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礦業論文 發布日期:2013-03-14 08:47 熱度:
【摘要】:泥石流目前是我國主要地質災害類型之一,由于其危害大、爆發突然、破壞力強、成因復雜等因素已受到社會各界關注,對其探討具有重要的社會及科研意義,本文將對泥石流的危害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簡要預防措施,僅供參考。
【關鍵詞】:泥石流,危害性分析,預防措施
我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近年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發,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資源開發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均迎來了高速發展期,地質災害的影響對國民生產、生活的影響也日益增強,而泥石流又是地質災害中危害較大、造成人員及財產損失巨大的災害之一。據統計,2010年共發生泥石流災害1988起,造成2000多人死亡、失蹤,占全年災害傷亡率近80%,以及數十億元財產損失;2011年泥石流共發生1380起,造成數百人傷亡、失蹤;由此可見,泥石流的危害性極大,對泥石流進行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將對泥石流的危害性進行簡要的分析,并提出淺顯預防措施,僅供參考。
一、危害性分析
泥石流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并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典型的泥石流由懸浮著粗大固體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漿組成。在適當的地形條件下,大量的水體浸透山坡或溝床中的固體堆積物質,使其穩定性降低,飽含水分的固體堆積物質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發生運動,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種災害性的地質現象,經常突然爆發,來勢兇猛,可攜帶巨大的石塊,并以高速前進,擁有巨大的能量,因而破壞性極強。依據個人工作經驗,泥石流的危害性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對人口密集區危害。泥石流最常見的危害之一是沖入鄉村、城鎮,摧毀房屋、工廠及其他設施,淹沒人畜、毀壞土地,甚至造成大面積建筑物損毀及大量人員傷亡。其主要原因為泥石流主要發育在山區及丘陵區,由于區域內大塊肥沃平整土地較少,又因先民地質知識匱乏,多數村莊、鄉鎮建設在沖溝溝口、古河道中以及泥石流沖積善上等受泥石流災害嚴重威脅的區域,導致以上人口密集區受災。
二)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主要是沖毀水電站、引水渠道及過溝建筑物,淤埋水電站尾水渠,并淤積水庫、磨蝕壩面等。由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條件因素限定工程需建設在水系發達并有一定落差的區域,同時這樣的區域也是泥石流常發育的地區,所以常會威脅上述工程及工作人員。
三)對公路、鐵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沒車站,鐵路、公路,摧毀路基、橋涵等設施,致使交通中斷,還可引起正在運行的火車、汽車顛覆,造成重大的人身傷亡事故。有時泥石流匯入河道,引起河流改道,間接毀壞公路、鐵路及其它構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線,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二、預防措施
依據前人研究、調查資料以及實踐經驗,泥石流應從如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預防:
一)修建跨越、穿越工程。為了防止泥石流對鐵路和公路帶來的危害,可以采取修建橋梁、隧道、明硐或渡槽等,從泥石流溝的上方或下方穿跨越通過的措施,使泥石流在其上方或下方通過,用以避防泥石流。
二)修建防護工程。指對泥石流地區的橋梁、隧道、路基及泥石流集中的山區變遷型河流的沿河線路或其它主要工程,作一定的防護建筑物,用以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對主體建筑物的沖刷、沖擊、側蝕和淤埋等的危害。防護工程主要有護坡、擋墻、順壩和丁壩等。
