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礦業論文 發布日期:2016-08-05 12:09 熱度:
自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來,在市場經濟環境和條件下,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了飛速的發展和進步,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中國進入了一個全面發展的嶄新時期。但是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突出,生活環境質量下降,不僅危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其他的嚴重后果,逐漸成為一個全球性熱議的話題。本文主要從造成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兩方面來進行探討。
《土壤學報》反映土壤學各分支學科有創新或有新意的、有較高學術價值的研究成果,主要刊登土壤科學及相關領域,如植物營養科學、肥料科學、環境科學、國土資源等領域中具有創造性的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前沿問題評述與進展和問題討論。該刊主要讀者對象為土壤學及相關學科的科技人員、高等院校師生和管理干部。《土壤學報》的前身是《中國土壤學會會志》(Bulletin of the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于1948年12月創刊。1952年更名為《土壤學報》。
土壤重金屬污染給人們所帶來的危害具有長期性、潛在性的特點,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工業生產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有害物質進入到了土壤中,因此我們必須要充分了解土壤中重金屬的來源,并積極應用各種各樣的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最大限度地緩解土壤重金屬污染,給人們創造一個更加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從根本上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土壤重金屬污染作為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僅破壞了生態環境,同時也給人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因此對于這一問題,相關部門和人員必須要給予足夠的重視,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一、造成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業三廢的排放
在我國,礦產冶煉加工、化工、電鍍、電池、以及塑料等行業所排放的重金屬是造成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主要工業源,由于大多數工業企業污染物處理意識淡薄,并沒有配備足夠的處理設備,就使得工業廢水、廢氣、廢渣等不斷排放到土壤或者是水體中,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2.燃煤釋放
當前我國使用范圍最廣的能源依然是煤炭,不僅是因為我國的煤炭資源儲量豐富,同時也是由于其價格相對較低,這就造成煤炭燃燒時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的有害氣體,這些氣體經過沉降就會進入到土壤中,對土壤造成污染,進而對人體健康和整個生態系統產生長期效應。
3.垃圾的堆放
如果垃圾堆放的時間較長,就會使其中的重金屬進入到土壤中,導致區域土壤的重金屬含量大量增加。特別是城市垃圾中含有較多的重金屬,在雨水的沖刷之下會將其中的有毒元素釋放到土壤中,由于這些有毒元素大多以有效態的形式存在,難以結合成殘渣狀態,就使得其在土壤中具有較大的遷移能力,進而對地下水造成污染。
4.化肥和農藥的使用
化肥和農藥是農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物資,對于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如果使用不合理就會使土壤遭受重金屬污染。這是因為在化肥和農藥中含有較多的重金屬元素,而土壤自身的環境容量又相對較低,長期使用會積累超標含量的重金屬,進而使農產品受到污染,一旦食用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二、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
1.工程修復
工程修復主要指的是采用換土、客土、以及深耕翻土等一些措施,有效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從而減少對植物系統的毒害,保障農產品安全。一般,換土法和客土法主要用來治理重污染區,而深耕翻土法則主要用于重金屬污染程度較輕的區域。總的來講,工程修復比較穩定、徹底,但是由于工程量比較大,成本費用較高,還容易對土體機構造成破壞。
2.物理修復技術
主要分為電熱修復、土壤淋洗、電動修復等。針對面積小且污染重的土壤進行修復, 適應性廣,也是一種治本的措施, 但在操作中可能發生二次污染破壞土壤結構并導致肥力下降。
(1)電熱修復。電熱修復是指通過高頻電壓產生熱能和電磁波,加熱土壤, 將土壤顆粒中的污染物解吸出來, 并從土壤內分離出易揮發的重金屬,達到修復的效果。主要針對修復土壤被Se或Hg等重金屬污染的情況。此外,也可以將土壤置于高溫高壓中,使之變成玻璃態物質, 最終從根本上修復了土壤中重金屬的污染。
(2)土壤淋洗。淋洗法是指用淋洗液沖洗受到污染的土壤,將吸附在土壤顆粒中的重金屬變成金屬試劑絡合物或溶解性離子,再收集淋洗液并回收重金屬。此法適用于輕質土壤,修復效果相對較好, 但其花費也相對較高。
3.化學修復
化學修復即向土壤中施加改良劑,利用改良劑的吸附、拮抗、氧化還原、以及沉淀等作用,有效降低重金屬自身的生物有效性。由于不同的改良劑對土壤中的重金屬會產生不同的作用,因此這項技術的重點在于要選擇最為合適的改良劑,比較常用的改良劑主要有石灰、硅酸鹽、磷酸鹽、以及碳酸鈣等。但是化學修復是在土壤原位上進行的,并不具有永久性,它只是改變了土壤中的重金屬形態,而重金屬元素依然存留在土壤中,很容易活化再次危害植物。
4.生物修復
生物修復是一種通過生物技術來修復土壤的新方法。主要利用生物去削減、凈化重金屬或降低其毒性。此法效果好又易于操作, 因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成為幾年來污染土壤修復研究中的熱點。
(1)植物修復技術。這是一種通過自然生長和遺傳作用來培育植物對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壤進行修復的技術。根據機理和作用過程的不同, 此修復技術又可分為植物提取、植物穩定和植物揮發三種類型。
①植物提取。用重金屬超積累植物把從土壤中吸收到的重金屬污染物轉移到地上的部分, 再收割地上部分并對其進行集中處理,從而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屬含量,并達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②植物穩定。用超累積植物或耐重金屬植物使重金屬的活性降低, 減少了重金屬通過空氣擴散而污染環境或是被淋洗入地下水中的可能性。
(2)微生物修復技術。通過土壤中存在的某些微生物能氧化、沉淀、吸收或還原金屬物質, 從而降低了土壤中金屬的毒性。此外, 存在于微生物細胞中的金屬硫蛋白對Cu、Hg、Cd、Zn等重金屬有強烈的親和性,而且它對重金屬也有富集作用最終能抑制毒性的擴散。但微生物只能對小范圍污染的土壤進行修復,因此其能力有限。
三、結束語
科學技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當前土壤重金屬污染日益嚴重的情況下,我們必須要積極利用各種形式的土壤修復技術來緩解重金屬污染、改善土壤質量,為人們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更好地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海峰,趙保衛,徐瑾,車海麗. 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及其研究進展[J]. 環境科學與管理. 2009(11) .
[2]袁敏,鐵柏清,唐美珍.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植物修復及其組合技術的應用[J]. 中南林學院學報. 2007(01).
[3]徐良將,張明禮,楊浩. 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方法的研究進展[J]. 安徽農業科學. 2011(06).
[4]徐禮生,吳龍華,高貴珍,曹穩根,陳志兵,徐德聰,駱永明.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及其機理研究進展[J]. 地球與環境. 2010(03).
文章標題:土壤重金屬污染與修復技術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kuangye/3269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