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电影网_久久久久久电影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_天堂福利影院_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久久

交通運輸論文公路施工方向論文范文

所屬欄目:交通運輸論文 發布日期:2013-06-22 09:21 熱度:

  本文選自《湖北理工學院學報》,湖北理工學院學報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 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湖北理工學院學報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 目設置,湖北理工學院學報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湖北理工學院學報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摘要:本文通過共和至玉樹公路鄂拉山隧道出口段施工,對凍融交替帶的地質情況進行了闡述,介紹了高原凍土地段偏壓隧道洞口施工技術,詳細介紹了凍土地段偏壓隧道處理方法。

  關鍵詞:公路隧道,洞口,施工技術

  1、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公路建設向高原發展,以前沒有公路穿越的凍土地段也有公路隧道開始施工,本文介紹的共和至玉樹公路鄂拉山隧道就是我國第一條高原多年凍土地段公路隧道。

  在高原修建隧道最早出現在青藏鐵路風火山隧道,但公路隧道在高原修建還是第一次,通過我們的施工,給以后公路隧道施工提供經驗。

  凍土是溫度低于0℃含有冰的特殊土體,包括凍結土壤、凍結碎石土、凍結巖體,由于凍土的特殊性質,隧道穿越凍土地段工程措施主要保護凍土環境不被破壞。

  隧道洞口地段大多處于淺埋地段,圍巖破碎,穩定性差,變形大,易崩塌,特別是處于凍土地段,由于隧道施工,破壞了凍土的溫度平衡,使凍土融化,圍巖更加不穩定,施工難度增大,更加容易崩塌。

  2、工程概況

  我單位施工的共和至玉樹公路GYI-SGA6合同段工程,標段起點K303+500,終點K320+000,線路全長16.5公里。位于青海省藏南自治州興海縣溫泉鄉,其中鄂拉山隧道屬于標段重點和控制性工程,隧道采用分離式,左幅出口段起訖樁號K303+500~K305+655長度2135m,右幅出口段起訖樁號YK303+500~YK305+566長度2050m,隧道底面平均海拔高達4320m。

  鄂拉山區屬于冰緣及構造侵蝕中高山,海拔最高高程4780m,隧道穿越鄂拉山段海拔介于4300~4700m,高差400m。山頂地段為多年凍土的疙瘩狀草沼極發育,地表有大量的積水坑、槽,還有熱融湖塘、熱融洼地、凍脹丘等冰緣地貌較發育。氣候為高原大陸性半干旱,其特點為冬季氣候寒冷漫長,多風雪,易成雪災;夏季氣候涼爽短促,雨水較充足;四季不分明,晝夜溫差大,空氣稀薄,氣壓低,含氧量少,日照充足,地下水豐富。年平均氣溫-4.2℃,極端最高氣溫26.6℃,極端最低氣溫-48.1℃。地層巖性主要為凝灰巖、安山巖、變砂巖。巖體受斷層構造作用強烈,節理裂隙很發育,擠壓破碎帶發育,巖體呈碎塊及碎粒狀,軟化及腐變現象嚴重,巖芯為碎粒狀,基巖裂隙水發育,圍巖穩定性差。

  隧道呈南北走向,在隧道左側有一條季節性水溝,使隧道距出口300m范圍內出現偏壓,在隧道出口80m左右有一鼻梁狀山體,山脊和隧道中線基本70°夾角,坡度40°~70°,局部80°,最高差100m,在80~300m山體坡度15°~35°,坡度相對較緩。

  隧道出口段地質較破碎,沖溝發育,坡面起伏較大,主要為坡殘積、坡洪積、冰水堆積物。

  3、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凍土地段隧道施工的要點就是保護圍巖,盡量保護凍土不解凍,維持圍巖自身的承載力。不同于普通隧道施工,凍土地段隧道采用低溫早強鋼纖維噴射砼和雙層襯砌砼加保溫板來保持凍土不受外界溫度的影響。

  我單位施工的是隧道的出口段,采用從出口單口掘進。隧道洞口地段處于ⅴ級圍巖偏壓地段,設計施工方案采用長度40mΦ108mm大管棚進洞,三臺階七步法或CRD法開挖,初期支護采用低溫鋼纖維噴射砼和間距0.5m22工字鋼,襯砌砼采用兩層C35砼,第一層厚度20cm,第二層厚度30cm,兩層之間設土工布、防水板和5cm保溫板。

  3.1洞口拉槽

  2011年7月中旬設計圖紙到位,按照“早進洞,晚出洞”的施工原則,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洞口開始拉槽,按1:1.5坡度施工臨時邊仰坡,邊仰坡采用錨網噴防護;長度3.5mΦ22砂漿錨桿間距1.2m,梅花形布置;Φ8鋼筋網間距20cm,鋼筋網焊接錨桿上;C20噴射砼厚度15cm。在邊仰坡頂10m范圍內施工截水溝,使洞頂雨水不能直接流入洞口。洞頂地表進行夯實,減少雨水下滲。

