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交通運輸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30 15:27 熱度:
摘要:文中介紹了河池至南寧公路邊坡生態防護的設計理念、邊坡綠化品種的選擇以及采用的主要生態防護形式,為合理選擇生態防護模式提供更多的思路。
關鍵詞:邊坡,生態防護,公路
前言
隨著國家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計劃的出臺,我區高速公路建設迎來飛速發展的新機遇,但同時也給生態環境保護帶來了極大的考驗,如何遵循生態規律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恢復高速公路沿線自然生態環境,是需要我們每一位公路人不斷思考、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論題。下面結合廣西河池(水任)至南寧公路建設項目,重點探討一下生態防護在公路建設中的運用。
1邊坡生態防護的定義
邊坡生態防護即邊坡植被,主要是靠植物根莖與土壤間的附著力以及根莖間的互相纏繞來達到加固邊坡、提高坡表抗沖刷的能力。邊坡生態防護不僅可以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而且還可以凈化空氣,保護生態,美化環境,保證行車安全,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在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的今天,生態防護已成了公路邊坡防護的一種趨勢,代表著邊坡防護的發展方向。
2生態防護在河池至南寧工程建設中的應用
2.1工程概況
河池(水任)至南寧公路全長236.76km,分段采用不同的技術標準修建,其中河池至大興采用山嶺重丘區二級公路標準,大興至都安采用平原微丘區二級公路標準,都安至南寧采用平原微丘區高速公路標準。
路線起于云貴高原東南邊緣,主要表現為低水丘陵地貌,局部為峰叢谷地地貌,終于南寧~蘇圩盆地,表現為微丘區地形。路段處于北回歸線以北,屬中亞熱帶濕潤季節氣候,全年氣候溫和,夏季濕熱,幾乎全年為無霜期,雨量充沛。沿線所經地區植被、土壤條件、地形地貌、海拔高度、環境狀況等有所不同,邊坡條件復雜多樣。
2.2生態防護的規劃設計要點
整體性:因地制宜進行景觀構思,即以運用鄉土植物來營造充滿生機的自然景觀為主,以結合地域文化精心設計的特色“景點”為輔,點、線、面結合,創造一個具有完整的風格統一的公路景觀。
舒適性:依據高速車道對綠化規劃的要求,交通環境均為一種快速的動態,設計以規律性的色塊、綠帶來增加視覺的延續性,減少跳躍感,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的行車環境。
簡潔性:構圖簡潔大方,流暢明快,具有極強整體感和概括感,體現大綠化概念和色彩對比。
粗獷性:考慮到今后植物材料的養護管理實際情況,在設計中追求粗獷大氣風格,樹種的選擇以南寧地區、河池地區的鄉土樹種為主,部分選擇生長快速、成形快,抗逆性強,管理粗放的品種。
地方性:充分展示廣西地區的民俗文化與歷史文化特征,通過抽象圖案表現地方風格景觀。
2.3邊坡綠化品種的選擇
在邊坡綠化工程中,綠化工程的成功與否與樹木品種、草種的選擇密切相關。根據公路邊坡的特點和邊坡種植的目的,邊坡生態防護的植物一般應滿足以下要求:
①適應當地氣候,抗旱性強;
②根系發達、擴展性強;
③耐瘠薄、耐粗放管理;
④種子豐富,發芽力強,容易更新;
⑤綠期長,多年生;
⑥育苗容易并能大量繁殖;
⑦播種栽植的時期較長。
根據項目所處路段的氣候條件,選擇了暖季性草坪植物,如狗牙根、百喜草等;喬木選擇馬占相思、杜英、黃槐、柳葉榕等;灌木選擇紅絨球、夾竹桃、一品紅、三角梅、朱槿等;地被植物選擇雪茄花、黃金榕、紅背桂、滿地黃金、馬纓丹等;攀緣、藤本類植物選擇地錦(爬山虎)、南迎春等;按照坡面地質情況不同來選擇不同的綠化方法,利用根系發達的植物來固結土、石。從已完成邊坡綠化現場綠化效果看,苗木的存活率以及噴播植草的坡面覆蓋率已超過95%以上。
2。4主要生態防護形式
2.4.1噴播植草
噴播植草是將草籽、肥料、粘著劑、土壤改良劑上、色素等按一定比例在混合箱內配水攪勻,通過機械加壓噴射到邊坡坡面而完成植草施工的。主要適用于土質邊坡,具有施工簡單、速度快,草籽噴播均勻發芽快等特點。河池至南寧公路主要采用狗牙根噴播植草,防護效果較好,正常情況下,噴播一個月后坡面植物覆蓋率可達70%以上,二個月后形成防護、綠化功能。
