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交通運輸論文 發布日期:2013-05-11 08:58 熱度:
本文選自國家級期刊《中華建設》,《中華建設》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辦的建設部核心期刊。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3-2316,國內統一刊號:CN42-1732/TU,國內郵發代號:38-307.《中華建設》的辦刊宗旨:依托建設領域高層權威信息背景,旨在做好政府領導決策的重要參謀;成為政策理論探討的前沿陣地,積極探索和引導建設事業發展方向和改革實踐;提供重大事件權威報道,深度闡釋焦點話題,縱深調查熱點事件,努力追求權威性、建設性、實用性和可讀性風格;努力做大媒介傳播平臺,真誠為建設企事業單位服務,為中國建設事業和城市化發展服務,為廣大讀者開啟一個探求知識的窗口。
摘要:本文以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簡稱“晉中南鐵路”)洪洞地區線路選線設計為例,從洪洞地區的地形特點和鐵路運輸需求方面闡述選線思路,希望通過本文,對今后類似鐵路經過城市周邊地區,選擇技術、經濟和諧統一的線路方案提供借鑒。
關鍵詞:鐵路選線,晉中南,洪洞地區
引言
晉中南鐵路西起山西省興縣瓦塘鎮、東至山東省日照港,橫貫晉、豫、魯三省,全長1259.57Km;是應國家能源建設戰略、山西煤炭基地有序開發要求,以重載標準修建的大能力鐵路運輸通道,在通過山西省洪洞地區時,結合地形,本文對城市周邊鐵路選線進行探討。
一、沿線自然特征
晉中南鐵路于洪洞地區走行于臨汾盆地沖洪積平原及邊緣丘陵區.臨汾盆地包括邊緣丘陵區及汾河沖洪積平原區。邊緣丘陵區是山地向高平原區的過渡地帶,該區東鄰汾河河谷,西側多以斷層崖與呂梁山地相連,向東過渡為沖洪積傾斜高平原區;汾河沖洪積平原區地勢開闊平坦,海拔400~500m之間,主要不良地質為壓煤與采空、滑坡與順層、巖溶、地震液化及有害氣體等。
二、洪洞縣概況
洪洞地處山西省南部,臨汾市東北部,汾河東岸,臨汾盆地北端,人口73萬,經濟發達,社會和諧,西側呂梁山段為龍子祠泉域保護區,東側為霍州泉域保護區;境內分布有大槐樹、廣勝寺等著名的人文名勝。
洪洞縣交通方便,既有南同蒲鐵路縱貫南北,是對外交通的大動脈,始建于1933年,1987年~1989年對榆次至候馬段進行了復線改造,2004年將部分車站到發線有效長度延長至1050m。。擬建的大西客運專線從地區汾河西側通過,設洪洞西站,是該地區的主要客運站。晉中南鐵路擬在該地區東西向通過,并設洪洞北站,是該地區的主要貨物站之一。上述兩線建設完成后,洪洞地區將形成大西客專和南同蒲縱貫南北,晉中南鐵路橫貫東西的“十”字鐵路地區格局。
三、晉中南鐵路概況
研究年度晉中南通道與侯月、石太、邯長一起構成山西中南部地區煤炭外運主骨架,故晉中南鐵路的功能定位為以煤炭為主的大能力貨運通道,設計標準為重載電氣化雙線鐵路。
四、線路方案初步研究
由上述地形特征可知,洪洞位于臨汾盆地,汾河由北至南而下,總的的地勢北高南低,東西兩側均為山區,因洪洞縣人文資源古老獨特,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故線路選線應首先注重環保因素,繞避自然、歷史文化保護區,然后根據鐵路運輸需求、設計標準,結合地形條件開展線路方案研究。
晉中南鐵路在本地區車流以貨車為主,客車均為通過車,地區內洪洞站主要承擔南同蒲本線列車通過作業和南同蒲線本線及發往山西中南部通道的始發終到車作業;洪洞北站主要承擔本線列車通過作業和南同蒲線發往本線部分5000噸列車的組合分解作業,故如何疏解本線和南同蒲線客貨交流也是方案設計中的一個要點。
晉中南鐵路在洪洞縣境內的走向主要研究了三個方案:洪洞北并辛堡站方案,洪洞北直通方案,洪洞南直通方案。
方案示意圖如下:
(1)洪洞北并辛堡站方案
本線自比較起點張家村(CK329+500)起,向東于石板村北附近跨汾河及大運高速公路后,正線雙線外包引入南同蒲線辛堡站(新設)。出辛堡站后,為運輸需要,于南秦村附近設置洪洞北站(高程480m);此后線路基本沿洪洞縣的廣勝寺鎮西側邊緣通過,降低對規劃風景區的影響;線位繼續向南、向東順洪安澗河至古縣站。
該方案對既有南同蒲鐵路線進行改建,洪洞站到發線延長1050m,同時修建東南聯絡線,分別中穿引入洪洞北站和南同蒲線上的既有洪洞站,南同蒲線洪洞站相應改建。
該方案正線長度47.214km,其中橋梁工程19.970km,隧道工程1.465km,橋隧比例45.4%,工程投資33.5億元;相關工程線路長度29.957km(單線),工程投資為4.8億元,總投資合計38.3億元。
(2)洪洞北直通方案
為盡量抬高洪洞站位標高,縮短線路展線長度,減少對南同蒲鐵路影響,故研究直通方案。線路自比較起點跨汾河、大運高速和南同蒲鐵路,在馬頭和陳家莊村之間設洪洞北站(高程505m左右),后沿山邊,順洪安澗河至古縣站。
