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电影网_久久久久久电影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_天堂福利影院_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久久

高級工程師論文范文中國石油天然氣戰略

所屬欄目:礦業論文 發布日期:2016-02-25 15:07 熱度:

   在目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油氣資源勘探和開發面臨很多問題,本文這篇高級工程師論文范文就這些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解決對策。

  摘要:中國石油需求增長將占今明兩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的1/3,預計今年中國將取代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但是目前中國人均石油開采儲量只有2.6噸,是世界平均值的1/10,這將意味著中國石油消費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將越來越大。

  一、中國油氣資源前景堪憂

  目前我國石油資源量約為1040億噸,天然氣資源量約54萬億立方米;石油最終可采資源量135億—160億噸,天然氣最終可采資源量10萬億-12萬億立方米。

  按2002年人口統計,我國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儲量1.87噸,人均天然氣剩余可采儲量1552立方米,分別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7.8%和6%。

  (一) 油氣資源日益緊缺

  (二) 資源潛力仍然較大

  (三) 未來保障任務艱巨

  二、我國油氣資源面臨的問題

  l、后備可采儲量不足

  2、風險勘查投入不足

  3、缺乏供給保障機制,很難適應市場變化

  4、科技總體水平不高,不能滿足增儲上產需要

  5、環境問題嚴重,尚未得到充分重視

  三、中國致力于解決油氣供需不平衡矛盾的措施

  1、油氣的大力勘探、開發

  2、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增強我國油氣進口的安全性

  3、加快建立國家石油儲備體系,保障國家石油安全

搜狗截圖16年02月25日1504_19.png

  正文:

  一、中國油氣資源前景堪憂

  國際權威機構近日公布的預測數字顯示,中國目前石油需求增長將占同期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的1/3。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介紹,中國石油市場是世界需求量增長最快的市場(國家)之一,2000年中國的原油凈進口量為5983萬噸,2002年為6941萬噸,成品油進口2034萬噸;據海關統計,2003年1-10月,我國進口原油7415萬噸,成品油2374萬噸。預計2004年中國將取代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石油消費國。近年中國經濟保持持續高速增長,由于經濟增長速度與石油消費量之間呈高度正向相關關系,預計今后幾年中國石油消費量將繼續保持較高增長態勢。比較保守地估計,2010年中國原油的需求量將達到3億噸,原油需求缺口達到1億噸,2020年需求量達到3.8億噸,缺口達到1.6億噸。

  但是目前中國人均石油開采儲量只有2.6噸,是世界平均值的1/10,這意味著中國石油消費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將越來越大。更有人預測,到2010年,中國原油進口依存度將逼近50%。

  (一)油氣資源日益緊缺

  目前我國石油資源量約為1072.7億噸,其中約71.61%分布在陸上,約22.93%分布在海洋。

  表1  第三次全國油氣資源評價石油資源狀況

  單位:億噸、%總計可采儲量=可轉化資源量+已探明資源量

  我國目前已發現500多個油田,其中大慶油田、勝利油田、遼河油田、克拉瑪依油田、四川油田、華北油田、大港油田、中原油田、吉林油田、河南油田、長慶油田、江漢油田、江蘇油田、青海油田、塔里木油田、吐哈油田、玉門油田、滇黔桂石油勘探局、冀東油田等油田產量、儲量較為可觀。

  但是,在我國已發現的油田中,除大慶、勝利等主要油田外,其他油氣田單位面積儲量普遍較小,低品位油田居多,而且埋藏較深、類型復雜、品質較差、工藝技術要求高。在剩余可采儲量中,優質資源不足,低滲或特低滲油、稠油和埋深大于3500米的超過50%,而且主要分布在西北和東部地區。隨著勘探開發的不斷深入,剩余石油資源中質量差、難開采的比重將越來越大。

