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1-02-11 17:00 熱度: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居住區景觀也經歷了長足的發展,從上世紀70、80年代開始的簡單綠化,功能為主,到90年代的注重差異化與鮮明主題的歐陸風,再到新世紀,景觀設計趨勢已回歸本土、回歸中式,探究符合國人生活方式與審美特色的主題園區-新中式主題居住區,近幾年也不斷涌現高品質的作品,如深圳的萬科第五園、北京清華坊、成都芙蓉古城等;新中式徽派主題居住區作為其中的一大類別,具有自身獨特的風格特點,文化底蘊豐厚、觀賞性強,成為別具一格的景觀文化體系;在沈陽地區,新中式徽派主題居住區卻是鳳毛麟角,本文將根據沈陽地區差異與徽派主題景觀特點相結合,探討可在沈陽地區實現的徽派主題文化景觀。
關鍵詞:主題居住區;新中式;徽派景觀;沈陽地區;實現性
1.新中式景觀概述:
新中式景觀作為一種景觀風格,來源于將中國傳統建筑景觀、風景園林的文化內涵和形體表達的結合,形成以創造圍合型空間為主體,利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同時經過現代手法演繹造景的一套景觀體系,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契合。
1.1新中式景觀的產生與發展:
新中式景觀的發生發展,與一個名詞息息相關--新地域主義,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巨大的發展,同時伴隨著出現的卻是環境與生態危機、文化內涵忘卻、精神信仰迷失,國人的居住環境設計與實踐也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期,但是這個發展的方向和過程是在不斷的挫折中曲折前進的,由早期模仿前蘇聯的規則式千篇一律的設計風格到90年代主題居住區的發展產生的歐歐陸風情,英式莊園,意式臺地,泰式等從世界各地生搬硬套的風格,無不讓人感到中國居住環境的大同小異與本土文化內涵和信仰層面的缺失,這里并不是否定國外設計風格及形式,而是一味的照搬不免讓國人對本土文化感到缺失與迷茫,認為古典文化等同于老套與破舊,但同時更重要的是設計師和決策者缺乏對中式景觀文化理論的研究和自信。
新世紀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國人收入和生活水平急速提高,中國與外界的交流越來越多,中國本土設計師在不斷交流中逐漸提高著自身的設計理念和水平,民族傳統居住文化在不斷的變革之中逐步找到了自己的靈魂,這種現象是新地域主義在中國的縮影,在中國開花落地的結果,其最大的體現就是出現了很多極具內涵的“新中式”主題居住區——以傳統景觀或建筑風格為依托,抽取代表性符號和文化精髓,利用現代手法(如材料、形體、細節處理等)表達進行演繹,表達傳統文化景觀內涵的一種景觀風格;如北京的“觀唐別墅”、上海的“九間堂”、成都的“芙蓉古城”、深圳萬科的“第五園”、沈陽的“格林生活坊”、“水調歌城”……這些帶有明顯“中式符號”的中國特色新中式主題居住區項目正以星火燎原之勢改變著設計潮流與趨勢?梢哉f“新中式”就是新地域主義在中國極其重要的一種表現形式。
1.2新中式景觀的特點:
1.2.1重其意而不重其形
新中式和復古式都是基于傳統建筑文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新中式可以說是一種重其意而不重其形的表達理念,主要的特點就是抽離傳統圖案或者符號加以演繹與提升來體現傳統文化內涵的精髓,并不是很在意傳統建筑和景觀的整體外型結構和瑣碎繁雜的細節構件,同時結合新材料、新技術,造型簡潔,語言純粹,。
1.2.2延續傳統景觀空間
傳統中式最重空間的表達以圍合空間為主體,開敞空間為輔,對比鮮明,有對應的景觀要素,新中式景觀不僅在文化內涵與中國傳統景觀一脈相承,更重要的體現在景觀空間的表達,緊緊抓住中國傳統居住空間行為習慣,居者在空間中的心理感受。