  3.2管棚施工

  2011年8月1日開始施工導向墻,導向墻采用C20砼,截面尺寸1×2m,長度為拱頂140度范圍,導向墻內設4榀Ⅰ18a工字鋼,鋼架外緣設直徑127mm壁厚4mm長度2m導向鋼管。導向墻模板采用組合鋼模,模板底部采用三道Ⅰ18a工字鋼支撐。導向墻在預留沉降量基礎上根據地質情況適當抬高,防止因導向墻和管棚沉降,初期支護侵界。預留沉降量20cm,抬高15cm,比開挖外輪廓線高35cm。

  大管棚是一種超前支護方式,它對前方土體進行了預注漿固結,又可以起到棚架作用。5月20日開始大管棚施工,大管棚采用外徑108mm壁厚6mm長度30m熱軋無縫鋼管,鋼管接頭采用絲扣連接,鋼管上鉆Φ16mm注漿孔,孔間距15cm,梅花形布置,鋼管頭預留1m止漿段,鋼管內設置鋼筋籠提高鋼管抗彎能力。鋼筋籠采用四根Φ18mm鋼筋和節長5cm外徑42mm間距1.5m固定環組成。管棚采用Φ130mm潛孔鉆干鉆,成孔后,盡快插入鋼管。壓漿采用1:1水泥漿,可以分次進行,但終壓壓力必須達到2MPa。

  2011年8月10在右幅隧道管棚鉆進過程中,圍巖裂隙水大量涌出,緊接著13日山體發生多處開裂和下沉,并伴有明顯的水平位移,山體發生裂縫并有加劇的趨勢,局部和整體滑塌的可能性極大。采取對仰坡進一步刷坡,由原來一面坡,減載形成兩面坡,在洞頂8m設3m平臺,恢復了管棚施工。

  3.3暗洞開挖

  2011年9月1日正式進洞,綜合這幾種施工方法,我們采用CRD法進行洞口施工,雖然施工進度慢,但施工相對安全,2天進度為3榀1.2m。

  CRD法施工首先開挖上部導坑左側,設置臨時中隔壁和仰拱;其次開挖中導坑左側,再次開挖上部導坑右側,接著開挖中部導坑右側,最后開挖下部導坑左側和右側。各部間距2~3m,為了盡快使初期支護封閉成環,施工中,我們在學習CRD法工法的基礎上,對工序進行來了改進,盡量減小各部的間距,下部導坑左、右側盡量跳槽開挖,使鋼拱架盡早封閉成環,減少拱頂沉降。

  施工前在洞頂、導向墻設觀測樁,進洞后每5m設監控量測點,每天觀測拱頂沉降量、邊墻收斂值,根據監控量測數據,及時指導施工。

  3.4初期支護

  初期支護由噴射砼、錨桿、鋼架組成聯合支護體系。噴射砼能及時有效防止開挖巖面的松散、離層和掉落,和圍巖共同受力;錨桿可以將周邊一定范圍內的圍巖加固,承擔外層圍巖傳來的荷載;鋼架剛度大,可以盡快承受圍巖壓力,是噴射砼的支撐,和錨桿、噴射砼共同發揮作用。

  低溫早強鋼纖維砼是一種摻加低溫早強劑、鋼纖維的噴射砼,可以阻止洞內空氣和圍巖之間熱交換,防止圍巖風化及融化,及時維護圍巖的自穩能力。

  噴射砼采用C25低溫早強鋼纖維砼,厚度35cm,施工采用濕噴工藝。系統錨桿采用Φ25中空注漿錨桿。鋼架采用Ⅰ20a工字鋼,鋼架之間采用螺栓連接,每個施工臺階鋼架腳打入二根Φ42鎖腳錨管。

  3.5二次襯砌施工

  二次襯砌采用雙層結構,第一層靠近初期支護噴射砼,采用C30低溫早強砼,厚度20cm;第二層襯砌采用C45鋼筋砼,厚度50cm;在第一層和第二層襯砌砼間設防水和保溫層。

  襯砌施工模板采用加工的襯砌臺車,砼在拌合站集中拌合,罐車運輸,輸送泵入模。

  3.6防水和保溫層施工

  防水和保溫層采用400g/m2無紡土工布+防水板+5cm聚氨酯隔熱板+400g/m2無紡土工布。

  第一層土工布采用射釘法施工,防水板采用粘結法施工,隔熱板+土工布采用Φ12mm的光園鋼筋骨架固定施工。

  4、卸載反壓及注漿加固

  從施工開始到2012年3月施工進度僅60m左右,而且一直處于處理變形和沉降中,在2012年4月10日發現順隧道方向沿山體出現5條裂縫,裂縫最大寬度20cm,隧道內多處出現收斂明顯,鼓狀突出,鼻梁狀山體有滑移動向,施工停止。

