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21-07-12 09:26 熱度:
在美麗鄉村和新型農村的建設過程當中,大量的現代住宅建筑在鄉村地區拔地而起,鄉村環境得到巨大的改變。然而,與之相對應的鄉村傳統建筑卻遭受著完全相反的對待,大量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鄉村建筑被拆除,大量有著濃烈鄉土情懷的傳統建筑元素被破壞。同樣,在許多有著“傳統村落”之稱的鄉村和鄉村旅游景區里面,并沒有“傳統建筑”,而是些為了在外形上形成與傳統建筑相似的建筑面貌風格,新建的缺乏傳統韻味的仿造建筑[1]。鄉村規劃建設中就如何新建房屋、在哪里新建房屋以及改善鄉村基礎設施環境有著較大篇幅的說明,但卻忽略了對傳統鄉村建筑的保護,使得原有的鄉村特色建筑風格正在逐漸走向消亡。文章在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通過實地調研、現場踏勘,發現荊川村建筑環境方面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并就這些問題提出了提升改善建筑環境的建議與措施,以期為實現荊川村的建筑環境改善提供助力。
1荊川村概況
荊川村位于渭南市富平縣淡村鎮,距離富平縣11.5公里,淡村鎮3.5公里,全村共轄6個村民小組,即南韓組、南程組、東劉組、東村組、田家組、南權組。荊川村整體地勢由南向北逐級降低,其高差約在50米范圍內①。當前,荊川村內人口空心化現象嚴重,72%的人口職業以“務農和打工相結合”為主,剩余28%的人口主要以務農為主[2](圖1)。并且村內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村莊內中老年人口占據村莊內一半以上比重。荊川村內生態環境面貌保存較好,并擁有著優越的自然環境條件和田園風光資源優勢(圖2),保存有較為明顯的關中傳統村落—聚落空間形態。荊川村建筑裝飾風格獨具特色,在墻面、梁柱、門窗等構件中以磚雕、木雕等形式進行裝飾(圖3),形成強烈的視覺效果[3]。
2建筑環境問題
通過對荊川村的現場調研與踏勘,發現現存的傳統建筑所占村莊內總建筑比重偏低,且建筑中同樣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通過對建筑中問題的分類與整理,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四種類型的建筑問題。荊川村村中所修建建筑年代差異較大,自1949年以前至今不等,多數傳統建筑的修建年代久遠。與此同時,久遠的建筑建造年代也造成了村莊內現存建筑質量參差不齊,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與隱患(圖4)。通過對現狀建筑進行分類,可將現存的建筑分為以下三類。
2.1建筑屋頂形式改變,傳統格局風貌缺失
荊川村內建筑多為現代形式的農村建筑,對于具有關中風格的傳統民數量保留較少。然而新建的現代農村建筑多為平屋頂建筑,少數使用關中地區傳統的硬山坡屋頂,缺乏具有荊川獨特的傳統民居特色。隨著現代建筑在鄉村的不斷修建,荊川村傳統鄉村社會的韻味正在關中地域內逐漸消失,傳統的建筑肌理與格局風貌也正在走向消亡。
2.2建筑立面色彩轉變,村莊環境協調減弱
荊川村現狀建筑墻面中主要呈現為以下特征:灰頂、白瓷貼面為主;點綴紅色元素于門、屋檐等處。尤其是在新建建筑中,此現象尤為明顯。而傳統的關中民居則是“穿靴戴帽”,即灰色屋頂、青色墻角,但隨著時代變遷與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荊川村內的建筑民居中的墻腳色彩也由青色轉為紅色。墻體細部色彩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莊內部人工環境與周邊自然環境之間的協調,進而導致當今的村莊比之以前的村莊多了一份可見性。同時,卻也造成了村莊的宜居屬性的減弱以及鄰里關系的減淡。
2.3建筑細部缺失,傳統建筑韻律消失
