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交通運輸論文 發布日期:2013-09-11 10:00 熱度:
交通運輸論文發表期刊推薦《湖北理工學院學報》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 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湖北理工學院學報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 目設置,湖北理工學院學報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湖北理工學院學報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公路橋梁建設正在高速發展。而橋梁工程質量一直是道路交通建設中的重要問題。作者對橋梁施工的材料及幾種施工方法進行了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橋梁施工,鋼筋籠定位,通氣孔預留
前言
橋梁是公路的紐帶,其功能好壞直接影響整條線路的暢通。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經濟實力和交通事業的發展,大跨度橋梁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各類橋梁日新月異,譜寫了橋梁建設史新的篇章。
一、橋梁施工材料分析
1.1混凝土
從我國已建成的預應力混凝土橋梁來看,大多都采用C40-C50混凝土,進而采用減水劑等添加劑制備塑性混凝土,并發展了泵送混凝土工藝。隨著橋梁跨度的增加,為減少橋梁結構的自重,混凝土逐漸向高強、輕質方向發展。作為混凝土的改性材料,微硅粉高強混凝土具有易澆注,整體密實,長期穩定及強度高等特點,可提高建筑的內在質量,在橋梁建筑市場上具有極大的推廣應用價值。混凝土將繼續朝高強、高性能方向發展,免振混凝土、密筋混凝土可能在結構中試用。
1.2鋼材
橋梁上使用的預應力鋼材一直在朝著高強度,低松弛,大直徑的方向發展。目前使用的預應力鋼材主要有高強鋼絲,鋼絞線及高強度粗鋼筋三大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我國的預應力鋼材的性能比國際上落后較多;在80年代后期,國內開始生產1860MPa的低松弛預應力鋼絞線,加上與其配套的大噸位預應力錨具和張拉設備的研制成功,C50與C60混凝土的應用,使得預應力連續梁橋結構輕型化,跨越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近年來,材料強度有所增加,但在某些情況下,強度的增加是以降低材料的延性與韌性為代價的,而且強度較高的預應力鋼材,有時會增加氫的應力腐蝕的危險,這些不利的特性應予以重視。
1.3預應力鋼束
大噸位預應力鋼束的采用大大簡化了后張拉工藝。對于采用懸澆施工的橋梁,每一循環預應力束數可大大減少,且通過預應力束平彎使錨點位置在斷面上的布置固定,大大節省了穿束、張拉、壓漿等工序所用的時間,從而加快施工進度。另外采用大噸位預應力束,布束容易,經合理選擇后可以做到因不易布束而加大結構尺寸,造成材料浪費,可減少繁雜的錨固齒塊,便于簡化模板,加快工期。無粘結預應力筋是指帶潤滑防銹涂層的后張預應力筋,施工時這種預應力筋可以和普通鋼筋一樣直接安裝在模板中。無粘結預應力筋無需預留孔道,后期穿束,壓漿等工序并可節省材料,加快施工進度。因此具有施工簡便,施工效率高等優點。但其強度和剛度與相應的有粘結預應力筋相比稍低。從耐久性能看,應對其防銹及認真處理錨具封端。有粘結預應力筋,由于壓漿工藝問題也存在耐久性問題,預應力管道壓漿往往存在壓漿不滿或不密實等問題,由此可能導致的預應力筋銹蝕問題不容忽視。
1.4其他新型材料以及各種材料結合應用
新型材料如纖維增強塑料,具有在各種環境下具有耐久和抗腐蝕的特性,重量輕,高強度和無磁性等優點,過去主要用于航天和航空工業,現已進入建筑工業;預應力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的結合,預應力混凝土與纖維混凝土的結合以及其它材料的結合;無粘結預應力筋其自身的優點將會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大跨徑橋梁上的應用正日益增加,但關于其強度和耐久性問題仍然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究,不斷完善。
二、橋梁施工的新方法
2.1將鋼筋籠定位筋制成輪狀
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鉆孔樁的鋼筋籠定位筋通常制成半環形,俗稱鋼筋籠“耳朵”,一邊一個均勻焊接在籠子兩側的主筋上,用以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這種傳統工藝技術的缺點表現在:定位筋的位置不占有優勢,位于鋼筋籠外部,這樣一方面,在下鋼筋籠的過程中容易對孔壁造成劃痕;另一方面,當孔為軟土土質時,定位筋容易陷入孔壁內,從而極大地阻礙了鋼筋籠的操作秩序,嚴重情況會造成坍孔。鑒于上述情況的出現,需要對定位筋的制作方式進行一定程度的變換,將定位筋制成輪狀形狀,從而將滑動摩擦力變為滾動摩擦力,提高了鋼筋籠的吊放效率。
