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6-07-30 14:07 熱度:
面對即將來臨的21世紀,整個中國迎來一個經濟、信息、科技、文化高度發展的興旺時期,社會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都會提到一個新高度,相應地人們對自身所處的生活、生產活動環境的質量,也必將在安全、健康、舒適、美觀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設計創造一個既具科學性,又有藝術性,既能滿足功能要求,又有文化內涵,以人為本,亦情亦理的現代室內環境,將是我們室內設計師的任務。
《建筑科技與經濟》建筑科技期刊,是由中國國際建筑學會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月刊,該刊中外兼容、先進實用、科學權威,以理論探討和學術研究為主,是廣大建筑、經濟、管理等相關專業工作者進行學術與技術經驗交流的理想園地,是一份宣傳黨和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發展趨勢的重要讀物。
引言
我國古代傳統建筑裝飾美學有著明顯的民族個性,它是我國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它崇尚自然、追求意境,體現了中國傳統的人性倫理哲學。建筑的藝術感染力取決于它綜合運用建筑的藝術語言(空間組合、比例、尺度、色彩、質感、體型等)構成的意境,以引起人們的共鳴。裝飾是建筑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建筑的風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建筑裝飾,而建筑裝飾是附加于構件上的一種藝術處理,它依附于建筑實體。所以,我們要從建筑裝飾風格淺析建筑文化。
1風格與文化的探索
著名建筑設計大師貝聿銘先生說到“每一個建筑都得個別設計,不僅和氣候、地點有關,而同時當地的歷史、人民及文化背景也都需要考慮。這也是為什么世界各地建筑仍各有獨特風格的原因。”室內設計風格的形式,是不同時代思潮和地區特點,通過創傷構思和表現,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代表性的室內設計形式。一種典型風格的形式,通常是和當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條件密切相關,又需有創作中的構思和造型特點。
風格雖然表現于形式,但風格具有藝術、文化、社會發展等深刻內涵,從這一深層含義來說,風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裝飾設計的風格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風格流派的緊密結合,有時也以相應時期的繪畫、造型藝術、甚至文學、音樂等的風格流派為其淵源和相互影響。在十幾年建筑裝飾工程的實踐中,對不同的裝飾內容,不同的地域和人文環境,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風格和文化內涵的工程項目,在體現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的同時,對主要表現的裝飾內容的風格上進行了探索和研究,將風格的外在因素(民族特性、社會體制、生活方式、文化潮流、科技發展、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氣候物產、地理位置)和風格形成的內在因素(個人或群體創作構思,其中包括創作者的專業素質和藝術素質)相結合,從而賦予所設計裝飾的內容具有視覺愉悅感和文化內涵的室內環境,使生活在現代社會高科技、高節奏的人們,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將體現藝術特點和創作個性的各種風格(傳統風格、現代風格、后現代風格、自然風格、混合風格等)溶入我們所設計的具體裝飾工程中去,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建筑美學原理,創造出功能合理,舒適優美,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
2建筑裝飾設計與文化
2.1建筑裝飾中材料的文化體現
我們國家傳統的建筑裝飾設計風格中常用的竹來說。千百年來,竹在中國的建筑裝飾設計中隨處可見,可以堪稱為經典的裝飾材料。憑借著其本身強壯的韌性和高強度的支撐能力,它被運用到了生活中從廚具到家具的方方面面。比如我們日常使用的竹制的筷子,北京郊區特有的用竹木搭建的別墅區等。在裝飾中,通過竹子與竹子間時疏時密的交錯感,可以形成內部空間與外部環境之間一種非常通透別致的感覺。這種設計如果用到建筑設計上,將會使得空間顯現的尤其敞亮。在這種曲徑通幽的竹香中,常常會使得建筑設計一定程度上縈繞有我國佛教獨有禪味氣息。加之自古以來,竹子就是一種積極向上,勇攀高峰的代表,曾是歷代遷客騷人筆下炙手可熱的焦點。伴隨著綠意盎然,加工方便的美好形象,近幾年來,環保的人文內涵在竹子的應用上得到集中的體現,在世界各地污染日益嚴重的今天,這種對于環境損害極小的材料無疑會更加受到消費者的熱愛。
2.2建筑裝飾中設計的文化體現