  總的看,勘探難度逐漸增大,隱蔽、復雜油氣藏已成為勘探主要對象,地表及地質條件復雜的地區正成為勘探的重點目標區。老油田已進入高含水、高采出階段,綜合含水率高于80%,平均采出程度大于65%,原油產量呈遞減趨勢,開發難度越來越大,開采工藝要求越來越高。

  截至2002年年底,石油累計探明可采儲量63.95億噸,其中剩余可采儲量24.28億噸,居世界第12位,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儲量1.87噸,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7.8%,仍屬“貧油大國”。

  2002年7月31日,中國石油商務網最新天然氣資源評價,我國常規天然氣資源量為55.16萬億立方米:根據第三次天然氣資源評價,我國常規天然氣資源地區分布如下:

  表2  我國常規天然氣資源地區分布 單位:萬億立方米,%

  截止2002年底,我國天然氣累計探明可采儲量2.56萬億立方米,其中剩余可采儲量2.02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17位,人均天然氣剩余可采儲量1552立方米,僅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屬于名副其實的“貧氣大國”。

  (二)資源潛力仍然較大

  從總體上看,我國油氣資源仍有很大潛力可挖。截至2002年,我國石油待發現可采資源量約為71億~96億噸,平均探明率43.4%,其中,東部地區平均探明率超過60%,中西部地區和海域低于30%,均低于73%的世界平均探明率:天然氣待發現可采資源量7.4萬億~9.4萬億立方米,平均探明率23.3%,遠遠低于60.5%的世界平均探明率。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油氣資源探明率較低,整體上處于勘探的早中期階段。

  另外,由于中國油氣開采和勘探技術條件的限制,我國一些埋藏較深、類型復雜、工藝技術要求較高和自然條件較差,以及一些深海油氣田的開采、勘探還相當有限,基本處于開發的早中期階段。隨著相關技術的日益成熟和進步,我國油氣資源的開發可望取得較大的進展。

  (三)未來保障任務艱巨

  根據中國經濟的高增長率和能源消費彈性系數預測,到2010年,我國原油消費總量將達到3億到>.2億噸,屆時中國原油的進口依存度將逼近50%。我國的油氣資源保障將面臨很大壓力。

  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決定了我國油氣資源的需求將與日俱增。預測到2010年,2020年石油需求量將分別達到3億噸、3.8億噸,天然氣需求量也將分別達到1200億立方米、2000億立方米。如果同期我國油氣資源得不到重大的發現,國內石油生產能力只能保持在1.8億~2億噸之間,缺口分別為1億-1.2億噸、1.8億-2億噸:國內天然氣生產能力大約為1000億立方米、1500億-1600億立方米,缺口分別為200億立方米、400億-500億立方米。可以預測,2010年國內石油、天然氣產量對需求的保障程度分別為57%、83%左右;2020年為50%、78%左右。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供需缺口還將繼續加大。為了保障我國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我國油氣資源勘探工作的壓力很大,提高油氣資源保障能力的任務十分艱巨。

  二、我國油氣資源面臨五大問題

  在目前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油氣資源勘探和開發面臨諸多問題。

  1.后備可采儲量不足

  我國油氣資源的后備可采儲量少,特別是優質石油可采儲量不足,缺乏戰略接替區,西部和海相碳酸鹽巖等區域的勘查一直未能取得戰略性突破,后備可采儲量不足已成為制約進一步增加油氣產量和滿足需求的主要矛盾。

  2、風險勘查投入不足

  基礎性、公益性的油氣前期地質工作具有探索性強、周期長、風險大的特點,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國家公共事業,主要應由政府出資,其成果提供全行業、全社會使用。近年來,國家對這項工作投入少,缺乏有效的機制,發現性調查評價工作力度不夠,基礎地質理論研究長期沒有取得重大突破。

  3.缺乏供給保障機制,很難適應市場變化

  目前我國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油氣資源安全供給保障機制,油氣的資源儲備和原油及成品油儲備,還缺乏統一規劃和布局。我國國家級油氣資源戰略儲備體系剛剛開始建設,進口安全機制和特殊情況下的石油供應應急機制還不完善。

