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5-04-03 11:49 熱度:127
摘要:作為大跨徑施工中運用較為普遍的一種方法,懸臂澆筑法存在施工簡便、整體結構性好等特點。隨著橋梁設計、施工工藝以及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快速發展,懸臂施工的施工工藝也逐漸得到改善。文章主要對橋梁工程懸臂梁掛籃施工的施工工藝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sci論文發表,橋梁工程,懸臂梁掛籃施工,施工工藝,懸壁澆筑法,橋梁設計
1 掛籃的構成
1.1 主桁架系統
菱形主桁架的構成主要包括豎桿和菱形桁架,通過桁架對兩片主桁架豎桿實施連結,后上橫梁是桁架外延部分水平桿,僅在升降或行走掛籃時,主要對底籃后橫梁傳來的荷載進行應用。采用前上橫梁在兩片主桁架主縱梁前上端安裝使用,在各工況下,對下橫梁傳來的豎向荷載進行承擔。
1.2 底籃平臺
底籃平臺的構成主要包括橫梁、底縱梁、后下橫梁以及底模。通常情況下,前、后下橫梁對雙拼工字鋼進行運用,而縱梁運用的是單工字鋼,縱梁栓接固定前、后下橫梁,在縱梁上對底模進行鋪設。
1.3 吊桿系統
底籃平臺的吊掛是通過前后吊桿實現的。前吊桿主要對梁段現澆施工荷載進行承擔,并可通過采用千斤頂頂升降掛籃,在后橫梁兩端的后吊桿上進行布設,主要發揮升降和行走掛籃,對掛籃自重荷載進行承擔。該兩種吊桿對Q345B鋼板帶或Φ32精軋螺紋鋼得到運用,在腹板外側和底板中部的吊桿上實施布設,上端在已澆混凝土梁段底板和翼板上實施錨固,對梁段現澆施工荷載進行承擔。
1.4 行走及錨固系統
掛籃行走體系的組成主要包括滑道、后走行輪、滑板及頂推千斤頂。行走軌道處于主桁架以下,主要是由兩根工字鋼構成,在腹板頂面運用扁擔梁和腹板對螺紋鋼筋進行豎向精軋并得到錨固。在主桁架豎桿處主梁下安裝前支點滑板,并運用后行走輪在主桁架尾部進行安裝。在掛籃行走的過程中,前滑板處行走軌對壓力進行承受,在軌道上翼板下鉤設后行走輪雙輪,軌道對行走輪構成反壓,使掛籃整體平衡得到保障。桁架縱梁尾部上的反壓型鋼和精軋螺紋鋼筋共同構成掛籃主后錨,當掛籃行走就位以后,采用精軋螺紋鋼在已澆梁段上錨固主桁上的反壓型鋼。
1.5 模板系統
底模、外模和內模三部分是構成掛籃懸澆箱梁的模板。底模對大面積鋼模進行運用,鋼板作為面板,扁鋼作為肋板,根據方格狀進行布置。運用冷軋鋼板,使其發揮外模面板的作用,通過單個構件構成骨架。在翼板下對外模滑移軌道進行設置,在前上橫梁上將前端懸掛上去,并在已經完成的箱梁一般下懸吊后端,掛籃行走過程中,滑移軌道和側模會一起前移,通常運用竹膠板拼裝、鋼管腳手架支撐作為內模。
2 掛籃施工的施工要點及安裝工藝
2.1 掛籃行走施工
2.1.1 將內外滑梁的后吊桿拆開,使主梁的其他約束放松,運用壓輪器替換壓緊器。
2.1.2 運用倒鏈滑車向需澆筑梁段的設計位置進行主梁系統連同滑梁的滑移操作,并在已澆梁體上錨固主梁系統,在后橫梁上使內外滑梁得到有效連接即可。
2.1.3 將梁體上底籃和側模的約束放松,并落在外滑梁上,將約束解開,通過外滑梁,運用倒鏈滑車,向澆筑梁段的設計位置進行牽引。
2.2 制作及安裝鋼筋的施工要點
在現場綁扎的過程中,應根據設計要求對平面尺寸進行測量放樣,再結合放樣標記,對各種鋼筋實施依次安裝。先對底板鋼筋進行綁扎,在底板端模安裝好之后,再對混凝土墊塊進行支墊。運用架立鋼筋的方式將底板上下層鋼筋構成一個整體,再對腹板鋼筋進行綁扎,牢固連接底板鋼筋,內模托架和內模的安裝。最后對頂板和翼板鋼筋進行綁扎,確保縱向鋼筋處于水平順直而豎向鋼筋處于垂直的狀態。
