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21-07-14 09:37 熱度: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人們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更加喜愛具有特色、體驗性氛圍良好的用餐環境。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深厚,是我們在設計中的靈感源泉,新材料、先進技術為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好的設計應當滿足當下人們的審美、心理與生理需求,人性化且具有文化特色是餐廳吸引客人的一大亮點。目前新中式餐廳正呈多元化發展趨勢,本文旨在通過分析新中式風格的表現方式在餐飲空間中具體的應用方法,以促進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性發展。
一、新中式風格概述與發展現狀
(一)新中式風格概述由于國外歐式、美式等前衛的風格對我國傳統建筑文化造成的沖擊,新型技術、材料的引入,人們對傳統中式進行再創新,開始了將中國傳統文化、民族特色與現代理念相結合的探索,由此產生了新中式風格。新中式風格是以傳統文化為積淀,在新時代環境下演變而來的,只有將我國的歷史人文與現代設計理念有效結合才能發揮出良好的設計效果。
(二)新中式風格文化內涵
新中式風格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繼承,包含了中國獨有的氣質,其中古代“和”的思想體現在注重人、建筑與自然景色之間的和諧。新中式風格去除煩瑣,追求簡約,也體現了古代文人的審美觀念。在精神層面,新中式風格反映了當代的審美需求,同時透露著文化底蘊,營造典雅的氛圍,新中式風格影響著人的思想感受。人們精神方面的追求也不斷推動它的發展。
(三)新中式風格發展現狀
我國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越來越重視,新中式風格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時代特征,目前新中式風格的酒店、住宅、商業街陸續出現在人們視野中,需要通過不斷實踐有效推動設計發展。在新中式風格應用中,部分設計師忽視對中國歷史文化傳統和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只是為了商業價值而營造出中式的效果,不分主次的過度裝飾使之失去了中式韻味。貝聿銘先生的香山飯店將江南民居的造型進行簡化,它將傳統的營造手法與現代審美完美結合起來,在平面布局上營造出了我國傳統庭院的美學特點,他的設計是值得借鑒的。
二、新中式風格特征
(一)空間布局
中國傳統建筑布局中,空間都嚴格遵循對稱、均衡的布局手法,講究秩序感。新中式風格注重空間的布局和組合,在具體的應用上并不是追求完全對稱,而是視覺效果上總體對稱,通過靈活的隔斷與組合使空間更有節奏感。
(二)造型與用材
中國傳統裝飾元素煩瑣,用材華貴,已經不太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念。新中式風格整體造型簡約,線條以簡潔流暢直線為主,直線的有效運用更具有現代感,傳統的造型裝飾元素經過提煉與簡化后,簡單的中式元素就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中國古代崇尚自然,講究回歸自然,新中式風格使用木材、棉麻等貼近自然的材料比較多,以復合材料、玻璃等為輔助材料,具體的用材根據實際情況與現實需求而定。
(三)色彩
傳統的紅色、黑色等很難滿足當代人的需求,需要不斷地進行改良和優化。新中式色彩的使用不受傳統色彩觀念的限制,對傳統用色進行提取,總體上依然延續傳統中式風格的典雅。新中式風格色彩具有濃厚的歷史氣息但不艷俗,其中自然色系傳達著意境美,體現了中式的古樸雅致以及天人合一的古代思想。
三、新中式風格在餐飲空間中的應用
(一)空間布局與意境營造
