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建筑設計論文 發布日期:2011-05-11 17:37 熱度:
內容摘要:建筑風格是建筑體現的藝術特點,建筑的風格是在時代、民族、階級的前提下形成的,受建筑的思潮藝術流派的影響。通過對中國古典建筑風格與從審美心理、建筑技術發展以及二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出發的分析揭示了一定時期的精神特征及表現。分析了以先鋒姿態出現的建筑形式雛形是如何完成其自身發展、成熟終至衰敗的進程,力求探尋建筑風格形成過程中的一些內在影響因素和發展變化規律。
關鍵詞:建筑風格古典建筑文化精神審美心理建筑技術
一般影響城市建筑風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社會經濟技術發展的水平;二是地域自然地理條件;三是歷史文脈、傳統習俗和宗教信仰;四是時代功能的需求。可概括為歷史性、地方性、時代性和技術性。
建筑藝術的基本風格是歷史的產物,影響其形成的因素錯綜復雜,有社會政治、經濟的自上而下的制約因素,也有群體、個人獨特的生活經驗、自覺的美學追求自下而上的影響因素,甚至包括歷史的偶然性。下面從審美心理、建筑技術發展以及二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出發來探討其對建筑風格形成過程中的各個階段的影響作用。
一.中國傳統建筑特征分析:
歷史上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產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隨著這文化而興盛衰亡,世界上現存的文化中,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最古老、最長壽的,我們的建筑也同樣是最古老、最長壽的。既然所有的建筑都依附于它的文化,那么中國傳統建筑也體現了它所依附的文化特征和社會特征,有自己完整的指導思想體系、空間體系和構建體系。
1.中國傳統建筑設計的指導思想
傳統建筑的指導思想主要是從人的行為、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去使建筑生成。主要是在人、社會、自然三者相互和諧發展的指導思想下生成和發展的。
2.傳統建筑中的空間
中國的建筑空間的特點主要有二:
(1)空間的不定義性;
(2)空間的序列性和流動性。
中國的傳統建筑只營造空間而不定義功能。中國傳統建筑中的對空間功能定義的不定性,既有著很好的適應性與創造性,又很方便建造。是一種很成功的空間形態。
中國建筑不注重外表直觀的形象,而注重人在其中的序列安排。故宮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隨著道路穿過一道道大門,便會有一個個院落,使人一次次豁然開朗。中國傳統建筑的空間偏重于序列、整體。單體大都是很簡單的,且功能簡單、靈活。
3.傳統建筑的構建和營造
建構技術是現在的中國傳統建筑與世界差別最大的部分,古代中國的建構是很成功的,成功重要表現在建構的標準化和對材料性質的掌握。
從營造技術上看,中國傳統建筑構件和施工上都是系統和規范化的。首先是構件的標準化,構件的標準化,節省了建筑成本。然后就是空間的標準化,空間的標準化主要體現在一個間字上。所有的平面都是由間來組成,于是,在中國,歷代帝王、將相、諸侯的建筑都有明確的標準,標準化,是中國傳統建筑在營造方面的一個很大的進步。
二.中國建筑的文化精神:
中國建筑始終完整保留了體系的基本性格,每一次高潮的出現都相應地伴有國家的統一,長期的安定和文化的急劇交流等社會背景。
中國傳統建筑以漢族建筑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宮殿、壇廟、陵墓、寺觀、佛塔石窟、園林、衙署、民間公共建筑、景觀樓閣、王府、民居,長城、橋梁大致十五種類型,以及如牌坊、碑碣、華表等建筑小品。它們除了有前述基本共同的發展歷程以外,又有時代、地域和類型風格的不同。
基于中國長期的宗法社會土壤,中國建筑以宮殿和都城規劃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權至上的思想和嚴密的等級觀念,體現了古代中國占統治地位的政治倫理觀,而與歐洲、伊斯蘭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廟、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相比明顯不同。
中國的宗法倫理觀念,也影響及其他幾乎所有建筑類型,如祭祀自然神和先賢圣哲的準宗教建筑壇廟,特別重視“慎終追遠”是中國特有的建筑類型,以規模之隆重,氣氛之肅穆而令人矚目。中國建筑特別重視群體組合的美,群體組合常取中軸對稱的嚴謹構圖方式。但有些類型如園林,某些山林寺觀和某些民居則采用了自由式組合。不管哪種構圖方式,都十分重視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學性格的追求體現了中國人的民族審美習慣。
中國各少數民族建筑也都各具異采,大大豐富了中國建筑的整體風貌。藏族建筑非常富于特色:規模宏大、色彩鮮明、性格粗獷巨麗;維吾爾族以伊斯蘭教建筑成就最大,屬于世界伊斯蘭建筑體系:造型渾樸含韻、性格靜穆沉思,其民居也與漢族民居有顯著不同;傣族除富于特色的干闌式民居外,以嫵媚玲瓏的佛寺佛塔更具風韻;這些民族的建筑藝術作品,像閃現在天空的點點明星,與漢族建筑一起,共同組成為中華建筑的燦爛。
三.中國古代建筑的現代精神:
現代建筑突飛猛進的發展和變幻莫測的流行方向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互通與學習,還使得人們開始關注各種不同地域文化下的建筑特征。
中國古代建筑這個偉大的世界文化遺產以其獨樹一幟的建筑體系和數千年的頑強生命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者和建筑師的注意。在中國延續不斷的完整的文化體系的影響下,中國建筑像一條龍的圖騰一脈相承,積淀成了自己寶貴的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不難發現傳統中國建筑不論在意識還是形態中不乏我們所追尋的現代精神。
1.建筑的城市觀和整體觀
中國古代建筑大到一座宮殿、一條商業街,小到一幢住宅、一間小廟,都不單獨以單體的形式出現,表現出驚人的統一性和整體性。
北京的故宮是中國今日保留下來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在其近乎完美的軸線上,每一個宮殿和廣場都成為一序列建筑藝術的節點和高潮,它們并不作為一個單獨的建筑物置于城市中央,而是作為一個個獨立的有機體呈現出令人震撼的建筑集合。而整個故宮連同它的城墻和街道已經作為一個有機整體融入到整個城市的規劃中去了。而北京的四合院則是以院落為中心的圍合式布局的典型的代表。
2“人本”精神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宗教在中國的地位與作用絕不是至高無上的和支配性的。所以區別于西方的教堂,中國的房子是給“人”住的而不是給“神”住的。所以,首先從尺度上,中國傳統建筑體現出超前的“人本”意識。其次,在中國眾多的哲學體系中,節儉是通用的原則。此外,古代建筑形式也體出了中國人以人為本的科學精神。
文章標題:淺談城市建筑風格與特色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nzhusheji/883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