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21-08-24 09:13 熱度:
為滿足城市中地下車庫的需要,高層建筑中地下室建設越來越普遍,致使基坑工程也越來越多,其開挖深度也越來越大。為保證深基坑施工不對周邊建筑物、地下管線、周邊環境及道路造成影響,基坑支護工程施工質量至關重要。而監理作為質量把關的重要責任主體應做好現場程序管理、工序驗收以及最終子部分驗收,最終保證基坑穩定安全。
2個監理項目均為深基坑:芙蓉生態新城三號安置小區(二期)土方開挖與基坑支護工程,占地面積約35 000 m2,基坑深度8 m;長沙縣人民檢察院辦案用房和專業技術用房工程,占地面積雖不大,僅2 200 m2,但基坑深度較深,7~12 m(地勢南低北高),均為2層地下室。支護方式均為支護樁加錨桿(索)或土釘、邊坡噴護。
1 專家論證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2018]第37號及建辦質[2018]31號,上述2個項目均為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應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專家論證,由施工單位組織。專家應從湖南省住建部門設立的專家庫內隨機抽取5名以上單數房建或巖土專業專家,巖土專業不少于2名專家。
專家論證的內容為專項施工方案的完整性、可行性,論證其計算書及驗算依據、施工圖是否符合有關標準規范,論證其能否滿足現場實際情況及保證施工安全。
論證的參加人員須為建設、勘察、設計各項目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與專業監理工程師,施工單位公司技術負責人(或其委托的代表)與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方案編制人員、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相關人員。
專項施工方案應先經監理審核,專家論證后施工單位需根據專家論證意見修改,再報監理審核批準后實施。
2 支護樁監測
支護樁可采用人工挖孔樁,也可采用旋挖鉆。檢察院項目由于支護樁離原辦公樓僅3 m,考慮旋挖鉆對原建筑物的影響,芙蓉生態新城三號安置小區(二期)則考慮施工成本,2個項目均采用人工挖孔樁。
人工挖孔樁考慮施工人員的安全,每樁每天的掘進速度只能一模,由于2個項目地質條件尚可,每模按常規套筒長度設置為1 m(如遇到柔軟土層或可能出現涌砂,則適當降低每節護壁高度)。一般每個班組為2人,工程量為3~5m/d。檢察院項目支護樁31根,跳二挖一,每序次開挖10根,安排了3個班組,每個班組3根樁;芙蓉生態新城三號安置小區(二期)項目支護樁122根,跳一挖一,每序開挖61根,安排了15個班組,每個班組4根樁。這樣保證每批樁每天掘進1 m,確保速度的匹配。
人工挖孔樁安全風險較大,須加強施工安全管理。(1)為確保孔壁的穩定性,樁孔護壁混凝土每挖完1節應立即澆筑混凝土,然后進行人工澆筑,人工搗實。(2)人工挖孔樁混凝土壁厚不小于100 mm,不得低于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上下節護壁間為多節護壁時,應使用鋼筋拉結。(3)孔內須設有應急軟爬梯,便于人員上下井。應使用吊籠、單軌吊車等安全可靠的施工工具并裝有自動卡緊保險裝置。不得使用麻繩和尼龍繩吊掛或腳踏井壁凸緣上下。單軌吊車宜采用按鈕式開關,且應在其安全起吊能力符合要求后施工。(4)每日開工前須檢查安全防護措施是否完善,檢測井下是否有毒有害氣體。若樁孔開挖深度超10 m,應設置專用向井下送風設備,以使空氣對流加強,同時風量應控制在25 L/s以上,特殊情況下應輸送氧氣,以防有毒氣體危害。施工過程中上、下人員應輪換作業,且人員之間應相互觀察動態,及時響應,有效預防發生安全事故。(5)在孔口四周設有配備0.8 m高圍欄圍護的護欄;挖出土石方后應及時將其從孔口運走,孔口四周1 m范圍內不得存放;機動車輛通行不能影響井壁安全。(6)因地下潮濕,為保障用電安全,須采用低壓低于12 V的燈具進行照明。(7)吊具不得用尼龍袋等軟容器,而應選用結實的塑料桶,且不宜裝得過滿。(8)定期檢查卷揚機的鋼絲繩,不得有斷絲現象。
支護樁的作用是支護基坑側壁土體不因基坑開挖而整體滑動、避免坑底土層隆起,因此樁位不能發生整體位移。所以樁的嵌固深度非常重要。即使到了持力層但未達到嵌固深度仍需繼續開挖。檢察院項目就出現了這種情況,離設計標高平均還差4~5 m,已到中風化,基本是堅硬無比石頭。如再用人工開挖,效率極低,速度極慢,改用水磨鉆,大幅提高了掘進速度。成孔以后,監理人員須逐一檢查驗收,全面測定樁身直徑、孔底標高、樁位中線、井壁垂直度,做好隱蔽驗收記錄。樁身直徑容許偏差為±50 mm,垂直度為0.5%,樁的成孔、清孔須嚴格按相關規范進行施工,清孔后的孔底沉碴厚度不得大于200 mm。