1.2.3現代生活方式的融合
新中式園林在沿襲傳統古典精粹的同時,更注重對現代生活價值的精雕細刻:同單純仿古園林景觀不同,新中式景觀著力提高居住的舒適度與觀賞度,在功能空間和觀賞空間的處理中,也吸納了更多現代生活流線的創新之筆,如健身空間、眺望空間、交流空間等,讓中式景觀以一種更自然、更現代、更具生命力的狀態出現。
1.2.4文化多樣,題材廣泛
新中式的提煉資源是很多種的,中國幅員廣闊,地域文化差異很大,同樣是新中式,各地也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多元化的融合是很重要的基礎。中國的地域文化特色決定其豐富的文化資源,其它可挖掘和發揚的新型地域主義風格建筑有江南園林風格、徽派園林風格、嶺南園林風格,川派風格,藏式傳統風格,嶺南傳統風格等。
2.徽派文化主題景觀的來源與主要特點
新中式徽派文化景觀是新中式景觀中的一類,他的發生發展與徽派文化息息相關,是以徽派景觀為源泉的。
1.1徽派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徽派文化起源于古徽州,位于安徽省南部,地處皖、浙、贛三省的交界處,環境優美,山水相依,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古時稱“三天子之都”,遠在六七千年前我國母系氏族社會的后期,人類就已經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山區勞動生息,創造出了輝煌的人類文明,無論在器物文化層面、制度文化層面,還是在精神文化層面,都有深厚的底蘊和杰出的創造。新安畫派、新安理學、徽派建筑、徽派雕刻、詩詞、經濟都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也為徽派景觀設計提供了現實依據。
2.2徽派景觀的主要特點
徽派景觀的主要特點是中國傳統景觀與特定的地域文化的融合:以“天人合一”為主導思想;以徽州文化內涵為基本內容;徽州自然風貌為背景,師法自然。以徽派建筑風格為基調。有的園林座落在庭院之中,與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筑渾然一體。有的園林雖然建筑不多,但點睛之處無不彰顯著徽派建筑的風韻。
3.徽派景觀的現代方式設計特點
基于對古徽州的理解,對徽派文化的研究,在新中式景觀設計中可以將徽派景觀的文化內涵利用一下幾個主要方面進行演繹和表達。
3.1景觀空間的現代演繹
在住區景觀設計中,功能定位、交通路線、空間需求是設計前提,是核心部分,而空間又是表達各種功能體系和視線的載體,是直接表達者,因此空間的大小,形狀,高差都直接影響使用者的需求與效果;张蓚鹘y景觀空間基本是從私家宅院之中衍生出來的,其民居多為三間、四合等格局的磚木結構樓房,平面有口、凹、H、日等幾種類型,因此新中式徽派景觀是以方形圍合空間為基礎設計的,這種空間效果強調圍合感,將人置身其中,產生停留、休息、觀賞等需求,景觀核心一般也布置在空間的中央或者重心上,產生聚焦,而觀賞者圍其而動,同時,取代傳統景觀設計中的圍墻就變成了植物、地形、以及景觀小品這些軟圍合,及增加了景觀空間的變化,也易于形成輾轉多變的復合型景觀空間,為步移景異提供了發揮空間。
3.2形體(形式)的抽象簡化
空間的內容和焦點主要利用各種硬質和軟質景觀元素填充,如鋪地、門、景墻、格柵、雕塑、樹池、椅、亭、廊等等,這些景觀要素可以最直接反應徽派景觀的文化內涵,反應人文特點,也是整個設計的靈魂,徽派建筑的典型特點是粉墻、黛瓦、馬頭墻,這三大特點就就為景觀設計提供了一個特點鮮明的依托;同時徽州豐富的文化資源也為景觀設計提供了素材,徽州的新安畫派、新安理學、詩詞歌賦,徽州的、照壁,磚雕,石雕,木雕,徽州的自然風光都是景觀的來源,將這些元素和文化內涵提取出來,加以符號化再藝術的表達出來,就是新中式徽派景觀的核心部分。,
3.3色彩傾向的表達