2.3 整體施工要點
以箱梁全斷面一次懸澆施工技術為例,說明整個施工要點:
2.3.1 輸送混凝土。若箱梁設計運用的是C60混凝土,屬于一種高強混凝土,運用拌和站集中攪拌,對水灰比實施嚴格控制,將坍落度保持在10~14cm范圍內,使混凝土的各項性能指標都能與設計和現場施工要求相滿足,通過2~3臺混凝土罐車向墩位下進行運輸,通過單臺輸送泵向梁段處泵送,并對稱開展梁段澆筑施工。
2.3.2 混凝土入倉和分料的方法。在內頂模的支撐托架上對混凝土入倉及分料系統進行附著,混凝土從泵管通過向頂模料斗內進入,再通過溜槽,根據要求連續均勻地向腹板和箱梁底進入。
2.3.3 澆筑混凝土的施工工藝及方法。澆筑底板混凝土:將混凝土自由卸落的高度保持在小于2.0m,出料口混凝土堆積高度控制在0.5m以下,控制分層澆筑的高度,使其保持在30cm左右,運用插入式作為主要的混凝土振搗方式得到應用。
澆筑腹板混凝土:由于腹板相對較窄,鋼筋和預應力管道較為密集,為了避免混凝土有離析現象產生,除了需要根據底板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法以外,還應對上、下游腹板的對撐澆筑進行嚴格控制,使其高差保持在1m以下,促使掛籃的平衡受力得到保障。運用6~8m長定制專用的插入式振搗版以及2kW以上的振動器相互配合開展腹板混凝土的振搗施工。
2.4 掛籃脫空、前移及就位
2.4.1 掛籃脫空。先放松下降底模前后橫梁上的前后吊桿約10cm左右,使底模板與底板混凝土地面脫離,將底模后吊桿和底板混凝土的連接接觸,再對外模和內模的對拉螺桿拆除,并將兩者之間其他約束連接解除,放松下降兩側外模行走梁上的前后吊桿約20cm,使外模與翼板混凝土地面和腹板混凝土側面相脫離。最后用手拉葫蘆,通過連接鉸將內頂模下端向內收攏,再放松下降內模行走梁上的前后吊桿約15cm,使內頂模托架攜內模整體與頂板混凝土地面和腹板混凝土側面產生脫離。 2.4.2 掛籃前移及就位。先找平已澆筑段,鋪設與錨緊滑道,并在兩側滑道上將前移距離標記做好,在前端對臨時限位擋塊進行焊接,再采用10t手拉葫蘆在主桁架尾部配鋼絲繩并打上保險,通過兩臺5t卷揚機與轉向滑輪、鋼絲繩等進行配置,對主桁架前支座進行反向拖拉,使其與底模、外模同時前移就位。在掛籃前移就位以后,與安裝的相關要求相結合,開展立模就位施工,向下一梁段開展施工操作。
2.5 拆除掛籃
在完成橋梁懸臂澆筑梁段施工之后,即可開展掛籃拆除。在拆除的過程中,通常應在外滑梁上通過倒鏈滑車將底籃和側模連接,將后錨帶和斜拉帶拆除,使其他約束得到放松,運用外滑梁和梁體,向安裝梁段后對掛籃進行移動,再開展拆除工作。在拆除的過程中,應按照先安裝后拆、后安裝先拆的原則進行操作。
3 提升掛籃施工有效性的措施
3.1 預防掛籃整體墜落的有效方法
應對工況的配重塊數量及錨桿數量的是否正確進行認真核對,檢查錨桿位置、預埋錨桿數量位置以及預留孔位置是否正確,且是否有出入存在,應運用有效的補救方法進行處理。對合格可靠的錨桿、螺帽、連接器以及反力支架進行配套使用,并開展定期檢查,以保障良好的狀態。對連接器和錨桿進行長度標識,使錨桿旋入連接器的足夠程度得到保障,確保連接器對中進行頂緊連接,保護好參與錨固的滑道和滑座,不得隨意進行氧割,造成滑座反扣板出現損壞或滑道與混凝土梁體錨固不牢的現象。在行走時,另外對澆筑錨固鋼鐙,使其發揮著保障作用,鋼鐙應與主梁面存在2~3cm的空隙。不僅能夠對行走起到保障作用,而且一旦行走錨固有意外產生,澆筑錨固鋼鐙則會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在移動時,應注意對保險鋼鐙的位置進行隨意隨時挪動,在下坡行走時,還應在主梁上運用卷揚機穿滑車組進行系結,作為后梢進行慢慢溜放,避免有自動溜動的現象產生,從錨固范圍內沖出。
