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交通運輸論文 發布日期:2011-04-12 16:20 熱度:
摘要:山區公路的建設已越來越受到關注,關注的焦點問題是山區公路建設怎樣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護周邊的自然環境,怎樣和諧地融入當地的生態環境中,針對上述兩個問題,筆者從公路景觀設計的因素、生態環境的環保設計和景觀布局等方面論述。
關鍵詞:山區公路,生態環境,景觀設計
一、 山區公路景觀設計的影響因素
1.1道路曲線和自然生態環境
山區公路路線布置要依山勢而行,順勢而為,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同時,路側自然風景是山區公路最直觀的視覺對象,山區公路周邊山清水秀,綠樹成屏,鮮花綻放,是一種別樣而富有詩意的旅途。然而,現代化公路建設難免帶來大量的填挖工程,山區公路自然景觀的保護和恢復是當前棘手的設計難題。公路邊坡是一種人工開挖邊坡,其開挖的位置、模式、高度、坡率均具有可選擇性。當路線遭遇大型滑坡或不良地質高邊坡時,改線回避往往是公路工程趨利避害的重要技術手段。
1.2路容品質
山區公路優良的路容品質包含富于美感的路側景觀、寬闊大方的行車帶、舒適平整的瀝青路面、安全小憩的路側停靠站、直觀清晰的誘導標志、高品質的服務區和安全可靠的工程設施等等。山區公路設計要以人為本,做到對駕駛員和乘客的觀賞習慣、速度、安全距離和活動特征加以調查,為乘客創造良好的視覺條件和優美的風景景觀。在觀感較好的地段可結合地形適當布置安全停靠站臺,方便乘客安全停靠休息。所以,山區個公路的景觀設計必須考慮路容品質這一印象因素。
1.3樸素的人文氣息
大自然崇尚簡樸,山區公路所經的地域人文信息與自然景觀的融合也會成為道路兩旁亮麗的景色。如320國道兩側郁郁蔥蔥的荊山翠竹、坡腳擋墻裝飾和路側浮雕等等。所以,在設計山區公路規劃的時候必須將現代化交通工具完美地融合進山區自然文化中。
二、山區公路的生態環境的環保設計
近年來,新型設計理念如“沿山少挖山,沿江不占江,沿路不占路”、“橋隧代路,橋隧相連”在典型山區公路選線上取得了成功經驗。
2.1以橋代路
高速公路經過峽谷山區時,大填大挖會極大破壞沿線路容,導致挖方邊坡綠化恢復困難,填方路段擋墻修筑,溝谷山澗大量棄石填埋,嚴重時會導致泥石流、滑坡等大型地質災害,山區自然景觀嚴重遭受破壞,而且工程代價不可估量。合理地選擇橋梁跨越溝谷,用橋梁代替路基依山傍水而建不僅可以減少土石方工程,而且可減少地表植被破壞,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回避地質災害。
2.2以隧代路
當高邊坡防護比較棘手時,選擇棚洞、明洞或隧道方案減少開挖也不失為一種良策。選擇棚洞或明洞可以有效地降低邊坡開挖高度,有利于放緩邊坡開挖坡率以恢復綠化;采用隧道則可以回避邊坡開挖,減少地質災害隱患。而且,山區隧道洞口的生態型景觀布置也越來越富于多樣化,洞門形式靈活多變,因地制宜。
2.3跨線橋設計
具備橋梁美學之整體性、自然性和愉悅性的上跨天橋也是山區高速公路的一道亮麗風景,天橋除具有交通功能外,景觀效應也越來越受建設者所關注。例如臺縉高速公路上天橋跨越方式,就是一個典型的頗具有輕巧美感的高速公路天橋。
2.4公路景觀的“綠色文化”理念
公路建設項目除了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外,還可能帶來包括景觀及視覺影響在內的其他影響。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已注意到這個問題并采取了相應措施,他們在公路規劃設計過程中,始終伴隨有景觀配套設計及實施方案,其目的是充分考慮審美因素并注意開發和保護自然資源的審美主題,提供給使用者一個賞心悅目的環境,并盡可能把構筑物對周圍環境的視覺沖擊減至最小。公路景觀綠化是國土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公路綠化反映公路建設工程的水平,景觀綠化能使本來生硬、單調的公路線形變得豐富多彩,創造出許多優美的景觀;能使裸露的挖方路塹巖石邊坡披上綠裝,使新建公路對周圍環境景觀的負面影響降低;能使公路兩側的自然及人文景觀資源與環境景觀有機結合、協調,使公路構造物巧妙地融入到周圍的環境之中。不僅使公路成為一個行車快速、舒適、清潔、安全的環境,還要為沿線地區帶來一個經濟發展的綠色生態環境。
司乘人員對自然景觀視覺反映最敏感的應是前方和公路兩側。前方由平、縱、橫斷面設計的各種線條形成的透視關系,構成一個動態的鏡框和鏡框中央上部的橫線條,是橫跨的天橋和渡槽,雖然他們不是公路的主體結構,但它們的形體給人的視覺印象很深,一是其位于視野的中央,二是其由遠而近,視覺持續時間很長。線條應力求簡潔、明快、順暢,在青山綠水、景色秀麗地區,結構應輕巧苗條,各橋橋型多變,給人以遐想,且與整個畫面的大背景相協調,但避免作太多細部刻畫,以免瑣碎造作。另外,在視野動態的鏡框中占重要位置的是公路兩側的廣大地區,山區公路兩側看到的是綿延不斷的、山水相間的景色和不斷出現被人工切割的地貌。挖出來的邊坡斷面,改變了地形的連續性,恢復及重建邊坡的生態景觀就成為景觀設計的重要內容。盡量應用與周圍植物相協調的植物綠化,路邊栽種植物、綠籬,少用人工繪畫固定坡面及植物的形式,應注意與人的視覺感受相協調。
三、山區公路的景觀布局
山區公路的景觀設計首先要考慮以上影響因素,更重要的是考慮生態公路的防護工程和排水工程,應該既為公路防護和排水服務,又為工程所在地的山坡排水、防護、河道穩定、水流暢通的要求服務,將兩者結合起來統一考慮,進行設計,可實現工程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近期效益和長期效益相統一的目標。另外,為了水土保持、生態恢復和景觀協調,在公路邊坡、橋頭、隧道洞口及取、棄土場進行全面的排水系統設計、景觀綠化和全面的生物工程設計,盡量選用鄉土植物種群,恢復當地生物需要的生態環境,保持生態系統的連續性。認真研究制約植物生長的限制性生態因子,找準切入口,生態系統的恢復才能見效。例如黃土地區植物生長的限制性生態因子是干旱,降雨量少,蒸發量大,公路邊坡上植物難以得到生長必需的水,我們應該根據當地條件,為公路邊坡上的植物進行集雨節灌。將公路截水溝、排水溝及路面的雨水,盡量利用地形具有的水頭差,在重力作用下,將水送到植物根部,節水灌溉,起到公路保土保水和綠化的效果。
文章標題:淺議山區公路的生態環境和景觀設計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otongyunshu/825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