景觀中的色彩主要靠材質來表達,徽派景觀的主要色調就是灰、白二色,低調而內斂,映襯在綠色的背景下顯得清新而淡雅,新中式徽派景觀秉承這一色彩風格,以灰白為主色,但為了體現時代感,利用朱砂、黃、褐等偏暖的色調來是景觀感受產生一些變化,白色材料一般選用涂料來實現,而灰色主要采用面磚和花崗巖材質,黃色等就采用木質和涂料了,同時也應用一些現代感較強的同時比較自然地文化石、板巖、砂巖等材質,體現更多變化與組合。
3.4植物景觀的實現
徽派植物景觀與中國傳統植物造景一脈相承,講究師法自然,天人合一,因此在新中式徽派植物景觀的表達上,首先要體現徽州自然植物特色,如本地的油菜花田等,這些可以利用園林植物表達的景色,其次就是利用現代園林樹種來替換當地的主景樹,使空間自然過渡。
3.5水景的匹配
水是景觀設計中最靈動的元素,也是最能吸引人的部分,徽州的古村落依山臨水而建,充分利用水的特點,圍水布置景觀,隔岸觀視,將倒影與實體巧妙結合,如入夢境。在新中式的住宅設計中,水面面積一般不會較大,水景設計蜿蜒穿插與各個空間之中,即分隔了空間,也成為可主要的前景部分。
4.新中式徽派景觀在沈陽地區的應用
徽州地處中國南部,氣候溫和濕潤,而沈陽作為北方城市之一,與徽州氣候大相徑庭,在沈陽地區的主題居住區就面臨著表現效果和實現性問題。
4.1空間體系的實現
沈陽地區受光照和季風影響,北側冬季風較強,需要遮擋與屏蔽,南向日照較強,需要考慮遮陰,這就要求在設計以徽派空間為核心的景觀時,首先需要考慮北側盡量以實體的景墻等元素實現圍合,來屏蔽冬季強烈的西北風,而南側主要以高大喬木為主,在夏季形成陰影區,同時涼爽的東南風可以通過植物的降溫效果使在空間中的活動人群更加涼爽舒適;其次,北側的實體空間可以設計為主景,便于觀賞。
4.2文化景觀元素的實現
景觀元素的實現主要分為兩個主要方面一個是形體、一個是材質
新中式徽派景觀從徽派文化中抽象提取出主要元素加以組合,再演繹表達,以徽派的馬頭墻為例,在新中式設計中將馬頭墻進行簡化,只體現突起的層進式結構,不體現其細節,并且利用其與其他元素相結合,減少了施工難度;在材質方面,以景墻為例,徽派景觀講究純正,白墻黛瓦是其精髓,但由于沈陽地區的氣候條件限制,白色涂料墻體在冬季顯得更加冷清蒼白,而且養護管理成本也比較高,因此在景觀處理上利用面磚或者石材貼面來替代,但紋理比較純粹,簡潔,主要還是利用墻體的形體變化,如做鏤空、浮雕等,這樣既表達了文化需求,也提高了持久性,降低了養護成本。
4.3植物景觀
植物景觀是最能代表一個地區特色元素,如何利用本地植物替代徽派植物景觀,達到景觀效果,是重中之重,實現圍合型空間除了硬質部分,其他部分主要就是靠植物造景來實現。沈陽地區主要喬木品種分枝點較高,而下層植物品種較少,高度一般在600-800毫米高左右,難以滿足景觀需求,因此在設計中常用堆積地形和利用種植池增加植物高度的方式,即使空間產生變化,又達到景觀要求;北方地區秋季景觀是極具特色的,層林盡染的紅色和黃色,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在烘托景觀上也是一大特色。
4.4特色水景
水景的設計在滿足徽派景觀即被理念的情況下,主要難點就是冬季效果的設計,北方冬季寒冷漫長,每年有5-6個月的枯水期,只剩下無水的“容器”,在設計時要重點考慮水池的池壁和池底貼面圖案,硬質池底可以選用與徽派文化相關的抽象拼花,軟質池底可以利用黃石和卵石形成旱溪的效果,別有一番韻味。
參考文獻:
[1](丹麥)蓋爾編.交往與空間.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吳永發徐震徽州文化園規劃與建筑設計《建筑學報》2004年09期
[3]劉賓誼.姚雪艷以景觀創造價值-住區開發中的景觀規劃設計1999(9)
[4]居住小區公共綠地人性化景觀設計初探2004
文章標題:沈陽地區新中式徽派文化主題居住區景觀初探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705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