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墻體結構的驗算復核及分析
根據檢測評定結果,采用PKPM軟件對該結構加層后墻體抗震性能進行驗算。該地區的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計算結果表明加層后該房屋一層部分墻體抗力與效應之比小于1.0,得出抗壓強度及抗震性能不能較好滿足加層后的設計要求,如需加層,必須對不滿足加層設計要求的墻體進行加固處理。
3.1.3鋼筋混凝土構件的驗算復核及分析
根據檢測評定結果,對該教學樓加層后原混凝土構件(承重主梁、挑梁、封口梁及樓梯梁)的承載能力進行設計驗算,在設計驗算過程中采用荷載標準組合;驗算結果表明,3層~4層挑梁配筋及原3層兩側大梁、4層所有大梁的配筋均不能較好的滿足加層后的承載能力設計要求,必須進行加固處理后方能進行加層施工。
3.2加層加固設計方案的確定
根據3.1的驗算結果表明,原房屋結構設計有一定的安全儲備,在對承載力不滿足要求的墻體及大梁、挑梁進行加固之后,可在不改變原有房屋結構承重體系和平面布置的情況下對該教學樓進行加層改造。
3.2.1墻體的加固設計方案及分析
對抗震及抗壓不能滿足加層設計要求的墻體,目前可采用的加固方法主要有扶壁柱法加固磚墻、鋼筋網水泥漿法加固磚墻、增大截面法增大構造柱等方法。其中鋼筋網水泥漿法加固磚墻體的方法較為常用,該方法實際就是在原砌體構件表面做鋼筋砂漿面層形成組合磚砌體構件,用以提高構件的承載能力。本工程中也采用該方法來對承載能力不能滿足要求的墻體進行加固設計,如圖2所示。
3.2.2梁的加固設計方案及分析
對配筋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大梁及挑梁可采用增大截面法、粘鋼加固法及粘貼碳纖維布加固法進行加固處理。此三種方法均能較好地提高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承載能力,但考慮到本工程工期較緊,且碳纖維加固相對其他兩種加固方法具有施工方便,工效很高,加固完成后,基本上不改變構件的自重及體積,并且結構在以后的使用過程中無需再投入維護費用,使用壽命長等優勢。因此,在本工程中采用粘貼碳纖維布法對需加固的梁進行加固處理。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在挑梁的頂部大梁的底部和側面粘貼碳纖維布進行抗彎與抗剪加固,如圖3、圖4所示;對有細微裂縫(裂縫寬度小于2mm)大梁先將梁表面清除干凈,用環氧膠泥填縫后,再粘貼一道lOOmm寬碳纖維布。
4.結論及建議
1)在加層設計前必須對原結構的主要承重構件目前的實際強度進行檢測;
2)加層設計時需考慮加層部分對原結構的影響,及目前結構主要承重構件強度值,將結構進行整體驗算,對驗算滿足不了加層后使用要求的構件應采取相應的加固措施;
3)對建成已有一定年代建筑,如地基土層分布比較均勻,下部土體無軟弱下臥層,可適當考慮地基土承載能力的提高;
4)加層加固設計方案選取過程中,在滿足承載能力要求的基礎上,應盡量使用施工方便,工效很高,對原結構受力影響小的加固方法
【參考文獻】
[1]GB/T50344-2004,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s]。
[2]CECS78:96,磚混結構房屋加層技術規范[s]。
[3]袁海軍,姜紅.建筑結構檢測鑒定與加固手冊[M]。
[4]GB50367.2006.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s]。
[5]趙彤。謝劍.碳纖維布補強加固混凝土結構新技術(第一版)[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