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礦業論文 發布日期:2022-06-28 08:59 熱度:
礦井通風系統是礦山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通過不斷向井下各作業點供給足夠的新鮮空氣,稀釋和排除各種有毒有害氣體、粉塵等危害因素,調節作業環境條件,保障礦山作業人員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勞動生產效率[1]。但礦山生產是一個動態過程,隨著礦山作業向深部延伸,礦井中段越來越多[2]、通風網絡越來越復雜、井巷阻力越來越大,作業面風速風量不足,僅靠增加風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本文以湖南某螢石礦為例,為改善井下作業環境,對通風系統進行了優化與實踐[3]。
1礦山通風系統現狀及問題
1.1礦山概況
湖南某螢石礦生產規模為6萬t/a,采用地下開采,開采深度為+200~−300m標高,開采礦種為螢石礦,采礦方法為淺孔留礦法。礦井采用豎井+斜井開拓,豎井(井口標高+151m)位于礦體下盤中央部位,井筒凈直徑為4.5m,采用澆筑砼支護,為罐籠井,擔負礦井礦石、廢石、材料和進風、排水、行人、管道敷設等功能。風井為801斜井(井口標高+171m),位于豎井西部,布置在礦體下盤,斜井傾角為28°,落底標高為+20m,井筒斷面為三心拱,斷面面積為3.6m2,擔負礦井回風任務,并作為礦井的應急安全出口。礦井已開采多年,共劃分為8個中段,均布置有脈外運輸平巷。目前−175m及以上中段的礦體已開采結束,主要生產中段為為−215m中段、−255m中段、−295m中段。根據礦山規劃,擴界手續完成后將新建−335m中段、−375m中段。
1.2礦山通風系統現狀
礦山現采用中央并列式多級機站抽出式通風。目前礦井作業面主要集中在−215m中段(六中段)、−255m中段(七中段)、−295m中段(八中段)。一級站在−215m中段(六中段)東西兩翼各安裝有1臺功率為11kW主要通風機。二級站在−175m中段(五中段)東西兩翼各安裝有1臺功率為30kW的主要通風機。三級站在−175~−100m盲斜井上部車場內安裝有1臺功率為30kW的主要通風機。四級站在801斜井井口安裝有1臺功率為55kW的主要通風機。前述主要通風機共計6臺,裝機功率共計167kW。通過現場實測,豎井總進風量為23.89m3/s:其中礦井八中段進風量為11.04m3/s,七中段進風量為10.21m3/s,六中段進風量為2.64m3/s。801斜井總回風量為25.36m3/s。
1.3礦山通風系統存在的問題
礦山通風系統已經過多次改造,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1)礦井采用多級機站抽出式通風,運轉管理非常復雜,局部阻力大,穩定性差,導致一些巷道內無風或為循環風。因小型礦山技術能力有限,多級機站通風無法實現微機集中控制,無法實現同DOI:10.13828/j.cnki.ckjs.2022.03.008多級機站通風無法實現微機集中控制,無法實現同反風,不利于礦井發生災害時的反風。(2)井下風量不足。根據采場、掘進、硐室需風量計算,需風量為38.50m3/s,而礦井現在的總進風量為23.89m3/s,不能滿足安全生產的要求。(3)801斜井底部+20m標高回風巷垮塌,−20~+20m盲斜井下部回風口被風機堵住,增大了通風阻力;801斜井地面安全出口設置不嚴密,漏風嚴重,導致地面主通風機抽風效果差。(4)−60m中段至−20m中段東翼通風天井風流反向,形成循環風。(5)生產作業中段有效風量低,循環風量大。如礦井西翼3個中段總入風只有10m3/s,有效進風不到50%。(6)隨著礦山實施下一步規劃,礦井水平延深,通風線路進一步加長,引起通風阻力加大;同時隨開采深度加大,井下溫度升高,為降低作業地點溫度,同樣需提供更大的風量。
2通風系統優化
2.1通風系統優化方案
根據通風系統存在的問題,在充分利用現有井巷工程和設施情況下,決定繼續采用中央并列機械抽出式通風方式。優化后的礦井通風系統見圖1。本次通風系統優化方案的主要內容如下。(1)采用在地面建立單一主通風機通風系統,在801斜井井口安裝1臺主通風機。可實現主扇集中控制,運轉管理簡單[4],穩定可靠,有效避免多級機站通風導致的巷道循環風,在礦井發生災害時可有效控制礦井實現反風。(2)維修完善風井側的安全出口。在801斜井地面安全出口處增加一道風門,在風門四周安裝密封膠皮。(3)對801斜井井底垮塌的廢石進行清理,擴大過風斷面。(4)拆除原有井下回風巷道中的主要通風機,減少礦井阻力。(5)恢復−215m中段至−175m中段東翼通風天井。(6)對井下采空區進行封閉,對原有的密閉墻進行砂漿抹面,防止漏風。
