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交通運輸論文 發布日期:2016-12-17 14:05 熱度:
信息管理系統是鐵路系統的組成部分,鐵路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其由多個專業和多個部門組成,不同的專業和部門的分工不同,其在業務上又相互聯系,不可分割。
《鐵道標準設計》為月刊,是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主管、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原鐵道部專業設計院)主辦的科技類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創辦于1957年。
信息管理是鐵路列車安全運行的重要因素,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本文以下內容將對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研究和探討,僅供參考。
1、前言
由于鐵路空間分布廣,又使得這些部門和專業聯系存在滯后性,而這種滯后性給鐵路的運行埋下了安全隱患,特別是以前的鐵路管理信息系統不能實現信息的共享,不能及時的進行互通互聯,不僅浪費了大量資源,而且若處理不好甚至會引起列車的相撞,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在這種背景下,鐵路的集成管理信息系統應運而生。本文以下內容將對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分析和探討,僅供參考。
2、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方案
2.1、工作思路
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是指在一個共同的框架內實現信息的共享,也就是信息在鐵路系統的各參與方、各專業之間自由流動。其集成內容應包括:①首先應對通信(包括通信機房監控、線路監控、客/貨運站監控)、信號(包括信號機房監控、CIPS或SAM系統視頻監控)、信息(包括信息機房監控、電務行車安全監控)、機務(機務行車安全監控)、車輛(貨車運行故障動態圖像檢測)、工務(工務行車安全監控)、電務(電務行車安全監控)、電力(牽引變電所監控系統、配電所監控)、防災與救援(突發事故、異物侵限及非法侵入防護)等信息系統進行整合,使它們基于共同的數據庫且其數據能夠共享和自由傳遞。②整合所有時間點的信息,并實現參與方的整合,以解決傳統管理信息系統模式下各參與方之間信息獨立,共享較少,溝通不暢的問題。
2.2、系統框架
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一般可以抽象為決策層、管理層和實施層三層管理模式,針對這種管理模式提出相應的信息化解決方案,以四層信息平臺架構,實現監控、溝通、協同等管理需求,并使得工作逐層深入,數據逐級分層,優化信息管理環境。比如,鐵道部調度中心及各管理部門,其具有可遠程遙控操作全路所有的監視點信息,調用回放實時記錄的各種視頻圖像;路局/客運專線公司調度中心、公安局及其他管理部門,可遠程遙控操作全局或客運專線公式所有的監視點攝像機,調用實時記錄的各種信息;大型站、編組站管理組織可控制操作轄區范圍內所有的監視點攝像機,調用管轄范圍內實時記錄的各種信息;基層管理單位,可控制操作轄區范圍內所有的監視點攝像機,調用管轄范圍內實時記錄的各種信息。
2.3、系統構成
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由局域網結構、存儲區域網、廣域網三部分組成,①在局域網構架方面,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由運輸計劃管理、列車運行調度、旅客服務、電力調度、綜合維護與救援、安全監控等子系統組成,因此局域網規模較大。為了減小不良信息的影響,必須將各子系統劃分為不同的網段,這樣必然導致不同局域網段間存在大量的互訪。此時,單純使用2層交換機無法實現網間的互訪;而單純使用路由器,則會由于端口數量有限、路由速度較慢,從而限制網絡的規模和訪問速度。交換式局域網技術使專用的帶寬為用戶獨享,極大的提高了局域網傳輸的效率。在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的網絡環境下,采用由2層交換技術和路由技術有機結合而成的3層交換機最適合該系統網絡流量大、實時響應速度要求高、各子系統間信息交換頻繁的應用要求。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局域網構架采用千兆以太網作為主干網,各應用服務器通過雙光纖千兆以太網與3層交換機互連,各子系統通過3層交換機與主干網互連。系統按照虛擬局域網設計,各子系統網段獨立,以保證系統的安全可靠性。②在存儲系統實現方面,隨著計算機存儲技術的發展,磁盤陣列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磁盤陣列無論在安全措施、I/O速度、擴展能力及性價比方面均呈現出巨大的優越性。但面臨日益增長的數據存儲需求,計算機存儲技術又面臨新的難題,即多主機怎樣共享大容量、高速度的磁盤陣列、磁帶庫等存儲設備,如何動態配置及擴展存儲空間,如何不占用LAN資源進行大量的數據傳輸和備份。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誕生了將存儲設備連接在一起的存儲區域網SAN(Storage Area Network)。SAN以光纖通道技術為基礎,將磁盤陣列等存儲設備進行共享,突破了現有的內存距離限制和容量限制,服務器通過存儲網絡與存儲設備交換數據,從而釋放了寶貴的LAN資源。高速鐵路綜合調度系統存儲區域網由光纖通道總線主機適配器、光纖通道磁盤陣列或經FC-SCSI bridge相連的磁盤陣列、FC-AL集線器或fabric交換機組成。③在遠程通信網絡方面,隨著國內光纖骨干網絡的建設,鐵路通信系統的骨干通訊網絡已相繼采用SDH、ATM的國內光纖傳輸系統,控制中心與子站綜合自動化系統間的遠動通道已不再采用傳統的低速模擬信道方式,而采用與骨干網絡、被控站系統相適應的新的高速數字通道。#p#分頁標題#e#
2.4、信息分析的構成
根據作者多年的實踐經驗,認為信息分析的構成主要有如下兩種類型:第一,后端信息分析。在信息接入節點的計算機/服務器上安裝信息分析軟件,對接收到的信息內容進行分析成為后端信息分析。該技術配置靈活,但由于信息全部由后臺服務器完成,對后臺服務器造成了壓力,要求后臺服務器有較強的數據處理能力。該技術需將大量信息發到后端進行分析,占用網絡帶寬較大。目前該技術應用案例較少。第二,前端信息分析。通過嵌入到編碼器中的硬件處理器完成核心算法的運行和相關計算,實現信息內容分析的防范稱之為前端信息分析技術。該技術通過在前端加入信息分析模塊,在前端模塊中對信息進行分析,當有違反規則的事件發生時,才向后臺服務器報警并上傳相應的信息。該技術響應時間較快,對網絡帶寬和后臺服務器資源的占用較小。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信息分析技術大多采用這一方式。但前端信息分析的模塊進行了綁定,系統無法對隨意指定的信息實施分析,也有其局限性。
3、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根據作者多年的實踐經驗,認為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問題:第一,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加大人才的引進及對現有人員進行培訓,改善管理人員的人才結構,提高其運用信息系統的能力,確保集成信息系統由良好的人才基礎。第二,加大投入。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涉及鐵路的方方面面,必須加大投入,購入先進的設備,建設必要的基礎實施,確保該系統具有良好的資金和設備支持。第三,改變觀念。要擯棄落后的思想觀念,與時俱進,盡快與世界先進技術接軌,對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給予足夠的重視,嚴格落實,抓基層的信息收集和初步的處理。第四,加大宣傳。對于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其對大部分鐵路職工是一個新的事物,要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鐵路職工認識到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注意對相關設備的保護、管理及維護。
4、結尾
以上內容首先對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的構建方案進行了分析和探討,隨后對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論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但是作者深知,我國在鐵路集成信息系統的建設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在實踐中必須注意學習、借鑒、內化、應用,不斷提高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空間信息系統的集成與實現》 李德仁等;武漢大學出版社
[2]《管理信息系統》張小川等;電子工業出版社
[3] 《計算機網絡技術》李春林等;國防工業出版社
[4]《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化系統與技術》魏曉東等;電子工業出版社
文章標題:鐵路集成管理信息系統的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otongyunshu/3434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