  經過幾方協商,提出集中處理方案,一是山體卸載加抗滑樁;二是山體卸載反壓加洞頂注漿;三是改線。

  山體卸載加抗滑樁施工安全,但施工周期長,需半年時間,影響總工期。改線施工快,但鄂拉山出口地段地質較破碎,沖溝發育,坡面起伏較大,主要為坡殘積、坡洪積、冰水堆積物,難以選擇合適位置。綜合各種因素,最后選擇卸載反壓加注漿,此方法施工安全,施工工期需3個月。

  卸載前對洞內已施工的60m左右洞身未襯砌的30m,進行加固,防止變形增大,出現險情。

  在K305+400~+620段隧道左線右側山體上進行刷方減載,刷方后形成自左線中心線至山側長30~120m長的坡率為1:10的緩坡平臺,平臺靠山側按1:1.5進行放坡,每級坡高10m,各級邊坡間設置2m寬的平臺,自緩坡平臺起最高形成六級邊坡,高約55m。在K305+400~+620段隧道左線右側山體上進行刷方減載,刷方后形成自左線中心線至山側長30~120m長的坡率為1:10的緩坡平臺,平臺靠山側按1:1.5進行放坡,每級坡高10m,各級邊坡間設置2m寬的平臺,自緩坡平臺起最高形成六級邊坡,高約54.4m。

  將以上棄方堆填于K305+380~+620段隧道左線上方自然溝及左側坡體上,自隧道左線中心線左側15m處填方平臺寬110m,平臺左側放1:2.5的坡至原地面。填方應自溝口逐步向上填筑。K305+340~+380段將隧道頂部自然溝填平。自K305+600沿隧道方向按1:1.5放坡至溝口擋土墻頂。當沿路線走向或原自然溝方向地面橫坡陡于1:5時,原地面必須開挖成臺階形,臺階寬度不小于2.0m,臺階頂面成4%的內傾斜坡,填筑時由最底臺階填起,并分層夯實,填方壓實度不小于90%。

  自K305+330將原自然溝改至左側山梁外引出,溝底寬4m,高2.5m,溝身厚60cm,采用C30混凝土現場澆筑,改溝頂面應保證低于原地面不小于30cm以便地表水順利匯入。改溝總長280m。

  地表注漿加固的區段為:K305+470~K305+540,長,共70m。注漿范圍在隧道拱頂以上6米往下和仰拱下2米以上,共19米的壓漿范圍。注漿順序為:由出口向進口方向按順序進行,注漿時先外圍后內部,并采取同排隔孔錯開的注漿方式。孔位按梅花形布置,孔距1.5m,采用雙液注漿,既1:1的水泥漿摻5%的水玻璃,注漿壓力0.5~1MPa,鉆孔平均深度35m。

  鉆孔采用鉆神SLZ-90潛孔鉆,注漿機采用3SN-A雙液注漿機,到7月15日卸載反壓及注漿加固全部完成,進入正洞施工,現在已施工200m左右,襯砌150m,施工已正常進行。

  6、施工總結

  通過鄂拉山隧道洞口施工,我們總結下面幾點應注意的事項

  6.1隧道洞口地段施工,應多觀察,勤量測,對洞內變形應全方位分析,在考慮洞內初期支護情況下,注意洞頂山體的變化。

  6.2隧道洞口選線時,應盡量避開偏壓地段,如不能避免,應在設計階段考慮預防措施。

  6.3高原多年凍土地段隧道洞口,不同于多年凍土地段,處于凍融交替地段,地質情況更加復雜,為圍巖更加不穩定。

  6.4高原多年凍土地段隧道洞身施工各項工序應緊密銜接,及時封閉圍巖,二襯應緊跟。

文章標題:交通運輸論文公路施工方向論文范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otongyunshu/17616.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 国产成人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亚洲第一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 日韩字幕 | 毛片一级片 |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 欧美日韩成人网 | 色吊丝在线 | 成人自拍视频网站 | 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片网站 | 成人依人 | 日韩在线精品 | 色天天综合 | 色资源在线 |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1区2区3区 日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日本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第一天堂无码专区 | 偷拍自拍网站 | 久久69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越南 | 紧缚调教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 久久狠狠| h视频在线免费 | 黄色免费av |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视频三区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 |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久 | 51ⅴ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 91久久综合 |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