關中民居的重點裝飾主要位于入口門樓、檐部、壁面、馬頭墻、屋脊、門窗及室內裝修等部位[4]。這些具有關中特色的重點裝飾主要集中在建筑細部,如磚雕、匾額、下坎、門枕、窗戶木雕、墻面浮雕、漏窗浮雕等建筑構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現代建筑思想的廣泛傳播,傳統的建筑構件已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當中,隨之而來的是模式化的現代建筑、相似的建筑外形、雷同的建筑裝飾、類似的建筑風格等都是現代化建筑所具有的特點。在對荊川村的調研中,發現其現狀建筑中除具有相當歷史年代的傳統建筑還保存有較為完好的建筑細部構件之外,新建的現代化農村建筑中對于建筑細部的建造正在減少甚至是缺失。并且在現存下來的傳統建筑中,同樣因為傳統建造工藝的遺失,造成了許多傳統建筑的建筑構件修復工作的難以進行。缺失了這些傳統的建筑元素,同時也意味著如今村莊建筑的傳統韻律的消失。
3建筑提升策略
3.1傳統建筑
荊川村內的傳統建筑保留情況較為復雜,既遺留有保存狀況較好的完整的傳統關中民居,也存在著只遺留有部分建筑構件的傳統建筑。針對不同的建筑受損情況,提出了不同的解決辦法。(1)建筑修繕:對荊川村傳統建筑中房屋質量較好或外觀造型較好的建筑,通過維修改善的規劃手段延長其使用壽命;對于部分質量較差的建筑進行拆除重建,或利用村莊內空置閑散用地進行插建[5]。依據原有建筑結構進行修繕,保留原有建筑特色與村莊整體風格。(2)屋頂修復:由于建造年代久遠以及飽受風雨,荊川村傳統住宅民居中的硬山式或單坡式屋頂也已經有所損毀,因此對損毀的屋頂進行修復或重建,不僅可以提升建筑質量,還可以恢復傳統建筑風貌。(3)墻面修飾:關中地區地處平原,雨量少,地下水位低,土層厚土質塑性強,因此作為維護結構的墻體除采用磚墻外,很多住房用土坯或夯土墻[5]。土筑墻在關中地區的農村中更是廣泛應用。荊川村傳統住宅建筑主要以土坯或磚土結構為主,部分建筑采用青磚等砌筑墻體加固墻基,最終形成了以土黃色為主的整體建筑風貌。為了與傳統建筑風貌在墻面形成協調統一,以及保證建筑質量,在對墻面進行加固的基礎上,以灰白色和青灰色涂料作為墻面的主色調,同時用青磚瓷片加以裝飾,協調墻面整體色彩,增強景觀藝術性[6]。(4)門窗修繕:關中傳統民居住宅門窗多為木質結構,為提高建筑質量和藝術風貌,將宅院入戶門更換成墻垣門,并統一宅院內部的房門色彩和建筑材料,使建筑整體風格相互協調。
3.2現代住宅
荊川村新修的現代住宅建筑整體質量較好,建筑風貌以及建筑類型比較統一。從資源集約、經濟節約、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原則進行考慮,對其進行較小部位的細微調整,主要是對建筑的墻面以及門窗進行細微調整,從而調整現代建筑與傳統民居建筑之間的協調性。(1)墻面改造:對于建筑立面質量較好,但墻面色彩與傳統建筑立面主體色調不相協調的住宅,為使得村莊建筑風格達成統一,則主要是通過調整建筑立面材質和墻體色彩的方法達到統一的建筑風貌。而對于紅磚砌筑而未經任何裝飾的現代民居建筑,即主要通過用水泥找平后再粉刷灰白色涂料,用朱紅瓷磚砌筑墻角。并且為保證整體建筑保持干凈整齊的立面效果,將外露在墻體之外的雨水管道和電力電信線路作隱藏處理。(2)細部改換:對村內村民自行建造的風格雜亂的門窗、墻雕等建筑細部進行統一更換,將門窗統一更換成由朱紅色粉刷的木頭材質構建的門窗。對于現代建筑中的磚砌墻雕,則更換成具有荊川村特色的木制墻雕。同時,將住宅建筑中的其余建筑細部作同樣的更換處理,使達到風格統一的目的。
4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荊川村現狀建筑環境的調研與分析,可以得到目前荊川村中的鄉村建筑細節部分的整治與改善仍缺乏有效的修復措施。“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可以得知,目前我國對于現存鄉村傳統建筑的保護與修復,對現狀的現代化民居建筑的改造,尚缺乏細節部位等方面的考慮。傳統鄉村建筑環境的重塑以及鄉村建筑傳統風格的回歸是目前鄉村振興戰略中較為缺乏的一環,然而鄉村傳統建筑卻又是最能體現鄉村傳統意蘊的關鍵一環。文章以鄉村建筑環境作為切入點,通過對荊川村內部遺存的傳統建筑的修復和改善,以及對現狀建筑細節部位的改造,為傳統鄉村建筑環境的營造提供更為明確、清晰、有效的解決方法與措施。
《鄉村建筑環境提升策略淺析——以渭南市荊川村為例》來源:《建筑與文化》,作者:王思雨
文章標題:鄉村建筑環境提升策略淺析——以渭南市荊川村為例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4615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