為防止鋼筋籠變形,在其制作、運輸、安裝過程中應采取以下措施:縱向受力鋼筋焊接接頭應相互錯開,接頭搭接長度為35 D,且不小于500 mm;鋼筋籠主筋間距偏差不大于10 mm,箍筋間距偏差不大于20 mm,鋼筋籠直徑偏差不大于10 mm,鋼筋籠長度偏差不大于50 mm,主筋凈保護層厚度為50 mm,容許偏差為10 mm,鋼筋籠外側需設置混凝土墊塊,已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吊放入孔過程中不得碰撞孔壁,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應將鋼筋籠位置固定。
支護樁混凝土澆筑時,起拔護筒應與混凝土灌注速度一致。拔護筒應符合以下規定:(1)灌注樁身時的澆筑高度應使用測繩測量,且應隨灌隨拔;(2)若灌注混凝土超過4 m,則應將護筒提升,且應使護筒底面位于已灌注混凝土2 m以下之處;(3)護筒拔出過程中,應使導管下口2 m處及導管內的樁身混凝土的和易性良好;(4)為配合提升,護筒拔出時宜使用振動錘,并隨時監測護筒內混凝土下降數值。
支護樁施工完成后應進行低應變動力檢測試驗,檢測樁身的完整性,要求全數檢測。
冠梁施工前,須清理樁頂的殘渣、浮土、積水,以保證樁頭質量。樁頭沖洗干凈,調直樁頂鋼筋。按設計要求做好場地高程定位的放線測放工作,保證冠梁標高和定位準確。
3 土釘與錨桿施工監測
為保證土釘與錨桿的抗拔承載力,其鉆孔深度非常重要,監理須嚴格控制,逐根測量鉆孔深度及土釘和錨桿的長度,鉆孔深度比設計土釘或錨桿長度大500 mm以上。
土釘與錨桿須進行防腐處理,保證其使用壽命。錨桿自由段鋼絞線除銹后涂抹瀝青船舶漆或潤滑油2遍,并用瀝青玻纖布纏裹2層。土釘鋼筋與錨桿錨固段鋼絞線除銹后,應使鋼筋與鋼絞線位于錨孔的中部,并確保水泥砂漿保護層厚度不小于20 mm。
錨索從樁間土層穿過,嚴禁穿越支護樁身。芙蓉生態新城三號安置小區(二期)項目冠梁上安裝錨索,切記將冠梁內錨索套管的端部包裹嚴實,避免混凝土灌入套管,造成錨索被混凝土固結,不能張拉,失去錨索的作用。
錨桿施工采用二次注漿的工藝,并控制注漿壓力與注漿時間間隙。一次注漿壓力為2.5~5.0 MPa,二次注漿壓力為0.45~0.55 MPa。二次注漿應在一次注漿形成水泥結石體強度達到5.0 MPa后進行。土釘注漿一次完成,壓力為0.8 MPa。
錨桿張拉須在錨桿固結體的強度達到強度設計值的75%且不小于15 MPa后,錨桿錨固前應按錨桿軸向拉力標準值的1.4倍進行張拉。在張拉值下的錨桿位移和壓力表的壓力應保持穩定,否則判定不合格。
施工過程中,為便于施工管理及采購方便,錨桿的規格建議采用單一規格。檢察院項目有12.7,15.2,17.8和21.6共4種規格,后因施工方便,變更為15.2和21.6 2種規格;而芙蓉生態新城三號安置小區(二期)項目只有15.21種規格。由于錨桿是成捆出廠的,不便零賣,這樣減少了原材料浪費,節約了施工成本,也降低了現場抽樣送檢頻次,簡化施工管理。
4 拉拔試驗監測
土釘和錨桿應進行拉拔試驗,并專門制作試驗錨桿、土釘。試驗錨桿、土釘的所處的地質條件、材料、參數及施工工藝應與工程錨桿、土釘一致。
應分別對錨桿、土釘進行驗收試驗與基本試驗。錨固段注漿固結體強度達到強度設計值的75%或15 MPa后方可進行錨桿檢測試驗,注漿固結體強度達到強度設計值70%或10 MPa后方可進行土釘檢測試驗。
工程錨桿、土釘須進行驗收試驗,其中占錨桿、土釘總量5%且不少于3根的錨桿應進行多循環張拉驗收試驗,其余部分則進行單循環張拉驗收試驗。單循環加載法,其加載分級和錨頭位移觀測時間應嚴格按JGJ 120—201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中表A4.2執行。
基本試驗確定錨桿、土釘極限抗拔承載力,每一典型土層中至少應有3個專門用于測試的非工程土釘和非工程錨桿,錨桿荷載不應小于預估破壞載荷,不應超過其極限強度標準值的0.85倍。土釘荷載檢測值不應小于土釘軸向拉力標準值的1.3倍。基本試驗采用多循環加載法,其加載分級和錨頭位移觀測時間應嚴格按JGJ 120—201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中表A2.3執行。
5 基坑降排水監測
(1)坡頂地面:基坑開挖后,須在坡頂距離坡頂外邊線1 m處,設置1排橫向截水溝,并且輔助以反坡措施、地表硬化,將以降水為主的地表水阻擋在基坑外,以防坡面被沖刷或雨水滲入。
