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6-12-22 11:23 熱度:
土木建筑設計人員不單單要掌握建筑設計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應當掌握一定的土木工程結構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在建筑設計中將土木結構與建筑設計融為一體。
《建筑設計管理》的宗旨是以建筑勘察設計企業管理為核心,堅持科學與嚴謹的原則,強調理論性與實踐性并重、知識性與可讀性并重,圍繞為勘察設計和建筑企業改革與發展,面向基層,注重實用,全方位、多視角觸及建筑領域,發布權威信息,宣傳和交流建筑企業改革與管理、建筑設計與技術、建筑施工與材料等方面的新成就、新經驗、新知識、新成果、新技術,推介管理經驗與技術成果,探索建筑業建康發展的新理論、新方法,為我國社會主義城鄉建設和發展服務,為廣大建筑業職工和讀者服務。
結構設計人員若要達到這一要求,就需要通過自身的學習努力來掌握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以達到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的和諧結合。本文施工技術論文參考主要講述了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與結構設計相結合,僅供參考借鑒。
前言
土木工程的結構設計人員往往都具有豐富的結構設計經驗,能夠準確把握結構設計的要點。但是對于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就難以把握了,一般情況下,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人員很少熟悉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理論的,這就難以將結構設計與施工技術相結合。
一、重視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問題。對于深基坑支護設計,已經有專業的計算機應用程序正在廣泛使用之中。計算機應用程序的使用存在一定的技術風險,并且經濟收益方面也可能存在一些風險。而且,這種先進技術的使用與目前深基坑支護技術的發展是不相符的,主要是與目前城市施工存在的一些現實條件產生嚴重分歧。
二、在一些高層建筑的設計中,主要使用的是鉆孔灌注樁設計。一般情況下,設計人員在施工圖紙中不會對使用的施工機械進行明確的限定,施工單位可以自由選擇施工的機械。而施工單位大部分會從節約經費的角度出發,最后一般都會選擇價格低廉實惠的渦錐鉆作為工程樁成機械。而實際上,是以個體單機為主要單位的一些渦錐鉆。這樣的結果就是,工程圖上面的標準、規格到不到要求,也難以控制,這樣一來,各種問題樁自然而然地就出現了,這種樁的承載能力非常低,容易造成危險因素。而工作面的也達不到整潔的程度,在基坑中,污水、爛泥到處都是,使施工進程變慢。
其實,有一種比較先進的施工技術正在使用當中,那就是旋挖施工技術。根據一些現場的施工條件,我們可以采用旋挖施工技術,這是一種進口的施工技術,非常先進,主要的特點是:第一,采用的設備是比較先進的,而施工工藝也是非常一流的,一些人為因素比較少。因此,采用這一技術,成孔的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樁孔的垂直問題以及對于孔低清渣問題都能很好地解決。第二,樁的直徑與長度相同的渦錐成孔樁,每一個樁的承受力都會得到提升,至少提升40%或者50%,這樣一來,就解決了機械的高費用問題,使單樁的造價成本有所下降,換算成單位極限承受力,這二者的造價幾乎是一樣的。第三,如果兩個基坑的作業面積是相同或者基本一致的,兩臺旋挖機的成樁數量與最大密度分布的渦錐成樁數量就是一樣的,都是十八根。此外,前者挖掘出來的泥土可以隨時裝入車里,及時運送到工地,前者的綜合效率比后者更高一些。第四,施工現場也是非常干凈、整潔的,地面上沒有泥土,僅僅用一些清水沖洗就可以好地清理了。
通過上文中的比較,個人認為,旋挖成樁的施工工藝的技術是非常先進的;其次,設計人員在進行圖紙設計的時候,要把施工所需的機械設備標在圖中,盡量選擇一些比較先進的施工器械。與此同時,采用旋挖成樁的單樁需要很多的成本投入,因此,需要對數據進行全面的對比,這樣才能使施工單位容易接受。
三、在建筑工程的設計過程中,設計師一定要表明自己的設計意圖,并且要盡量考慮施工的操作性是不是比較強,要考慮其中的可行性,觀察其中是不是存在某種分歧,如果發現,要及時更正,在施工圖紙中要及時修改。我們例舉一個具體的例子,比如,關于一項建筑工程中基礎梁筏的前后方向的地梁設計的高度是一樣的,根據以往的基礎設計,這其中并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如果采用這樣的設計方法,在進行施工的時候,一個方向上的地梁位于縱向上的鋼筋就要穿過在垂直方向上的地梁,如果地梁的寬度比支座的柱邊長更加高的時候,那么。地梁兩個方向上的有效高度就不能得到同時保證。因此,最后就必須把其中一個方向上的地梁抬高5厘米。像這樣的問題,在工程設計的時候會經常遇到,因此,如果在設計人員進行設計的過程把這些問題及時解決,就會減少實際施工的困難,但是一旦工程進入施工階段,再來解決這些問題就非常困難了。
四、當前,鋼筋機械連接技術在很多的國家中都進入應用。這種施工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技術,盡管在工程施工中并沒有被規范和例舉出來,但是,在很多工程范圍中都有廣泛使用。這種施工技術還沒有得到國家的認可,沒有建立相關的工藝約束,因此,設計人員在設計的時候大部分不會使用這種技術。此外,這些先進的技術的檢測都是具有一定的級別的檢查單位來進行,然后給出檢驗結果,在價格方面是比較低廉的,其操作方面也是非常簡單、快速的,對于施工單位來說,是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的。個人認為,當設計人員遇到這種情況,不能僅僅依照國家頒布的施工工藝來設計,而應該有所變通,對于那些新技術可以進行全面的、準確的評斷,看這些新技術是不是能夠應用到工程之中。
參考文獻:
[1]易方元.陳衛華 綜述土木工程中的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J].中國科技博覽,2010(36).
[2]華繼佳.楊偉芳.姜琳琳 試論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與設計過程中的配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17).
[3]張雪穎.何培玲.張厚先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08(19).
文章標題:如何實現土木工程技術與設計的巧妙融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3439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