具體制作過程:首先按照標準的尺碼預制一些混凝土空心輪,輪子制成后,在兩個輪子中間串一根Φ16的光圓鋼筋作中心,然后用Φ6的Ⅰ級鋼筋或小鋼片彎成兩個U形環,并且用U形環套住混凝土輪,開口兩端與中軸鋼筋焊在一起,然后將中軸鋼筋焊在鋼筋籠主筋上,U形環面向鋼筋籠中心,這樣輪狀的定位筋就制成了。
2.2混凝土墊塊巧制作
為了保證制作好的鋼筋骨架與模板之間的保護層厚度,需要使用小型混凝土墊塊。由于在澆筑環節,墊塊與模板是連在一起的,因此混凝土漿無法進入,從而會導致在墊塊邊界處出現氣泡。另外,墊塊與模板之間,如果混凝土層過薄,會出現混凝土脫落現象。鑒于上述情況的出現,可以通過改變墊塊形狀的方法來進行解決。具體的方法和步驟如下:
第一種方法:步驟一,制作墊塊模具,有三腳支撐;步驟二,在模具內澆筑型號相匹配的混凝土;步驟三,混凝土成型后,取走模具,三腳墊塊制作成功;步驟四,用電鉆在模板上鉆0.5cm洞孔,并涂上油漆,支禮模板;步驟五,將墊塊插入到洞孔內,這樣就形成了凹形空間,能夠保證混凝土漿的進入了。
第二種方法:步驟一,將一段直徑為3cm的塑料管由中心劈開,形成對稱圖形;步驟二,將半圓柱平均分成多段3cm長的塑料片;步驟三,在小半圓柱內澆筑混凝土,形成半圓柱型墊塊;步驟四,將墊塊固定在鋼筋架上;步驟五,向V型區域內注入混凝土漿。
2.3梁板底模制備的新方法
梁板底模是在模板上打上低標號混凝土,并在底模上制作鋼筋骨架,澆筑混凝土。但是,在施工過程中,底模會粘在梁板上,從而造成通氣孔堵塞、梁板漏水的現象,從而降低梁板的使用年限。針對上述情況,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和步驟進行工藝改良,具體方法和步驟如下所示:
第一種方法:適用范圍為板數量較多、結構形式單一,并且統一在一個制梁廠預制。具體的步驟:步驟一,打部分底模,在打好的底模頂用水磨石機磨一小層成本比較低的水磨石鑲面;步驟二,澆筑后的梁板混凝土達到標準硬度后,支起梁板,移至別處;步驟三,在空出的底模上重新澆注其它梁板。這種方法的優勢:板底光滑,能夠很好的實現成本控制和資源的重復使用。
第二種方法:包鐵皮的木模板作底模的方法。其適用于梁板較少的情況。具體的步驟:步驟一,進行預制場的地基夯實工作;步驟二,依照比例進行溝渠的挖設,并將木棱埋入溝內,并預留預拱度,在木棱上鋪好模板;步驟三,在模板上包標準厚度的鐵皮;步驟四,模板底用斜支撐錨固;步驟五,將模板裁制成需要的尺寸;步驟六,澆筑梁板。
第三種方法:塑料板做底模。具體步驟為:步驟一,在打好的底模頂部鋪一層標準厚度的塑料板;步驟二,支立模板,卡住塑料板;步驟三,在塑料板上澆筑混凝土。
2.4梁板通氣孔的預留
梁板通氣孔的制作過程選用的工藝技術為,采用整體澆筑的方法進行梁板澆筑,待混凝土的強度達到施工標準后,根據實際需求,用風鉆進行打孔。這種傳統模式下的工藝技術方法復雜,而且處理不當會破壞模板的整體性能。另外,這種工藝模式制作出的通氣孔規范性較差,存在著形狀不規則、間距不合理、實用性低下的問題。
鑒于上述情況,可以對整個工藝程序進行有效的改良。具體步驟為:步驟一,在梁板底模上預埋幾根長15cm的鋼筋,鋼筋間距參照通氣孔的設計位置;步驟二,在每根鋼筋上套一個內徑3cm左右的圓柱形塑料管,管高稍超過底板厚;步驟三,待梁板澆注完成后,吊離底模,塑料管即留在了梁里,從而在管口處形成標準的通氣孔。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現如今橋梁的設計、結構選型對經濟和工期的影響也越來越顯著,因此我們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技術和方法在實踐中積極研究和推廣先進的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不斷的完善和發展這些施工方法。
參考文獻
[1]雷俊卿.橋梁懸臂施工與設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顧文元.懸臂法施工技術與研究初探[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10]
[3]張繼堯.王昌將.懸臂澆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橋梁[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01).
文章標題:交通運輸論文發表之橋梁的施工材料與方法分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otongyunshu/1865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