(2)坡面:采用噴射混凝土,以防坡面受地表水沖刷;同時應設泄水孔將土層中積水排出。泄水孔上下錯開,梅花狀布置。要求泄水孔根部需設置反濾層(沖洗過的圓礫或粗砂),泄水孔要包裹2層濾網,內層為細濾網,選用30~50孔/cm的黃銅絲布,外層為粗濾網,選用10~15孔/cm的鐵絲布或尼龍絲布。但長沙縣檢察院項目靠近原辦公樓一段不安裝泄水孔,避免地下水排放,造成原辦公樓的沉降。
(3)基坑底:在基坑四周設置排水溝,并每隔30~50 m設置積水井,將匯入基坑的雨水、地下水集中抽排出場地。為克服人工抽排不及時的缺陷,建議每臺水泵配置水位控制器,確保基坑積水及時抽排。
6 土方開挖監測
為保證基坑安全,土方開挖應堅持“分段支護,分層開挖”的原則。當支護結構強度達到開挖階段的強度設計值,方可下挖。每次下挖前,均應對該段該層支護結構進行檢驗批驗收,形成驗收記錄。
基坑開挖過程中,為便于碴土車的行進,達到快速、安全出土的目的,車道的設置很關鍵。檢察院項目因基坑較小,車道采用螺旋型車道。而芙蓉生態新城三號安置小區(二期)項目因基坑面積較大,則在基坑中部設置主車道,南北走向,分別沿東西向設置坡道。
基坑開挖應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機械開挖時應預留30~50 mm的土層進行人工開挖,嚴禁超挖。開挖標高到位后應立即進行墊層施工,對基坑進行封閉,防止水浸和暴露。芙蓉生態新城三號安置小區(二期)項目由于主體為后續施工單位,存在場地移交及施工間隙的問題,且土方及支護工程未墊層施工,監理單位及時下發工作聯系單至建設單位,建議主體施工單位盡快進場施工,同時要求土方及支護工程施工單位在移交前加強抽排水。
7 基坑監測
由于地下土體性質、荷載條件、施工環境復雜性,僅根據地質勘察資料及室內土工試驗參數來確定施工方案,往往會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對在施工過程中引發的土體性狀、環境、臨近建筑物及地下設施變化的監測已成為工程建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同時,也可指導正確施工,是避免事故發生的必要措施。當前基坑監測與設計、施工被列為深基坑工程質量保證的三大基本要素。
(1)根據監測結果,提前預判危險,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以防出現環境事故或工程事故,從而有效地保障工程的安全性。
(2)通過監測結果分析現場施工,為使設計達到優質安全、經濟合理、施工快捷,采用信息化反饋優化設計;為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提供依據。
(3)比較分析理論預測值與現場監測結果,通過反分析法得出更準確設計參數,修正理論公式,為下一階段施工或其他工程設計施工提供依據。因此,基坑工程施工前須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對基坑工程實施現場監測。監測單位的監測方案應經過專家論證。基坑監測工作應貫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過程。
傳統上,對基坑的監測可通過人工目測檢查或借助于便攜式儀器測量得到的信息來進行,但是人工檢查方法在實際應用中有很多的局限性;監測所處環境復雜險惡,人身安全難以得到保障;長期監測造成長期投入的高成本;人工監測頻率受限,受干擾因素多;測試數據難以評估結構健康狀況,在特殊情況如極端天氣條件下,難以獲取有效數據。
檢察院項目采用北斗安全綜合監測預警系統實行在線監測。通過智能化傳感設備感知結構物信息,無須人員在場,實現全天候24 h實時監測,可測得大量的連續數據,并可提供任意時段報告。在特殊情況如極端天氣條件,也可穩定獲取有效的數據。當結構物出現異常時,系統能第一時間將預警信息以短信、郵件等方式通知相關管理人員。
在第三方監測的基礎上,施工單位依然要自行對進行基坑監測,并形成監測記錄。檢測單位要加強現場巡查,每日檢查基坑周邊的變形及沉降情況。
8 結束語
(1)深基坑工程施工前須嚴格按住建部令[2018]第37號及建辦質[2018]31號要求,對專項施工方案及監測方案進行專家論證。
(2)監理應做好現場程序管理、工序驗收以及子部分驗收,最終保證基坑穩定安全。
(3)土方開挖應堅持“分段支護,分層開挖”的原則。
《深基坑支護工程監理》來源:《建筑技術開發》,作者:肖耀軍
文章標題:深基坑支護工程監理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4652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