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礦業論文 發布日期:2020-01-17 10:01 熱度:
摘要:為實現中厚煤層工作面高產高效,針對涼水井煤層賦存條件,對開采方法、生產系統、勞動組織等情況進行統籌設計。工作面綜采設備選用技術成熟、自動化水平較高、配套合理的產品。工業性試驗表明,各項指標均達到要求,對中厚煤層高產高效工作面的生產實踐具有較大的推廣意義。
關鍵詞:高產高效;中厚煤層;開采設計;設備選型
1 采煤工藝設計
根據 4-2 煤賦存特征及礦井生產能力,工作面設計采用長壁綜合機械化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藝。工作面采取自東向西后退式回采方式,工作面傾斜長度為 315.25 m,采高為 3.26 m,每循環進度為 0.865 m。現已揭露的 4-2 煤層含水率為 4.53%,煤層原有自然水分均大于 4%,因此采煤工作面可不采取煤層注水的防塵措施[2]。
1.1 循環作業工序
工作面采、裝、運、支、處五大工序為采煤機割煤、裝煤、刮板輸送機運煤、掩護式電控液壓支架支護頂板、全部垮落法處理采空區。工序流程如圖 1 所示。
1.1.1 采煤機割煤 采煤機采用“右順左逆”、“前頂后底”的滾筒轉向和位置,端部斜切進刀不留三角煤,雙向割煤的方式進行割煤,其中端頭斜切進刀距離 D = 2L采 + L運彎 = 39 m。式中:L采 為采煤機機身長,取 L采 = 9 m;L運彎 為刮板輸送機彎曲段長度,取 L運彎 = 21 m。計算得 D = 39 m。進刀距離取 40 m (約 23 架)。
1.1.2 拉移液壓支架 該工作面采用電液控制支架。根據生產條件不同,可采取 4 種移架方式:跟機自動化移架、手動鄰架移架、手動本架移架及成組移架。正常情況下,工作面采用以手動鄰架移架,成組推輸送機和伸縮護幫板為主,手動本架操作為輔的方式拉移支架來完成支架移架工序。采煤機割煤后,滯后采煤機后滾筒 3~5 架 (約 5~9 m) 進行拉移液壓支架,成組伸出支架護幫板,步距為 0.865 m,并超前采煤機前滾筒 3~5 架成組收回支架護幫板。其中伸出及收回護幫板為成組順序式的作業方式,每組 10 架,組間為順序式動作。
1.2 工序質量要求
生產中每個環節的質量都對高產高效的實現有著直接的影響,確保每道開采工藝的完成并達標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對每道工序進行技術要求標定,如表 1 所列。
2 勞動組織
工作面采用“三八”制作業,兩班生產,一班檢修,每班作業 8 h。工作面每班由 1 名跟班隊長、1 名班長、1 名驗收員負責組織生產。其中,跟班隊長負責安全工作,班長負責組織生產,驗收員負責標準化驗收工作,并配以相關工種操作人員若干名。工作面作業勞動組織如表 2 所列。
3 設備選型及配套
3.1 設備配置原則高產高效工作面綜采設備的配置原則如下。 (1) 設備配套生產能力大于工作面設計生產能力。 (2) 設備運輸能力大于設備生產能力。根據設備運輸能力和落裝煤能力依次為帶式運輸機>破碎機>轉載機>刮板輸送機>采煤機。 (3) 外圍環節配套能力大于工作面配套生產能力。 (4) 液壓支架支撐高度和工作阻力必須符合工作面要求,乳化液泵站額定壓力必須滿足液壓支架初撐力,噴霧泵站壓力與流量必須滿足采煤機等冷卻噴霧水用量. (5) 電氣設備必須靈活可靠,滿足各用電設備要求[3]。
3.2 液壓支架選型液壓支架的選型主要包括 3 個方面:支架高度、初撐力和工作阻力。 3.2.1 支架高度的確定 液壓支架的高度與開采工作面煤層厚度相適應,同時應考慮最小采高時頂板的預沉量和最大采高時留有適當的余量。根據涼水井礦 4-2 工作面條件,煤層厚度范圍為 2.65~3.65 m,采煤高度為 2.7~3.2 m,確定選用支架高度范圍為 2.0~4.0 m。 3.2.2 初撐力的計算 支架初撐力 P0 一般約為額定工作阻力 PE 的 70%,初撐力取值大可增加頂板穩定性,減少工作面頂板破碎度。根據涼水井煤礦地質條件,工作面上方頂板屬于中等穩定層,選取初撐力為額定阻力的 80% 較為合適。
3.3 采煤機選型涼水井礦于 2007 年時選用截割功率為 650 kW,總裝機功率為 1 620 kW 的電牽引采煤機,采高范圍為 2.5~4.5 m,滿負荷運行產量可達 400 萬 t/ a。因涼水井礦煤質較硬,該采煤機在運行時因截割與牽引過載,頻繁保護,截割牽引速度最高只能達到約 8 m/ min,且整機的可靠性難以滿足生產的需要,生產效率受到制約[4]。
4 其他配套系統
高產高效工作面的實現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除采煤工藝、勞動組織和設備合理選型外,還包括綜采設備的自動化升級、主運輸系統、供排水系統、供電系統、通信照明系統、安監系統和人員定位安全管理系統等[6-7]。涼水井煤礦在以上各環節都進行了大量的設計優化及應用研究,引進新設備、新技術及高效的管理機制,確保了涼水井礦高產高效工作面順利達產。
5 結語
涼水井礦 4-2 煤工作面于 2015 年 1 月開始推進高產高效生產,截止目前,平均日產量為 20 585.6 t,平均月產量為 53.78 萬 t,回采率達 95%,回采工效為 228.8 t/ 工。三機配套合理,配件消耗率維持在較低水平,工作面自動化水平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煤礦的高產高效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對煤炭工業高效、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參 考 文 獻
[1] 張寶明,陳炎光,徐永圻.中國煤礦高產高效 [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1:545-548.
[2] 劉國慶.涼水井煤礦 3-1 煤主運輸系統設計優化與應用研究 [J]. 煤炭科學技術,2015,43(增刊 1):110-113.
《涼水井煤礦高產高效開采設計及設備選型實踐》來源:《礦山機械》,作者:張奇功。
文章標題:涼水井煤礦高產高效開采 設計及設備選型實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kuangye/4176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