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5-03-24 15:33 熱度:
摘 要:對土木工程的發展起關鍵作用的,首先是作為工程物質基礎的土木建筑材料;二是鋼材的大量應用;三是混凝土的出現和使用。從未來發展方向來看,鋼結構符合我國建筑產業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我國現代化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學報論文發表,建筑材料,發展,土木工程,影響
土木工程是指一切和水、土、文化有關的基礎建設的計劃、建造和維修的統稱。一般的土木工程項目包括:道路、水務、渠務、防洪工程及交通等。
土木工程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設施反映出各個歷史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為社會歷史發展的見證之一。而建造工程設施的物質基礎是土地、建筑材料、建筑設備和施工機具。借助于這些物質條件,經濟而便捷地建成既能滿足人們使用要求和審美要求,又能安全承受各種荷載的工程設施,是土木工程學科的出發點和歸宿。
對土木工程的發展起關鍵作用的,首先是作為工程物質基礎的土木建筑材料,其次是隨之發展起來的設計理論和施工技術。每當出現新的優良的建筑材料時,土木工程就會有飛躍式的發展。從歷史來看,建筑材料的發展促進了土木工程的三次飛躍式發展。
一、磚和瓦的出現和使用是土木工程的第一次飛躍
人們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他天然材料從事營造活動。大致在新石器時代,原始人為避風雨、防獸害,利用天然的掩蔽物,例如山洞和森林作為住處,并逐漸使用簡單的木、石、骨制工具,伐木采石,以粘土、木材和石頭等,模仿天然掩蔽物建造居住場所,開始了人類最早的土木工程活動。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農業、手工業開始分工。中國在公元前十一世紀的西周初期制造出瓦,最早的磚出現在公元前五世紀至公元前三世紀戰國時的墓室中。磚和瓦具有比土更優越的力學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于加工制作,使人類第一次沖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縛。
磚和瓦的出現使人們開始廣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直至18~19世紀,在長達兩千多年時間里,磚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甚至在目前還被廣泛采用。在構造方面,形成木構架、石梁柱、券拱等結構體系;在工程內容方面,有宮室、陵墓、廟堂,還有許多較大型的道路、橋梁、水利等工程。如中國在西周時代已出現陶制房屋版瓦、筒瓦、人字形斷面的脊瓦和瓦釘,解決了屋面防水問題。磚和瓦的出現,使土木工程材料由天然材料進入了人工生產階段,為較大規模建造土木工程創造了基本條件。
二、鋼材的大量應用是土木工程的第二次飛躍
十七世紀70年代開始使用生鐵、十九世紀初開始使用熟鐵建造橋梁和房屋,這是鋼結構出現的前奏。于是適應發展需要的鋼結構得到蓬勃發展。除應用原有的梁、拱結構外,新興的桁架、框架、網架結構、懸索結構逐漸推廣,出現了結構形式百花爭艷的局面。
建筑物跨徑也從磚結構、石結構、木結構的幾米、幾十米發展到鋼結構的百米、幾百米,直到現代的千米以上。于是在大江、海峽上架起大橋,在地面上建造起摩天大樓和高聳鐵塔,甚至在地面下鋪設鐵路,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跡。
為適應鋼結構工程發展的需要,在牛頓力學的基礎上,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工程結構設計理論等就應運而生。施工機械、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設計的理論也隨之發展,土木工程從經驗上升成為科學,在工程實踐和基礎理論方面都面貌一新,從而促成了土木工程更迅速的發展。
三、混凝土的出現和使用是土木工程的第三次飛躍
十九世紀20年代,波特蘭水泥制成后,混凝土問世了。十九世紀中葉以后,鋼鐵產量激增,隨之出現了鋼筋混凝土這種新型的復合建筑材料,其中鋼筋承擔拉力,混凝土承擔壓力,發揮了各自的優點。二十世紀初以來,鋼筋混凝土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的各個領域。
從三十年代開始,出現了預應力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剛度和承載能力,大大高于鋼筋混凝土結構,因而用途更為廣泛。土木工程進入了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占統治地位的歷史時期。混凝土的出現,給建筑物帶來了新的經濟、美觀的工程結構形式,使土木工程產生了新的施工技術和工程結構設計理論。這是土木工程的又一次飛躍發展。
由此可見,建筑材料的發展對土木工程的發展影響巨大,預計隨著新型建筑材料的蓬勃發展和未來對建筑的多方面要求,必然引起土木工程的再次飛躍發展。
四、從建筑材料發展看土木工程的發展趨勢
現代土木工程的特點是:適應各類工程建設高速發展的要求,人們需要建造大規模、大跨度、高聳、輕型、大型、精密、設備現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質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經濟效益。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課題,并推動土木工程這門學科不斷發展。
隨著建筑需求的提高,大量高強輕質的新材料不斷出現。比如鋁合金、鎂合金和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玻璃鋼)已開始應用。而對提高鋼材和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也已取得顯著成果,而且還仍繼續進展。
目前,鋼結構發展迅速。與傳統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鋼結構由于本身的自重較輕,強度較高,在經歷震動時不僅不會發生太大的位移變形,反而還可以削弱地震波,從根本上確保了建筑的安全性。而且鋼結構承載力高、密閉性好、節能減排、綠色環保,同時鋼結構比傳統結構更易拆除且用料省、回收利用率高,外圍墻體也多用環保材料如防火涂料、節能磚等,因此降低了鋼鐵污染所帶來的高風險。另外,由于鋼結構的自身優勢,其多用于超高層、超大跨度的建筑中,不但拓展了人們的生存空間,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也緩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是名副其實的綠色建筑。
從總體上說,鋼結構建筑代表了未來的建筑發展新模式,體現了綠色環保、舒適美觀、布局獨特、抗震性能優良等理念,符合我國建筑產業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我國現代化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葉志明主編.《土木工程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大學
[2]《新型建筑材料》,1999年第七期,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主辦
文章標題:學報論文發表論建筑材料的發展對土木工程的影響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2587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