對稱與均衡是新中式風格的特征之一,餐飲空間有前臺、大廳、卡座區、包廂、廚房等區域,整體布局也并非講究完全對稱,傳統空間布局中的均衡體現在各個區域之間的疏密關系上。桌椅有序排列會使空間更加穩重,每個區域的裝飾元素應當具有聯系,使餐廳兼具統一與變化。空間的虛實是中式風格的重要體現,它講究隔斷的運用,即運用屏風分隔空間,并不是整個空間全部隔斷,這樣會使空間封閉,隔斷是空間中小的過渡,使空間在視覺上有轉折變化。通過隔、通、聯、透的手法,根據具體人數、私密性要求等,利用屏風、隔扇、木柵分隔,以此裝飾美化整個空間,屏風的運用也體現了我國傳統觀念中所表達的含蓄。借景、框景、對景等園林的布局手法可以運用在餐飲空間中,將自然景致引入餐飲空間中,配合暖色燈光,營造一種閑適放松的環境。空間中可懸掛具有傳統意境的水墨畫,采取留白等方式來渲染氛圍,光影也是影響氛圍的重要因素,光影的虛實變化在空間中有很強的感染力,燈光與材質、紋樣的有效配合可以營造不同的氛圍、意境。將當地的代表物品或某一段歷史故事運融入餐廳設計中,可讓顧客與當地的地域文化產生共鳴。
(二)傳統中式元素在餐飲空間中的應用
中國傳統文化在漫長的發展中積淀了特有的色彩、符號、紋樣。我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品如臉譜、竹編、木雕、剪紙等可根據餐廳主題進行提取運用,盆景、山水書法、紅木書案、中國結等可以進行點綴。磚雕、門墩等傳統的建筑裝飾元素進行局部提取后運用于空間中,搭配山水畫、瓷器等運用于室內裝飾中,使其既具有傳統韻味又富有現代氣息。傳統紋樣經過提煉簡化后可使用于陳設品上,接待區與服務臺的背景墻可以采用傳統紋樣來進行裝飾。餐廳包間根據不同大小進行設計:小型包間可圍繞某個主題設計,如小紅燈籠元素,一眼望去,視覺上紅紅火火營造出喜慶的氛圍;中型包間墻壁上可懸掛優秀的書法作品、花鳥畫等;大型包間中一般把餐桌擺放在包廂的中間,搭配新中式風格吊燈,空間內部可通過材質、肌理等變化,書寫出多元的精神特質。在餐飲空間的設計中要提煉并簡化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元素,可通過古為今用的形式來達到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契合,新與舊的碰撞必定會取得創新發展。
(三)家具在餐飲空間中的應用
在新中式餐飲空間中,用材上其實不必熱衷于名貴的材料,應專注于餐廳品質和人性化的設計,不同地域的餐廳可結合當地文化來表現。新中式家具是在傳統美學觀念下,利用現代的技術、材料所產生的,外觀簡潔、雅致,保留了文化內涵,餐飲空間中的桌椅可選擇簡潔大方的新中式家具。餐廳中的每個包間可以選用不同形制的桌椅,使其具有簡單的變化,要注意造型和色彩的統一性。新中式燈具吸收借鑒了傳統的造型元素,將天然材料與現代材料相結合,燈具需結合空間整體的顏色與氛圍來選擇。
(四)色彩在餐飲空間中的應用
餐飲空間色彩在視覺上給人的第一印象最強烈,色彩的冷暖、明度、色調都會給人不同的心理暗示,會影響人們的用餐感受。中國傳統色彩中,紅色與黑色的搭配最為經典且具有代表性,紅色象征著喜慶和熱烈的情感,與黑色對比強烈。暖色光會引發人們的食欲,在餐廳燈光設計上可以多采用暖色光。餐廳總體色彩可以運用黑、白、灰等經典配色,加以紅、黃進行點綴,也可運用淺色系、灰色系來進行室內整體顏色搭配,這種淺色系搭配也會使空間具有高級感、時尚感。
四、結語
中國傳統圖案、造型、色彩的內容豐富多彩,新中式風格在餐飲空間的運用使餐廳更具有代表性。設計是順應時代潮流不斷發展的,現階段應當深度挖掘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不斷融合設計理念,才能使中國傳統文化可持續發展。新中式風格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與氣質,隨著時代的進步,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也必定會有更大的創新。
《新中式風格在餐飲建筑空間中的應用》來源:《美與時代(城市版)》,作者:王優
文章標題:新中式風格在餐飲建筑空間中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4618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