3.2 底板混凝土滑落的防治措施
與底板混凝土滑落問題相結合,對以下防治措施進行運用:根據施工工藝流程進行嚴格施工,在施工開始之前,應對模板尺寸及底板厚度開展校驗,使每個斷面波形管坐標與要求相符得到保障。在張拉預應力筋時,應確保混凝土強度與設計要求相符,避免端頭張拉錨具造成混凝土擠壞的現象發生。將底板拉鉤鋼筋和防崩鋼筋的安裝做好,嚴格按照工藝標準開展施工,對相鄰底板的拉鉤進行安裝時,禁止有過短或過長的問題存在,并拉牢固上下兩層鋼筋網片。將混凝土的振搗工作做好,使合攏段混凝土的密實度得到保障。在澆筑施工之前,應對澆筑混凝土前底板上存在的木屑通過高壓水進行徹底清洗。
3.3 縱向預應力管道堵塞問題的處理
運用質量較高的PVC襯管,該類管道存在強度高、質量輕且韌性及耐久性好等特征。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未來得及及時振搗,為了避免進漿凝結,應運用清水對襯管進行及時沖洗。在完成混凝土終凝之后,應及時取出襯管,然后通過清水對管道實施沖洗。在安裝預應力管道時,應先將一部分管道伸出,并對管口封堵處理工作做好。運用兩個定位網在接頭兩端進行安裝,使接頭牢固得到保障。使接頭長度控制在超過30cm,接管應達到對緊狀態,避免中間有較大空隙產生。
4 橋梁懸臂掛籃施工的注意事項
在橋梁懸臂掛籃施工過程中,為了使施工質量得到保障,應將靜載試驗做好,在各個階段的施工過程中,應反復檢測各中線和標高,在掛籃行走過程中,先將速度放慢,避免有掛籃扭轉的現象產生。運用冷拉操作的方法對螺紋鋼進行運用,盡量與電焊原理相結合,避免有不足的現象產生。在控制混凝土澆筑時間時,應將其保持在超過8小時。然后,在安裝掛籃之后,由于塑性會有變形現象產生,因此應使變形問題得到有效避免,在安裝之后還需要開展掛籃的加載預壓。
5 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橋梁懸臂施工的主要環節,掛籃施工也是施工中的一項難點。為了使施工水準及施工安全得到保障,應在對掛籃施工的每個控制要點進行掌握的基礎上,使掛籃施工作業流程及注意事項得到細化,以此將掛籃施工過程實施有效控制,從而提升掛籃施工的技術,使橋梁懸臂掛籃施工的質量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 戎偉,李建軍.懸臂梁掛籃施工的探討與分析[J].建筑設計管理,2010,(3).
[2] 陸麗香,陶嚴亮,李遠濤.淺談橋梁工程中的掛籃施工[J].科技信息,2009,(9).
文章標題:sci論文發表淺談橋梁工程懸臂梁掛籃施工的施工工藝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26062.html
声明:①文献来自知网、维普、万方等检索数据库,说明本文献已经刊登,恭喜作者.②如果您是作者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文献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邮箱:qianyanxs@163.com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