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礦業論文 發布日期:2020-02-29 09:52 熱度:
對于傳統的采礦方式而言,不但會影響到礦區的環境,同樣也會造成地質災害的發生。我國當前依然屬于以煤炭為重要資源的國家,隨著工業的迅猛發展,促使對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加大,由于礦區的過度開采,會給環境帶來巨大的破壞,也會導致地質災害的發生越來越頻繁。由此可見,對采礦技術與綜合治理工作展開細致的研究已迫在眉睫,是保障地質災害發生概率降低,采礦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的重要舉措,同樣,也能夠確保我國的礦區環境獲得改善。
1采礦引發地質災害的預防舉措
1.1加強對礦區水資源的維護
在開展采礦工作期間,對于我國相關部門所頒發的《水法》中有關礦區保護水資源的相關條款必須要嚴格遵循與執行,對于礦區內的水資源必須要科學保護并且合理運用。首先,必須加大對于科學技術研發的投入,如果地下的水資源遭受到破壞,必須及時了解其運行機理,并且對受到破壞的礦區積極展開綜合治理工作。另外,對于礦區內工作人員的節水認識、水資源維護意識必須要不斷地樹立與提高[1]。可以適當加大資金的投入,從而為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最后,在礦區中可以確立治理補償費模式,在水資源受到破壞之時,根據治理補償費的征收細則來向工作人員收取相應的治理費用。
1.2積極推廣全新的采礦技術
對于地面構筑物而言,采礦會對其造成較為嚴重的破壞,相關的采礦技術研發人員近些年來始終在探尋全新的采礦方式,期望能夠將采礦帶給地面構筑物的損害有效降低。對于采礦技術人員來講,首先需要充分地掌握地表移動的規律,隨后將條帶技術加以運用,從而為治理采礦誘發、引發的地質災害提供較為可行的方式[2]。所以,在開展采礦工作期間,對于條帶技術必須不斷宣傳與推廣,從而對礦區范圍內地面構筑物展開高效的維護,促使人文環境不會受到過度的破壞。
1.3增加土地復墾的力度
加大土地復墾力度,實際上就是要將采礦破壞、采礦治理的目的達成。在采礦期間,極容易造成地表沉陷的問題,從而給大量的土地帶來破壞性的影響,不僅造成礦區環境的破壞,同時,對于礦區附近的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樣也帶來不小的破壞,加大相關部門的治理壓力。所以,在開展礦區采礦工作前夕,必須要做好相應的籌劃工作,將土地復墾與治理工作歸納至作業之中,并且長期、持續展開此項工作。對于土地復墾工作而言,其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需要農學、土地學、礦學、地質學以及環境學等各個學科的共同參與[3]。所以,在開展礦區綜合治理工作期間,必須要不斷增強各學科之間的交流、配合與協調工作,這是保障土地復墾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
1.4對危巖體開展錨固工作
在開展采礦工作期間,對于危巖體的數學力學以及變形特點一定要做深入的了解,隨后,應該將危巖體錨索錨固方式加以運用,從而展開綜合治理工作,如此,便能夠將危巖體沿礦層變形滑移、變形傾倒等問題加以避免,能夠降低由于采礦過度而造成滑坡災害發生的概率。
2采礦引發地質災害的綜合治理對策
2.1注漿技術
隨著時代的不斷推移,在礦區地質災害的綜合治理工作當中,注漿技術得到了非常廣泛的運用。在對地質災害展開管控、治理工作期間,重點采用離層帶注漿技術以及裂隙注漿技術兩種。2.1.1離層帶注漿技術在展開采礦工作期間,對于上覆巖層的破壞不僅是由于裂隙帶、冒落帶以及彎曲下沉帶而引起的,同樣,對于夾雜在裂隙帶之間的離層帶同樣也會造成一定的破壞。離層帶在沒有展開充分采礦工作期間具有顯著的表現。而現如今,在開展采礦工作期間主要是應用離層帶注漿填充的方式來管控地表沉陷問題,將傳統僅對采出空間大小加以管控的狀況進行變革,從而將地表沉陷程度加以管控的唯一方式,實現高效高產。2.1.2裂隙注漿技術裂隙注漿技術,主要在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工作中得到應用。此技術能夠在滑坡的治理工作中發揮高效的作用。在對裂隙注漿技術進行運用期間,首先,必須要對滑坡體與被保護體(對象)之間的關聯以及主運動方向作出細致的了解;隨后對裂隙在滑坡體中的分布情況展開探測。然后對注漿滑移面與位置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最后是注意注漿材料的合理應用。離層注漿與裂隙注漿在機理方面存在差異,裂隙注漿是通過填充材料的膠結性來提升巖體強度,而離層注漿是通過填充材料實現上覆巖層的支撐,提升巖體的整體強度,控制滑動層,從而防止滑坡的產生,促使地表沉降的發生概率降低[4]。
2.2條帶技術
在煤礦的開采工作當中,條帶技術在此得以運用。但是,由于選取長壁冒落法的方式展開采礦工作,往往會造成地表出現大面積沉降的現象,同時,對沉降區內的建筑物帶來一定的破壞。所謂的條帶技術,實際上就是將開采的煤層進行劃分,呈條帶的形狀,開采一條、保留一條,對于保留的條帶煤柱,能夠承受上覆巖層的全體荷載,促使地表只是輕微移動。通常,條帶技術主要分為冒落條帶法、充填條帶法、傾斜條帶法等。
2.3錨固技術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國在科學技術的研發方面,同樣也收獲了不小的成果,在礦區的巷道支護工程中,錨桿支護技術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錨桿支護能夠將傳統棚式支護中被動的特征給轉變為主動,從而提升巷道頂部的煤層頂板強度,不但能夠保證巷道安全性,同時也將礦井頂板災害發生概率降低、節約支護成本。將礦區巷道圍巖的多變性、復雜性特征作為依據,將傳統的經驗監測、經驗計算、經驗解析、經驗類比加以改善,從而使地質力學評判、試驗點測查、井下探測、最初設計、信息反饋以及設計調整的一系列活動得以實現,以保證設計的合理性、實用性。
2.4樁技術
現如今,在對滑坡等地質災害展開治理工作期間,應用最為普遍與廣泛的便是樁技術,在綜合治理地質災害期間,主要采取旋噴樁技術、灌注樁技術兩種。通常旋噴樁的設立,能夠加大整體礦區的抗災害強度,而灌注樁通常能夠起到防滑的作用。對于樁徑以及樁深的設計,通常需要根據礦區的實際狀況來加以設計。
3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對于煤炭資源的需求量正在不斷上升,因此,出現了過度采礦的問題,導致地質災害的發生概率逐漸上升,不僅給礦區環境帶來破壞,同樣也會給群眾的生命與財產造成巨大的威脅。因此,探尋采礦引發的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對策十分關鍵,是將地質災害發生概率降低的重要因素,如此,才能夠真正維護群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加以,促使采礦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謝誼.礦山工程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研究[J].世界有色金屬,2019(14):110-111.
[2]苑小鵬.炭灰鋪煤層特征及采礦引發的地質災害狀況[J].西部探礦工程,2019,31(2):29-30,33.
[3]王葵穎,馬寧,景嬌,等.陜西陜煤澄合礦業有限公司二礦整合區地質災害預測及治理對策[J].資源信息與工程,2018,33(1):169-170.
[4]楊慶雄.采礦引發的地質災害及綜合治理[J].科技傳播,2011(16):99,106.
《采礦引發地質災害及綜合治理》來源:《智能城市》,作者:何濤
文章標題:采礦引發地質災害及綜合治理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kuangye/4204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