三)修建排導工程。其作用是改善泥石流流勢,增大橋梁等建筑物的排泄能力,使泥石流按設計意圖順利排泄,泥石流排導工程包括導流堤、急流槽和束流堤三種類型。導流堤的作用,主要是在于改善泥石流的流向,同時也改善流速。急流槽的作用,主要是改善流速,也改善流向。束流堤作用,主要是改善流向,防止漫流。導流堤和急流槽組合成排導槽,以改善泥石流在堆積扇上的流勢和流向,讓泥石流循著指定的道路排泄,不讓淤積。導流堤和束流堤組合成束導堤,可以防止泥石流漫流改道為害。對于導流堤的布置,堤尾方向與大河流向應力求成銳角相交。泥石流與大河匯流,洪水互相搏擊,動能會有很大損失,交角越小,動能損失越小,越容易將泥石流帶走,一般地說,交角宜小于45°。
四)修建欄擋工程。用以控制泥石流的固體物質和暴雨、洪水徑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量和能量,以減少泥石流對下游建筑工程的沖刷、撞擊和淤埋等危害的工程措施。攔擋措施有欄渣壩、儲淤場、支擋工程、截洪工程等。
五)生物措施。泥石流生物工程防治措施是指以植物為手段,按泥石流發育的不同類型特征和分布特點,在坡面營造一系列組合不同、結構不一、功能各異的各種植物群落,發揮林木對土壤的固持力作用來增強抗滑性能,比如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固溝穩坡防沖林、護岸護灘林、經濟林、薪炭林、生物谷坊和生物籬等共同組成的一種以防止泥石流發生、發展與危害為目的的生物防護體系。
六)監測預警措施。由于滑坡泥石流具有發生規律不明顯、防治工作難度大的特點,準確監測、及時預報、尤其重要。只有通過科學準確的監測并大量采集相關信息,及時匯編資料、及時上報險情,才能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具體的監測項目主要有降雨監測、位移監測、裂縫監測、徑流監測、土壤含水量監測等;具體的監測手段是利用雨量計、位移計、GPS、全站儀、三維激光掃描儀、泥位計等現代科學儀器對相關對象進行監測,同時對重點險段進行專人監測看守。在報警方面,除無線報警、紅外線監控儀、電話和廣播報警以外,還為重點險段的群眾發放了喊話器和報警銅鑼,一遇險情相互通報、鳴鑼報警。
七)修建水利工程。修建水庫、水塘和引水、排水渠道、隧洞工程,調蓄、引導導泥石流流域的地表水,改善泥石流形成與發展的水動力條件。
八)劃分泥石流的危險區、潛在危險區或進行泥石流災害敏感度分區;加強水文、氣象的預報工作,特別是對小范圍的局部暴雨的預報。當地居民要隨時注意災害預警預報,設定躲避路線。不在沖溝中隨意棄土、棄渣、堆放垃圾,杜絕給泥石流的發生提供固體物源促使泥石流發育;當發現棄土、棄渣量過多可能在溝谷中形成堆積壩時應在雨季來臨之前,主動清除溝道中的潛在物源,以降低泥石流的產生。
九)加大對泥石流危害性及應急避險措施的宣傳力度。重點宣傳泥石流發生的條件、發生前的明顯預兆及一些應急避險預防措施,提高全民預防意識。如,宣傳泥石流形成的條件主要有:①物源,松散物質豐富,山體破碎、溝谷兩側滑坡、崩塌發育;同時每小時的降水強度一般達何等數值,固定段內降水量達到多少強度,或連續降雨(連陰雨)及病險水庫塘壩潰決時均可觸發泥石流。②地形地貌,山高溝深、地勢陡峻,溝床縱坡降大,流域形狀便于水流匯集。一般山區上游形態多為三面環山、一面出口的飄狀或漏斗狀;中游地形多為狹窄陡深的峽谷,谷床縱坡降較大,可加速泥石流的下瀉;下游多為開闊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階地,便于碎屑物質堆積等。具備以上特征的地貌形態可為泥石流的孕育形成、發展提供良好場所。通過對泥石流形成條件的宣傳可以使得人們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有一種危險意識,以采取應急措施,避免傷亡和更大的經濟損失。
四、綜述
本文通過對人口密集區、水利水電、道路橋梁等常受泥石流災害威脅的幾個方面介紹了泥石流的危害性,在前人調查研究成果以及自身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一些淺顯的泥石流預防措施。泥石流的危害僅僅依靠本文的幾種預防措施是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必須利用多種措施,全面進行泥石流的預防和宣傳工作,才能降低泥石流的發生概率和危害。
【參考文獻】
[1] 《泥石流危險性評價》劉希林等,科學出版社
[2] 《泥石流防治》王繼康等,中國鐵道出版社
[3] 《山洪泥石流滑坡災害及防治》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科學出版社
[4] 《泥石流防治指南》周必凡等,科學出版社
本文選自《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1957年創刊,是國土資源部主管,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主辦的。國際刊號ISSN:1000-3665;國內刊號CN:11-2202/P。郵發代號2-335。我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專業領域創刊較早、發行較廣,并具有權威性、綜合性的學術理論與實踐刊物之一。
文章標題:淺析泥石流的危害性以及預防措施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kuangye/1655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