2.4.2框格防護
框格防護是用混凝土、漿砌塊(片)石等材料,在邊坡上形成骨架,能有效地防止路基邊坡在坡面水沖刷下形成沖溝,同時,提高了邊坡表面地表粗度系數,減緩了水流速度。采用框格防護與種草防護結合起來的方法,即提高防護效果,又美化環境。框格形狀可做出各式各樣的造型,如斜45度、菱形、扇形、六角形混凝土預制塊防護、漿砌片石拱形防護等。其除具有對路基邊坡的一定防護作用外,還有對路容的美化效果,尤其在互通立交范圍內邊坡應用最多。
2.4.3客土噴播
“客土噴播”生態防護的核心是在巖石坡面上營造一個既能讓植物生長發育而種植基質又不被沖刷的多孔穩定結構。具有以下特點:
①錨桿、鐵絲網(土工網),混合在客土基質中的粘合劑、團粒劑、加筋纖維,有邊坡防護和支撐客土基質的雙重功能。
②用空壓機、客土噴播機等設備對客土基質進行高壓噴播(0.5MPa),保證了基質在邊坡的穩定性。
③植物根系生長,尤其是灌木根系的生長,給坡面的長期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改善和美化生態環境。
選擇植物種子以草本植物為主。根據項目所在地的水文地質氣候條件,選擇適應當地生長條件的種類,特別要選擇抗旱性、抗逆性強的品種。河池至南寧公路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濕熱,客土噴播綠化的草種主要采用了百喜草、狗牙根等。
種植基質組成的材料主要有土壤、有機質、肥料、保水劑、土壤防蝕劑,改良劑、粘合劑等。要特別重視基質材料的選擇和配法,如基質配置不當會造成施工1~2年后基質板結,植物持續生長困難,覆蓋率降低,以及基質剝離、脫落。同時,要注重后期養護,噴播后每天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成坪后可逐漸減少澆水的次數。
2.4.4草、灌、喬三位一體的公路景觀設計
植物的自然群落結構是草、灌、喬三位一體的多層次的復雜結構,物種多樣性指數高,在一般的情況下抗外界干擾的能力強。采用的植物種類較多時,綠化植物的選配除了要考慮它們的生態習性外,還取決于生態位的配置,這直接關系到系統生態功能的發揮和景觀價值的提高。因此,河池至水南公路在進行景觀設計,選配植物時,充分考慮了植物在群落中的生態位特征,從空間、時間和資源生態位上的分異來合理選配植物種類,使所選擇植物生態位盡量錯開,從而避免物種間的直接競爭。表現在:
①路基下邊坡較多采用的生態防護形式是:路基邊緣0.75~2m鋪馬尼拉草皮,往下邊坡鋪植本地草;在坡面栽植一排高山榕、黃槐等(胸徑3cm),株距5m;在路基邊緣種植一排雙莢槐、紅絨球等灌木(冠幅80cm)、株距2m;刺鐵絲隔離柵內種植一排勒仔樹刺籬(袋苗,5袋/m)。
②在路基下邊坡水土流失嚴重、路基外視線范圍內有不良景觀破壞公路整體形象或近處有學校、村莊等自然敏感點的情況下,采用坡面滿鋪本地草皮,同時種植三排密植林帶,起到屏蔽、隔音等效果,植物選用盆架子、高山榕、楓樹、馬占相思等形成防林帶。
③巖石、漿砌片石或錨噴混凝土邊坡采用在坡腳種植攀緣植物,如糙葉爬山虎,減少日光和雨水對坡面的曝曬沖刷,同時,邊坡平臺采用以喬、灌木相間的形式種植,喬木可采用高山榕、黃槐等,灌木可用紅絨球。
通過“草、灌、喬三位一體的公路景觀設計”,一方面可達到立體綠化效果,建立新型綠色通道,達到恢復生態的目的;另一方面形成了天然隔音壁,降低了噪音對沿線居民的影響,減少了環境污染,降低了公路建設對自然環境的不利影響。
3結語
高速公路邊坡是一個由于人類的強烈干擾而退化了的生態系統,生態防護不應該只是邊坡綠化,而應該是自然生態系統的恢復和重建。樹立“尊重自然、恢復自然”的理念,采取一切措施,盡快恢復邊坡原來的自然植物,使防護工程的植被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根據當地的生態植物結構,將草、灌、喬有機結合、合理配置,恢復其生態平衡,實現人工強制綠化向自然植被的自我繁衍。
【參考文獻】
[1]馬萬權,沈康健,鄧輔唐.客土噴播技術對石質邊坡防護的運用[J].云南交通科技,2003(3).
[2]馬金華客土噴播技術在成南高速應用初探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數字化期刊
文章標題:淺談邊坡生態防護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otongyunshu/291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