拋開建筑設計的用料,在建筑裝飾設計本身的結構上,也常體現著濃郁的文化氣息。例如深受我國傳統儒家思想中社會倫理道德的影響,在建筑的設計布局上往往表現出對稱分明,主次有別,尊卑有序的獨樹一幟的局面,而以老子為代表的無為的思想,則講究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氛圍,具體的外化表現在建筑裝飾設計風格的講求自然和諧,保留缺憾,不刻意的追求與自然循規蹈矩的一面上,尤其是在京城獨有的民居四合院中,在建筑設計中表現出具體構架與抽象思想空間變換,內外交融,物我合一的精神境界。伴隨著印度佛教的傳入,建筑裝飾設計風格上常偏向于簡約的設計手法,將禪宗的思維納入其中,強調簡約而不簡單,在色彩的表象上以沉靜色彩為主,讓人們在平時建筑設計的影響下,吸收了以往佛教諸派思想以及玄學思想之所長,接受中國文化中有關人生冥想的思想精髓,通過悟境達到精神上的一種解脫與釋放。
2.3建筑裝飾中圖文的文化體現
在現代的建筑裝飾設計風格中常看到的門窗設計中,傳統的圖案占據了相當醒目的位置,仔細觀察其中的圖案不難發現,這些簡單的幾何圖形實質上是傳統文化元素中的變化,只不過為了與現代的建筑裝飾設計風格相匹配,才特意簡化表達而已。這些被演繹過無數次的符號,雖然經過簡化,但其在含義的表達上卻沒有絲毫的缺失。比如,門窗上遍布的蓮、魚和梅花鹿、蝙蝠造型,在充分運用象征意義的假借的同時,含蓄的表達了年年有余,福祿豐登的含義。這些象征性的符號都寄托了我國勞動人民對于平安幸福的美好祝愿,這也是現代建筑裝飾設計風格中在特殊環境下賦予建筑于靈魂的重要手段。
2.4建筑裝飾中配色的文化體現
在現代的建筑裝飾設計風格中,顏色的搭配也是彰顯出人文內涵的重要表現方式。比如,2010年在我國上海世博會的中國場館的建設,就選擇了中國人心中傳統的紅色作為主色調。紅色向來是中國人喜愛的顏色,它不僅代表著為了新中國的誕生而犧牲的無數先烈,也顯示出中國人心中那份紅紅火火,更深層次的文化寓意,相信每一個蒞臨過世博會中國館的顧客都會感受到東道主那一份濃濃的歡迎氣息。除了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紅之外,通過建筑裝飾設計風格中其他顏色的搭配組合,也時時刻刻的對外傳播著中國的文化,就拿裝飾中的青花瓷來講,白色與靛青的完美融合,給人一種樸素,靜美的感覺。優雅巧妙的表達出中國文化中謙虛,內斂的內涵。
3建筑裝飾設計風格與建筑文化關系
風格雖然表現于形式,但風格具有藝術、文化、社會發展等深刻內涵,從這一深層含義來說,風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裝飾設計的風格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風格流派的緊密結合,有時也以相應時期的繪畫、造型藝術、甚至文學、音樂等的風格流派為其淵源和相互影響。
風格與文化的探索著名建筑設計大師貝聿銘先生說到“每一個建筑都得個別設計,不僅和氣候、地點有關,而同時當地的歷史、人民及文化背景也都需要考慮。這也是為什么世界各地建筑仍各有獨特風格的原因”。室內設計風格的形式,是不同時代思潮和地區特點,通過創傷構思和表現,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代表性的室內設計形式。一種典型風格的形式,通常是和當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條件密切相關,又需有創作中的構思和造型特點。
將風格的外在因素(民族特性、社會體制、生活方式、文化潮流、科技發展、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氣候物產、地理位置)和風格形成的內在因素(個人或群體創作構思,其中包括創作者的專業素質和藝術素質)相結合,從而賦予所設計裝飾的內容具有視覺愉悅感和文化內涵的室內環境,使生活在現代社會高科技、高節奏的人們,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將體現藝術特點和創作個性的各種風格(傳統風格、現代風格、后現代風格、自然風格、混合風格等)溶入我們所設計的具體裝飾工程中去,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建筑美學原理,創造出功能合理,舒適與優美,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人類社會的發展,不論是物質技術的,還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歷史的延續性。追蹤時代和尊重歷史,就其社會發展的本質講是有機統一的。
4結語
“越是民族的越是國際的”,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根基的“地域文化”正在興起,設計師在傳統與現在之間思索,使得傳統風格中的文化得以提煉,也開始提倡和重視綠色裝飾設計,讓裝飾設計“可持續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閻日松 對中國建筑設計審美思潮的思考[J] 山西建筑2007(1)
[2]齊放 城市地域性文化與建筑設計[J] 魅力中國 2010(12)
[3]方樹波 淺議建筑設計與地域文化的融合[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4)
[4]唐瑤,賈尚宏 地域文化在現代城市建筑設計中的表達 四川建筑 2011(2)
文章標題:建筑裝飾設計風格和建筑文化有天然關系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3260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