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交通運輸論文 發布日期:2011-07-06 08:18 熱度:
擇要:高速的暗板涵基坑開挖過程中,地下水位較高,采用輕型井點降水方法降水,效果明顯
關鍵詞:高速路,暗板涵基坑,井點降水
開封高速的暗板涵基坑開挖過程中,由于地下水位較高,經試挖至原地面以下1.0m時已見地下水,出現流砂現象,為保證施工質量及安全,采用輕型井點降水方法進行降水,取得了明顯效果,降水深度達到4.5m以上,滿足了施工要求(該基坑開挖深度約3.5m)。現通過該涵洞基礎施工對輕型井點降水的應用實踐進行歸納總結。(論文網)
1、工藝流程
確定井點降水類型一—井點放線定位——安裝高位水泵——埋設井點管——布置安裝總管——井點管與總管連接——安裝抽水設備——試抽與檢查——投入降水程序——施工完畢,拆除井點。
2、施工準備
(1)材料準備
A、井點管
用直徑38—55mm鋼管,帶管篐,下端為長2m的同直徑鉆有10mm梅花形孔(6排)的濾管,外纏8號鐵絲、間距20mm,外包尼龍窗紗二層,棕皮三層,纏20號鐵絲、間距40mm。
B、連接管:有塑料透明管、膠皮管,直徑38-55cm;頂部裝鑄鐵頭。集水總管用直徑75-100mm鋼管帶接頭。
C、濾料:粒徑0.5-3.0cm石子,含泥量小于1%。
(2)設備配備表
3、施工方法
(1)井點降水布置類型的選擇
降水方法的選擇應根據工程和水文地質條件進行選擇:
條狀基坑宜采用單排或雙排降水井,布置在基坑一側或兩側,在基坑端部,降水井布置外延長線應為基坑寬度的一倍至二倍,選擇單排或雙排應預測計算確定。
面狀基坑降水井,宜在基坑外緣封閉狀布置,距邊坡上口1-2m。對于長度寬度很大,降水深度不同的面狀基坑降水井,為確保基坑中心水位降低值滿足設計要求或加快降水速度,可在基坑內增設降水井,并隨基坑開挖而逐步撤除。
根據水文地質條件,暗板涵選擇面狀基坑降水井,采用單排降水井,基坑外緣封閉狀布置,井點管間距1.5m。
(2)井點降水施工方法
A、測量放線確定井點位置,然后在井位先挖一個小土坑,深大約500mm,以便于沖擊孔時集水,并用水溝將小坑與集水坑連接,以便于排泄多余水。
B、用安裝高壓水槍的沖擊管沖擊成孔。沖擊孔的成孔直徑應達到一定標準,保證管壁與井點管之間有一定間隙,以便于填充砂石,沖孔深度應比濾管深度底500mm以上,以防止沖擊管提升拔出時部分土坍落,并使濾管底部存有足夠的砂石。
井孔沖擊成型后,拔出沖擊管,插入井底管,井點管的下端應用木塞塞住,以防砂石或其他雜物進入,并在井點管與孔壁之間填灌砂石濾層。
C、沖洗井管
將膠管插入井點管底部進行注水清洗,直到流出清水清水為止。應逐根進行清洗,避免出現“死井”。
D、管路安裝
首先沿井點管線外側,鋪設集水毛管,并用膠墊螺栓把干管連接起來,主干管連接水箱水泵,然后拔掉井點管上端的木塞,用膠管與主管連接好,再用鐵絲綁好,防止管路不嚴漏氣而降低整個管路的真空度。
E、檢查管路
檢查集水干管與井點管連接的膠管的各個接頭在試抽水時是否有漏氣現象,發現這種情況應重新連接或用油膩子堵塞,重新擰緊法蘭螺栓和膠管的鐵絲,直至不漏氣為止。在正式運轉抽水之前必須進行試抽,以檢查抽水設備運轉是否正常,管路是否存在漏氣現象。在水泵進水管上安裝一個真空表,在水泵出水管上安裝一個壓力表。為了觀測降水深度,是否達到施工組織設計所要求的降水深度,在基坑中心設置一個觀測井點,以便于通過觀測井點測量水位。在試抽時,應檢查整個管網的真空度,達到要求后方可進行正式投入抽水。
F、抽水
井點管網全部安裝完畢進行試抽。當抽水設備運轉一切正常后,整個抽水管路無漏氣現象,可以投入正常抽水作業。
每天派專人檢測抽水狀況是否正常,經檢測每天抽水狀況正常,抽水量逐漸減少,證明降水起到了一定效果。
開機10天后,對基坑進行試挖,挖至5.0m時,無地下水,證明降水成功,及對基坑進行開挖。
G、施工澆筑完成并回填后才能拔管。
4、施工注意事項
A、施工過程中,應保證在抽水期間不停電。抽水應連續進行,特別是開始抽水階段,時停時抽,會導致井點管的濾網堵塞。同時由于中途長時間停止抽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會引起土方邊坡塌方等事故。
B、輕型井點降水應經常進行檢查,其出水規律“先大后小,先渾后清”。若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進行檢查。在抽水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和調節離心泵的出水閥門以控制流水量,當地下水位降到所要求的水位后,要減少出水閥門的出水量,盡量使抽吸與排水保持均勻,達到細水長流。
C、真空度是輕型井點降水能否順利進行降水的主要技術指數,現場設專人經常觀測,若抽水過程中發現真空度不足,應立即檢查整個抽水系統有無漏氣環節,并及時排除。
D、在抽水過程中,特別是開始抽水時,應檢查有無井點管淤塞的死井,可通過管內水流聲、管子表面是否潮濕等方法進行檢查。如“死井”數量超過10%,則嚴重影響降水效果,應及時采取措施,采用高壓水反復沖洗處理。基坑周圍上部應挖好水溝,防止雨水流入基坑。井點位置應距坑邊1—2m,以防止井點設置影響坑邊上坡的穩定性。水泵抽出的水應按施工方案設置的明溝排出,離基坑越遠越好,以防止滲下回流,影響降水效果
本法具有機具設備簡單,使用靈活,裝拆方便,降水效果好。可提高邊坡的穩定,防止流砂現象的發生,降水費用較低等優點。但需配置一套井點設備。本工藝標準適用于滲透系數為0.1-5.0m/d的土及土層中含有大量的細砂和粉砂的土,或明溝排水易引起流砂、坍方的基坑降水工程。通過施工的大面積開展,切實有效地解決高速公路涵洞施工的問題,既保證了施工質量,又加快了施工進度。此方法值得在高速公路相似地質條件的地方推廣應用。
文章標題:井點降水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應用實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aotongyunshu/961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