2.2通風風量及阻力計算
根據最大下井人數需風量、爆破后排除炮煙風量、排塵風速風量分別計算需風量再取大值。礦井風量分配及礦井漏風計算見表1。礦井阻力計算時,通風困難時期按生產中段延伸至−375m標高計算,再將自然風壓、局部阻力計入后,可知通風容易時期阻力為973.74Pa;通風困難時期阻力為1320.08Pa。
2.3主通風機選型
主通風機漏風系數取1.2,通風機所需全壓按前述阻力再計入設備阻力、設備出口動壓[5]。根據計算,所需通風機的風量為46.2m3/s,通風容易時期的通風阻力為1230.70Pa;通風困難時期的通風阻力為1577.24Pa。根據上述計算出的風量和阻力,選擇對旋軸流通風機1臺及1臺電動機,另配1臺電動機作備用。主風機的特性曲線見圖2,其運行工況見表2。
3通風系統優化效果
該礦通風系統優化改造完工后,對優化后的效果進行了測定分析。
3.1主要通風機運行情況
在測定期間,801斜井的主要通風機運行正常,性能穩定,可根據井下實際需風量進行調頻運行。主要通風機實際運行參數見表3。3.2礦井通風系統運行情況在礦井主要通風機運行期間,礦井通風系統風流穩定,控風設施運行基本可靠,井下供風風量分布情況見表4。通風系統優化改造后,豎井總進風量提高了73.5%;六中段進風量提高了284%;七中段進風量提高了39.6%;八中段進風量提高了23.4%;801斜井總回風量提高了70.9%。前述測定結果表明,該螢石礦通風系統優化改造后其主要通風機運行參數、井下主要生產巷道及中段的風量均達到了預計優化效果。
4結論
(1)該螢石礦通風系統優化改造后,其風量、風速等可以滿足礦井通風要求,有效控制了礦井漏風和循環風。(2)該螢石礦通過優化改造,主風機的裝機功率由167kW減少至150kW,而且可采用變頻調節,當前實際運行功率僅118.5kW,大大減少了運營管理成本和運營費用。(3)通過本次優化改造,將原多級機站抽出式通風系統改為地面單一通風機的通風系統,并可以實現礦井反風,礦井發生火災時能得到有效控制,保證了人員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王運敏.現代采礦手冊:中冊[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12.
[2]吳國珉.典型有色金屬礦山礦井通風系統優化與防塵技術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8.
[3]王志,黃生福,郭元華,等.高海拔多中段金屬礦通風方案優選[J].現代礦業,2021,37(04):56−60.
[4]劉世濤.獅子山銅礦通風系統優化及反風控制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4.
[5]姚銀佩,歐志成,李印洪,等.高海拔礦山通風系統改造方案優選研究[J].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19,71(03):77−80+102.
《某螢石礦通風系統優化研究及實踐》來源:《采礦技術. 2022,22(03)》,作者:周水祥
文章標題:某螢石礦通風系統優化研究及實踐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kuangye/48519.html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48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30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4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42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30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的海量職稱論文范文僅供廣大讀者免費閱讀使用!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