為滿足山西中南部鐵路與南同蒲鐵路的貨物交流,本方案需修建東北聯絡線、東南聯絡線、西南聯絡線。其中東北聯絡線為雙線,外包引入南同蒲線上的趙城站;東南聯絡線為單線,中穿引入洪洞站;西南聯絡線為單線,平切引入洪洞站和北辛堡線路所,南同蒲線洪洞、趙城站相應改建。
該方案區間線路同洪洞北并辛堡站方案,正線長度41.951km,其中橋梁工程23.453km,隧道工程1.805km,橋隧比例60.2%,工程投資35.6億元;相關工程線路長度47.289km(單線),工程投資為11.5億元,總投資合計47.1億元。
(3)洪洞南直通方案
線路自比較起點張家村東(CIK329+500)起,向東南在龍馬鄉附近跨大運高速公路和大西客專,為抬高洪洞南站標高,線路跨南同蒲鐵路,于秦堡村附近設洪洞南站(標高480m),出站后線位展線沿河至比較終點。
為滿足山西中南部鐵路與南同蒲鐵路的貨物交流,本方案需修建東北聯絡線、東南聯絡線、西南聯絡線。其中東北聯絡線為雙線,外包引入南同蒲線上的洪洞站;東南聯絡線為單線,中穿引入甘亭站;西南聯絡線為單線,平切引入甘亭站和南營線路所。南同蒲線洪洞站、甘亭站相應改建。
該方案正線長度47.214km,其中橋梁工程15.847km,橋梁比例33.6%,工程投資35.2億元;相關聯絡線長度為45.545km(單線),工程投資8.3元。總投資合計43.5億元。
(4)優缺點分析及推薦意見
三個方案優缺點分析:
從對地方影響方面的影響來分析:
1)對廣勝寺和霍州泉域的影響:洪洞北直通方案最接近泉域范圍,距霍州泉域核心區仍為4km,穿越廣勝寺鎮范圍;而洪洞北并辛堡站方案走行在廣勝寺鎮邊緣,遠離霍州核心區為7km左右。故兩方案對此基本無影響,且并辛堡站方案更優。
2)從鐵路用地角度分析:南方案區間和樞紐占地達到5632畝,較洪洞北并站方案4305畝多占地1327畝,占地較多,拆遷較大。
從鐵路選線宏觀方面分析:洪洞地區地處洼地(440~460m),為節省工程投資,盡量縮短兩端線路運營長度,洪洞北(南)站站位標高越高,兩端的引線應越短,工程投資應越省。故洪洞北高南低、東西環山的地勢決定了線路越往北鐵路越有利。
從煤礦采空區對線路影響方面分析:北方案避開了萬安煤礦的影響,走行在煤礦的外緣。此方面南、北方案相當。
從工程方面分析:
1)工程實施難易度:因洪洞南站標高較洪洞站標高高30m,故南方案需在汾河橋上出線路所,技術實施難度較大。
2)工程投資:
洪洞北并辛堡站方案正線線路長47.214km,相關工程線路長度29.957km(單線),總投資合計38.3億元;
洪洞北直通方案正線長度41.951km,相關聯絡線長度47.289km(單線),總投資合計47.1億元。
洪洞南直通方案正線長度47.214km,相關聯絡線長度45.545km(單線),工程投資合計43.5億元。
故從工程投資來分析,洪洞北并辛堡站方案工程投資最省,分別比北、南直通方案節省8.8億元及5.2億元,節省顯著。
綜合以上分析:北(并站)方案具有工程投資省,占用耕地少,走行廣勝寺鎮邊緣,對風景區影響很小的優點,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故推薦采用洪洞北并辛堡站方案。
通過上述對晉中南鐵路通過洪洞地區線路方案描述,在城市周邊選線應首先注重對城市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影響,然后依據地形及其他平縱控制因素,充分研究必選有價值的技術方案,才能選定合理線路走向。希望本文能對類似條件下線路選線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GB50090-2006,鐵路線路設計規范[S]
[2]趙清為等.鐵路工程設計技術手冊線路[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4.
[3]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預可行性研究[R],天津: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09
[4]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可行性研究[R],天津: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09
[5]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初步設計線路篇文件[R],天津: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09
文章標題:交通運輸論文鐵路建設方向論文范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otongyunshu/1720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