  4.科技總體水平不高,不能滿足增儲上產需要

  盡管我國在陸相生油、滾動勘探開發及大型非均質砂巖油田開采技術等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但我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總體科技水平還不能適應當前增儲上產的需要。隨著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難度的加大,對科技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一系列關鍵理論和技術,如海相碳酸鹽巖成藏理論和深水鉆探,山地地震、難動用儲量開發技術等亟待突破。

  5.環境問題嚴重,尚未得到充分重視

  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油氣長距離輸送以及油氣加工過程等都會對環境帶來破壞和影響,有的還非常嚴重,致使土質嚴重酸堿化、水質和空氣污染,影響了局部地區的土壤和生態環境。但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引起的環境問題尚未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在勘探開發中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中國致力于解決油氣供需不平衡矛盾的措施

  1.油氣的大力勘探、開發

  最近幾年,我國加大了對西部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力度,在西部的塔里木、準噶爾、鄂爾多斯、川西北等地區已經取得了很好的發現。由于我國海上油氣勘探、開發力度的逐漸進步,近期在東海、南海等地也有較大規模的資源發現。今后5至10年內,我國油氣勘探將集中力量重點對三大戰略區——鄂爾多斯盆地、準噶爾盆地、松遼盆地南部地區——和兩大戰略后備區——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進行勘探。

  另外,我國對進入后期開采階段老油氣田進行進一步技術更新改造,進一步延長了其開采年限。

  我國在西部塔里木地區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資源,為了解決東部特別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對油氣資源的迫切需求,國家投資建設了東西跨度長達4200公里的西氣東輸工程,建成以后向長江三角洲的年輸氣量為100億立方米,穩定供氣30年,另外考慮沿途用氣20億立方米,總計年供氣120億立方米,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我國東部地區油氣資源供應緊張的狀況。

  2.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增強我國油氣進口的安全性

  積極實行“走出去”的戰略,利用我們的技術、資金到非洲、南美等國家去開發石油。目前中國對海外石油資源的利用,除了由政府指定的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進行期貨及現貨貿易外,也包括在勘探、開采等領域與外方進行合作。中國和國外很多合作項目都采取“份額油”的方式,即中國在當地的石油建設項目中參股或投資,每年從該項目的石油產量中分取一定的份額。這樣做有利的一面是,由于中國拿到手的是實物,石油進口量不至于受價格波動太大。中國石油海外石油開采量已達1900萬噸,其中份額油約占900萬噸。中石油己在海外簽訂合同項目26個,其中有勘探開發項目22個,管道項目兩個,煉油和化工項目各1個,項目分布在四大洲的12個國家,初步形成海外發展的三大戰略區,即中東及北非地區、中亞及俄羅斯地區和南美地區。中海油也在2002年斥資12億美元收購了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的三塊石油天然氣田,中石化則以5.58億美元購買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度尼西亞5個海上油田的部分石油資產。中海油這一跨國資產并購將為其帶來每年4000萬桶,約500萬噸原油的份額。這5個油田共有超過1億噸的總探明儲量,中海油在其中擁有的探明儲量約為5000萬噸,并將操作其中3個油田的生產。經過這次并購,中海油現在已經成為印尼最大的海上石油生產商。

  非洲是世界各國竟相開發的地區,西非地區石油鉆井成功率高達35%,遠高于10%的世界平均水平。專家預測,未來5年內,非洲探明儲量將至少增加150億桶。國際市場上新增加的來自海灣以外的石油中,將至少有四分之一產于非洲國家,我國各大石油公司也在加緊非洲地區石油開發。

