖和側蝕作用,明顯彎曲處凹側松散層侵蝕強烈。泥石流攜帶大粒徑塊石一起沖向下游,對溝口建筑物及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
3)溝床縱坡降
泥石流鄰近山脊海拔高度最高616.6m,最低海拔是220米,地形切割強烈,山勢陡峻。泥石流主溝方向北東45°,溝口直接對著碧流河的支流,溝口與山脊的相對高差174.3m左右,主溝縱坡降為220‰,該處地形高差和縱坡降有利于松散固體物質的堆積和泥石流的搬運。
4)坡面坡度
泥石流形成區原始地形坡度均在25°~40°左右,該坡度有利于松散物源的堆積和泥石流的形成。
(2)固體物質來源
松散固體物質的充足補給是泥石流形成的必要條件。泥石流固體松散物質主要為低山丘陵區第四系覆蓋層,其巖性為混粒砂夾雜少量粘性土,覆蓋于肉紅色強風化花崗巖之上,土體結構松散,與下伏巖體的粘聚力、膠結力差,易受水流沖刷。
(3)水動力條件
泥石流溝匯水面積為3.43km2。由于泥石流陡坡地形(20°~40°)所占比例較大,且主要分布于溝谷后緣,溝內匯流快,坡面流量大。
3.防治對策建議
本次治理的范圍主要為小石棚鄉內某泥石流溝,該泥石流匯水面積3.43km2,流通區穿過村莊,流通長度約1400m;堆積區位于村東側,長度約400 米,與流經此處的主河道相通。2011年發生泥石流后,在河道上游堆積了大量的碎石、砂礫等松散堆積物,而且該區地形坡降較大,若遇強降雨,將有再次發生泥石流的可能性。本次治理面積1.82km2。
根據工程地質條件及泥石流災害特點,建議在形成區修建一道谷坊,攔擋泥沙;對主河道及兩條支溝進行疏浚、拓寬,清理溝內的松散堆積物,并對主河道進行漿砌石護坡。其中,河道斷面的確定,首先根據遼寧省小流域暴雨徑流計算公式計算設計洪峰流量,即:
流過流斷面面積,m2;
4.結論
蓋州市小石棚鄉屬遼南中低山區,所發育的泥石流以溝谷泥石流為主,地形切割強烈,山勢陡峻,溝谷多呈“V”“U”字型發育。區內的第四系松散堆積物及強風化花崗巖巖屑構成了泥石流的主要固體物源。近兩年受臺風影響,降雨強度較大,為泥石流的產生提供了水動力條件。在泥石流防治對策的選擇上,應該攔擋與排導工程相結合,并因地制宜的應用生物防治措施,不僅消除泥石流地質災害隱患,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還可以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文章標題:建筑設計論文蓋州市小石棚鄉泥石流防治對策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2495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