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交通運輸論文 發布日期:2011-04-12 16:17 熱度:
摘要:強夯置換法在軟土路基施工中的應用是一種新的施工工藝,該工藝成功實施對今后類似的軟基實施提供了參考依據,本文簡要介紹了強夯置換加固軟基的施工工藝
主題詞:強夯置換,施工,應用
引言:
S201線克拉瑪依至榆樹溝段公路改建工程是新疆的重點公路改建工程項目,K0+850--K3+400處為新建路線,該段原為磚廠取土區,場地地表為取土后形成的積水洼地,水生植物較多,地層為雜填土,淤泥,低液限粉土,雜填土以碎磚混土,松散厚度在0.5m--1.5m;淤泥黑灰色,厚度為0.6m--2.0m,飽和,軟塑--流塑低液限粉土,其中1#坑K0+850--K1+050深度大面積廣,2#坑K1+650--K1+900,3#坑K1+840--K2+020,2#、3#坑相連,深度較大,4#坑K2+640--K3+000上空有高壓輸電線路,5#坑K3+000--K3+400范圍大,水量充沛,植物生長茂盛,如果直接采取路基填筑施工工藝處理較為困難,決定采取新的施工工藝進行處理。
1、強夯置換法新工藝的提出
經實地勘察發現,該特殊處理段落均有水匯集,深度為1-3.0m,實際勘察結果含地下水,無細砂。經工地試驗室試驗結果:液限指數為35.2%,塑性指數為13.2,屬低液限粘土,最佳含水量為17.0%。經實地測量清淤層厚為1.7-2.0m(為池塘邊緣地帶,中心位置機械無法進入),流動狀態,顏色深黑色,有魚腥味,有流動地下水冒出。若按照原設計圖紙的施工方案,采用圍堰,抽水換填1.0m砂礫,認為此設計方案不能根本解決路基沉降變形的要求,經業主研究決定在該路段采取動力強夯置換的施工方案:先清淤至原狀土,采取一次性回填1.5-2.0m戈壁料,進行強夯施工。
通過采用強夯法與填料綜合處治,使液化、軟土地基成為復合地基,從而提高路堤的穩定性和結構物的可靠性,通過試驗驗證強夯動力置換法對軟土路基的加固效果及處理軟弱土的可操作性,總結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強的施工工藝流程,并驗證該施工工藝能否在其它路段軟土處治方面得到推廣。
2、強夯置換處理目標
2.1、驗證技術可行性:通過強夯前后土基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的變化,評價其強度與變形改善程度與處理后土基的可靠性,確定強夯處理的技術可行性。
2.2、總結施工階段的成果,提出完整的實施方案建議,包括處理范圍、操作程序、填料要求、設備要求、夯擊能量、夯點布置、夯點間距、夯擊次數、強夯控制、觀測方法、檢測方法與頻率以及應注意的安全技術措施等,用以指導后期的施工。
2.3、強夯處理后土基承載力目標值200~250Kpa,處理深度4.0m~5.0m。
2.4、確保路堤穩定性驗算、沉降計算符合要求。
3、施工過程及控制
3.1、機械及檢測設備
1)、機械設備:強夯機兩臺,起重力需大于16噸,起重高度8-16m;夯錘為14.6噸圓形夯錘,錘底直徑為2.3m(錘體設排氣孔直徑0.25m)
2)、檢測設備:汽車鉆機一輛,63.5kg重型動力觸探儀兩套,載荷試驗儀四臺,全站儀一臺,水準儀三臺。
3.2、強夯施工按下列步驟進行
1)、強夯施工前應清除池塘區內雜草、淤泥,開挖至原狀土并整平,回填天然級配砂礫石;回填砂礫石的要求:含泥量不宜大于8%,強夯填料粒徑不大于8cm。回填砂礫石厚度不大于2.0m,回填后路基邊應有不少于5.0m寬的護坡;
2)、夯位布置及放線:嚴格按強夯操作要求進行放線,并做二次復核,做到準確無誤;
3)、標出第一遍夯擊點位置,并測量場地高程;
4)、起重機就位,使夯錘對準夯點位置;
5)、測量夯前錘頂高程,強夯過程中進行夯沉量觀測與記錄,終夯標準為最后兩擊平均下沉量不超過10cm或不產生過大隆起;
6)、將夯錘起吊到預定高度,待夯錘脫鉤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鉤;
7)、重復步驟4),按設計規定的每輪夯擊遍數及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
8)、重復步驟5)、6),完成全部夯點的夯擊;
9)、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
10)、在規定的間隔時間后,按上述步驟逐次完成全部夯擊輪數,最后用1000KN.m滿夯,將場地表層松土夯實,并測量夯后場地高程;
11)、認真做好各項記錄、資料(強夯施工日志、強夯施工現場記錄)。杜絕少夯、漏夯及夯位偏移過大等現象。
3.3、強夯過程中的場地整平:為確保強夯質量,需對場地按序整平,整平后場地條件滿足強夯要求,并進行一定的高程控制。
3.4、池塘邊臺階處理
1)、對于臺階高度小于1.0m的臺階,在分層碾壓兩個臺階后再沿臺階進行布點強夯,點夯間距為4m(沿臺階走向),每節臺階不少于一排夯點,在臺階內側既回填土上再補夯一排夯點。
2)、對于臺階高度1.0m的臺階,每個臺階范圍內分層碾壓后即可進行臺階強夯,點夯間距為4m(沿臺階走向),每節臺階不少于一排夯點,在臺階內側既回填土上再補夯一排夯點。
3)、臺階處理范圍:沿路基中心線兩側30.00m范圍內的臺階均需做強夯處理。
4)、夯擊能:臺階處理點夯夯擊能采用1800.0KN.m,遍夯夯擊能采用1000.0KN.m。
5)、臺階強夯完畢后繼續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4、強夯檢測
4.1、強夯前后采用的試驗方法有重型動力觸探,標準貫入、載荷試驗及土工試驗。
4.2夯前測試在現場準備后開始,夯后測試池塘軟弱土區在遍夯完成一周后開始。
4.3組測試包括動探、標貫、取樣與試驗,布置在相對集中的區域;
各測試點應測量孔口高程,取樣與測試點應控制在同標高,保證豎向同位對比,同時,強夯前后測試試驗應在同平面位置進行,保證數據可對比。
4.4人工開挖探井并取樣,樣品等級為Ⅰ級;如因地下水影響無法開挖探井時,樣品在標貫測試孔中采取,樣品等級不低于Ⅱ級。
5、觀測與測量
本次測量為強夯、檢測提供技術服務。以保證夯點平面準確,檢測點平面位置、檢測深度夯前夯后的同一性。同時提供強夯觀測和分析數據。為確保軟土地基路堤施工過程中路堤的穩定性,在路堤填筑過程中進行沉降和穩定的動態觀測。
工作基點與校核基點埋設按一級導線點要求布設。側向位移標點采用全站儀極坐標法測量,高程觀測的工作基點和校核基點采用水準儀以三等水準測量。夯沉量、夯坑變形量采用水準儀依照等外水準方法施測。變形觀測點布設可根據現場情況和施工需要做適當調整。
文章標題:強夯置換法在軟土路基施工中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otongyunshu/824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