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機械論文 發布日期:2017-12-05 10:30 熱度:
隨著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煤礦開采效率大大提高,本文通過對某煤礦采用薄煤層采煤機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煤礦業工程》(月刊)創刊于1992年,是由山西潞安礦業(集團)公司主管、主辦。本刊主要刊發煤炭工在高產、高效集改化礦井建設中,各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成果、實踐經驗的總結、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應用等。
在我國煤礦中,薄煤層的儲量占煤炭可采儲量比例較大,在已探明的礦區中,有84%的礦區有薄煤層,儲量約620億t,占總儲量的17.5%。由于在開采技術上薄煤層屬于難采煤層,機械化水平一直比較低,在開采煤層中產量比例小。在薄煤層中,由于受煤層薄、人員活動空間小等限制,在采煤方法的選擇上是一個難題。傳統的采煤工藝通常采用工作面打眼放炮落煤方法,該種開采方法產量低、安全性差。要提高單產水平和工作面效率,實現礦井安全高效開采,必須采用綜合機械化開采。擴大綜采的應用范圍,提高綜采的經濟效益,實現煤礦生產的高產高效,是煤炭工業科技發展的一項重要目標,同時對煤礦的可持續性發展起到至關重要作用。
某煤礦礦井煤層厚度0.82~1.36m,平均厚度1.09m,傾角10º~18º,煤層賦存基本穩定,局部變薄不可采。該煤層直接頂板為石炭系太原組L1-2灰巖,厚度10.4m;直接底板為石炭系本溪組鋁土泥巖,平均厚度9.18m;基本底為奧陶系石灰巖,厚度大于130m;一1煤屬低灰、高硫、特高熱值、不易磨碎之無煙煤。煤層無自燃傾向性;煤塵無爆炸危險性;歷年來礦井瓦斯鑒定均為低瓦斯礦井;礦井開拓方式采用立井單水平上下山開拓;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炮采方法,采用全部垮落法控制頂板;礦井設計生產能力30萬t/a。
1工作面概況
試驗工作面為111070工作面,該工作面位于礦井東翼111采區,西部以111采區軌道下山為界,東部為113采區邊界(已回采),上部為111050工作面采空區,下部為111090工作面(未開采);地面標高在+280~+295m,工作面標高在-88~-115m;工作面走向長520m,平均傾向長150m,可采儲量12.8萬t。
2主要設備及技術參數
工作面主要配套設備見表1,采煤機技術參數見表2。
型號規格 數量 備注
采煤機 MG100/240-BW 1部 1140V電壓
刮板輸送機1 SGZ-630/150 1部 工作面1部
刮板輸送機2 SGB-630/40T 1部 運輸巷1部
乳化液泵 XRB2B(A) 1套 兩泵一箱
單體液壓支柱1 DZ12-30/100 1200根
單體液壓支柱2 DZ14 200根
單體液壓支柱3 DZ25 100根
項目 數量
滾筒直徑/mm 760
生產能力/(t•h-1) 370
截深/m 0.73
采高/m 0.8~1.3
牽引速度/(m•min-1) 0~5
牽引力/kN 150
采煤機尺寸/(mm×mm×mm) 7108×1883×760
3工作面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藝
工作面采用走向長壁后退式采煤方法,普通機械化采煤,全部垮落法控制頂板。
(1)回采工藝流程。機組上(下)行割煤(采全高)→推移下機頭→推移刮板輸送機→(滯后割煤20m)→打槽邊柱支護→機組下(上)行端頭斜切進刀割三角煤→推移上(下)機頭→機組返刀割上機頭煤→機組返刀下(上)行割煤(重復上述工序)→往返2刀后回柱放頂,完成1個正規循環。
(2)落煤方式。采用MG100/240-BW薄煤層采煤機割煤,端頭進刀方法。
(3)裝煤方式。在采煤機割煤的同時,滾筒及犁型裝煤裝置將煤裝入輸送機。
(4)運煤方式。工作面采用SGZ-630/150型刮板輸送機將煤轉載至運輸巷運輸,通過采區膠帶輸送機將煤運至111采區煤倉。
(5)支護形式。采用DZ12-30/100單體液壓支柱支護。
(6)采空區處理。人工放頂,全部垮落法控制頂板。
4勞動組織及作業方式
(1)勞動組織形式。分段綜合作業與追機作業相配合,多工序平行作業。
(2)作業方式。工作面作業方式為“三八”制作業,即兩班采煤、一班準備,每天2個正規循環。
5效果分析
(1)提高了工作面單產水平。原炮采工藝平均單產8100t/月,采用機采后2009年2-10月共生產原煤12.48萬,t平均每月增產5770t。
(2)簡化了操作工序,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效率。機采相比炮采,改變了用鐵鍬攉煤的高強度勞動方式,減少了打眼、裝藥、放炮等工序,提高了勞動效率。
(3)減少了材料消耗,增加了煤炭產量,提高了經濟效益。①炮采火藥消耗為0.36kg/,t單價為12元/kg;雷管0.7發/,t單價2.6元/發,節約火藥雷管費用合計766272元。②機采相比炮采增加產量51600,t以平均售價600元/t、噸煤成本400元/t計算,合計增加產值3096萬元,增加利潤1032萬元。
(4)提高了工作面的安全程度。機采相比炮采消除了工作面頻繁放炮帶來的不安全因素,極大地提高了工作面的安全程度。
(5)提高了煤炭采出率。炮采時,放炮崩入采空區的浮煤不易回收,機采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6結語
在薄煤層機械化采煤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克服了從小井筒下采煤機、運輸、安裝、初次使用缺乏經驗等一系列困難,通過認真選型配套,合理設計工作面,精心組織,克服了礦井原有制約因素,使薄煤層機械化采煤技術的試驗取得成功,為薄煤層機械化采煤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文章標題:機械化在煤礦薄煤層開采上的應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jixie/3723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