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交通運輸論文 發布日期:2010-08-30 17:52 熱度:
摘要:本文以汕昆線(貴州境)涵洞調查為例,論述了,涵洞野外調查的主要工作原則與方法,對如何恰當地布置涵洞及選擇涵洞孔徑,提出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公路涵洞,野外調查,原則,方法
onthefieldsurveymethodofculvert
Guotianhui
(GuizhouCommunications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GuizhouGuiyang,550008)
Abstract:Inthispaper,theprincipleandmethodofFieldSurveyforHighwayCulvertarediscussedindetailwithShantou-Kunmingexpresswayasengineeringbackground.SomeViewshasbeenproposedforChoosingthepositionanddiameterofCulvertCorrectly.
Keywords:HighwayCulvert;FieldSurvey;Principle;Method
1.論文背景
貴州省板壩(桂黔界)至江底(黔滇界)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7918網)中汕頭至昆明高速公路組成部分。汕頭至昆明高速公路是其中橫十七,全長約1710公里。是連接我國較發達的廣東地區和正在進行大開發的西部省份廣西、貴州、云南的重要橫向干線。項目地處本項目位于云貴高原東南端,為云貴高原至廣西丘陵過渡的深切、峽谷、峰林中山區,南、北盤江環繞四周,地形、地質條件復雜,沿線水系豐富、通村公路眾多,為涵洞設置提供了難度。本文以汕昆線(貴州境)涵洞調查為例,結合2月的涵洞野外調查,論述了,涵洞野外調查的主要工作原則與方法,對如何恰當地布置涵洞及選擇涵洞孔徑,提出了一些看法。
2.涵洞野外調查的原則
公路涵洞的野外測量與調查工作,在具體工作中往往被忽視,容易給實際施工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近年來,由于設計原因造成涵洞的水毀,沉陷時有發生,給國家造成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如:由于涵洞孔徑太小或洞口、基礎未能座落在基石上,發生山洪時把整個涵洞沖垮、洞身崩塌、路基沖斷。在地勢平坦,填方受限區,由于涵洞孔徑太小,涵前壅水過高,浸沒涵頂,往往使水溢出溝槽,造成涵頂漫流,從而損壞路基、路面。如何合理地確定涵洞的孔徑、位置及結構形式,使涵洞在修建、使用和養護各方面達到最經濟、最合理,以確保水流暢通及公路路基的牢固、安全,是做好涵洞野外測量與調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原則。
3.涵洞野外調查的內容
涵洞野外測量與調查的主要內容有3個方面:一是選擇與確定涵洞的位置;二是確定涵洞的孔徑;三是保證涵洞野外調查資料的準確性。
3.1選擇與確定涵洞的位置
公路涵洞的設置,要根據沿線具體情況綜合分析進行設置,不能無原則地按自然環境逢河架橋、遇溝設涵,所定涵洞位置要依據所設線路的總方向。對涵洞的位置來說,一般要服從路線方向,并適應水流方向。所選擇的涵洞位置,要盡量使用工程量最低、造價較低、穩定性好,并滿足排水要求。當路線與水流交叉角度過大時,要把適應水流流向河減少工程量與路線交角統一考慮。一般來說,水流流向與路線成60°角時,涵洞造價比正交增加20%。當夾角為45°時,造價比正交增加50%。所以,實際工作中當水流與路線夾角小于45°時,涵洞夾角盡量采用45°.當夾角大于75°時,盡量采用90°.這樣才能達到經濟合理、涵身穩定、綜合平衡較好的目的。根據不同的地質地形,涵洞位置選擇也應有不同的方法,先分析如下。
線路在山區越嶺地帶時,除設置排除山溝洪水的涵洞外,還應設置一定數量的排除路基邊溝水流的涵洞,沿線涵洞間距應小于300m。當路線轉角大于90°,而且在進入彎道前的下坡路線縱坡大于4%,在200m路線長度內又無其它排水結構物時,應在彎道起點處設置涵洞,以防路基彎道內側水流沿路線方向沖擊路基。當路線縱坡大于6%與小于3%的縱坡相接時,應在凹曲線變坡點處設置涵洞。對雞爪形山坡,應在上游匯水面積大于0.1km2的山溝處增設涵洞,對小于0.1km2的山溝,應合并幾條山溝,設置一個涵洞。當溝底縱坡較大而路基填土又較高時,可根據地形條件,將涵洞設置在溝谷的側坡上,以減少工程數量,在涵洞位置提高后,可有部分涵前積水,這樣可以適當縮水孔徑,但要注意上游要增設導流工程,還應特別注意涵洞基礎的處理,并使溝底新填土石方密實不致發生沉降。
在山區沿溪地帶,山溝匯水面積往往是大于1km2以上,由于沿路線走向縱坡較平緩,用以排除邊溝水流的涵洞較少,可按天然溝槽的位置設置涵洞,但涵洞上游的洞口要適應水流方向,下流洞口要不威脅農田。對天然彎曲河段,要注意對河溝的截彎取直,以使涵洞水流通暢,并盡量使涵洞與路線成正交。截彎取直后,要注意使新涵位中心與原河溝有一個相當的距離,以防止施工中造成水毀。
3.2確定涵洞孔徑
現場確定涵洞孔徑,要結合橋涵設計規范,并考慮材料來源、施工技術條件、地質地形情況,估算匯水面積及河溝橫斷面、縱斷面情況進行確定。
按地形的不同確定涵洞孔徑。山區涵洞為排除泥砂淤積,其最小孔徑應大于1.0m。為排除路基邊溝水而設置的涵洞,夾帶泥砂較少,其最小孔徑可為1.0m。在平原區地質平緩,清淤任務小,可采用最小孔徑為0.5m。對通行和排水的兩用涵洞,應主要考慮通行要求,其涵高以不小于4m為宜,凈跨徑不應大于4.5m。
3.3保證涵洞野外調查資料的準確性。
確定好涵洞位置與孔徑后,主要就是保證所測資料的準確性。對涵洞野外調查所需測量工具是:花桿、皮尺、羅盤儀、涵洞調查記錄本等;所測的資料包括:地面線(橫斷面)、地面高程,水的流向,水溝較地面低的距離等,在現場如水流方向與路線法線方向有夾角,需采取丈量法,確定夾角度數。
4.加強技術經濟比較,按實際情況加以取舍
根據養護經驗及資料介紹,涵洞與小橋相比,涵洞比小橋更能承受超量洪水的侵襲,涵洞實際通過流量能超過設計流量的50%,而小橋只能承受超過設計流量的25%,這說明涵洞排水比小橋排水的潛在能力大。從涵洞的這一優點來看,同樣的匯水面積,在可建橋又可建涵洞的地方應盡量建涵,這樣不僅能降低工程造價,而且能充分挖掘涵洞的潛在能力。
5.結束語
本文針對貴州省板壩(桂黔界)至江底(黔滇界)公路2月的涵洞野外調查,查閱資料,認真思考,對涵洞野外調查工作的原則與方法作了簡短介紹,內容有不足,但在野外工作時,卻很實用。
參考文獻:
(1) 河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公路小橋涵手冊.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7
(2) 李加林、劉孟良.橋涵設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8
文章標題:《淺談涵洞野外調查》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otongyunshu/306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