  雖然非洲石油的儲量不足中東地區的1/6,但其石油含硫量低,很適合加工成汽車燃油,目前西非各國企業基本實現了直接投資的對外開放。除非洲最大的產油國尼日利亞,其余產油國都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盡管這些國家政局不穩,但新探明的主要石油儲存都位于深海區域,遠離沖突地區。且這些國家彼此有摩擦,聯合抵制石油供應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004年初的非洲之行,就中國在非洲地區開發石油資源展開了諸多討論,在中國開發非洲石油資源方面寫下了重要的一筆。

  石油不但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消費品,同時也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戰略物資,保障石油的充分供給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當今國際石油市場受到國際政治、軍事以及地理位置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使石油進口國的石油供應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石油進口的安全性受到很大挑戰。我國是世界石油進口大國,進口安全性意義重大。在擴大購油渠道,保證進口安全方面,我國大力開展和平外交,發展與世界各國的友好關系,積極爭取從俄羅斯和中亞產油國通過陸地管道進口石油,使我國的石油進口渠道多元化,降低和分散風險,從而更安全。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是新興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大國,中國同兩國在石油和天然氣方面的積極合作對保障中國的石油供應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已經同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達成有關修建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向我國出口能源的協議,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國石油進口嚴重依賴中東地區的局面,增強了我國石油進口的安全性。

  3.加快建立國家石油儲備體系,保障國家石油安全

  石油儲備是穩定供求關系、平抑市場價格、應對突發事件、保障國家石油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尚未建立石油儲備體系,現有原油、成品油儲罐多屬生產和流通的配套設施,難以發揮儲備功能,一旦遇到突發事件,處境將十分被動。有關資料表明,中國現有的石油儲備只夠維持7天的時間。另外,國外研究機構普遍認為,未來20年國際油價呈上漲趨勢。及早建立我國石油儲備體系,可以減少經濟代價,有利于我國在國際政治、經濟角逐中處于主動地位。

  “十五”期間,我國將按照國家儲備與企業儲備相結合、以國家儲備為主的方針,統一規劃、分批建設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十五”期間,國家原油儲備目標800萬立方米、地下儲氣量11.4億立方米。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對石油需求不斷增加,而同時我國國內石油產量卻徘徊不前。石油作為一種戰略資源,長期以來一直是影響世界政治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石油安全也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雖然從總體而言,未來數十年內世界石油供求關系不會發生太大變化,能夠保持基本平衡局面,且越來越市場化。但在此格局之下,世界各國尤其是大國對能源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對能源安全的重視有增無減,紛紛進行能源戰略調整。

  隨著中國對進口石油依賴程度的不斷加大,迫切需要盡快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中國石油安全長遠規劃。就當前而言,中國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缺少石油危機應急應對機制和處置手段,應研究如何應對國際石油市場暫時和局部短缺以及由此造成的油價劇烈波動,甚至供應中斷等情形,加緊研究如何避免使石油來源過多集中于某個地區,以規避風險。此外,制定一個長遠的國家能源安全戰略也應該盡快有所行動。

  《石油化工高等學校學報》是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主管,遼寧石油化工大學主辦,反映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裁所屬高校的教學、科研成果為主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以石油化工、化工機械、儀表自動化、信息技術和數理化基礎學科為主要報道對象。已進入美國《工程索引》(EI)、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志》等檢索系統,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光盤數據庫刊源。

文章標題:高級工程師論文范文中國石油天然氣戰略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kuangye/30167.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 成人在线看片 | 在线欧美亚洲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日本精品一区 | 欧美日韩亚洲系列 |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鬼色 | 少妇特黄a一区二区三区88av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电影 | 自拍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 最新国产精品 |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 | 求毛片 | 四虎最新视频 | 久久久国产精品网站 | 国产美女黄色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华液 |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伊人久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91 | 亚洲第一免费播放区 | 91资源在线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 | 亚洲精品九九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1区2区3区 一区中文字幕 | 欧美综合久久 | 国产乱码精品1区2区3区 | 久久久妇女国产精品影视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 | 狠狠操狠狠干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 午夜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文 | 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高清黄色网址 | 日日夜夜精品视频 | 欧洲国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