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水力論文 發布日期:2013-02-19 09:23 熱度:
摘要:本文通過對黃沖水庫工程地質條件的分析和工程地質進行綜合評價;對黃沖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處理措施提出建議。
關建詞:黃沖水庫,水文地質,抗震性能,壩區工程地質條件,建筑物工程地質條件
1工程概況
黃沖水庫位于來安縣半塔鎮紅旗村境內。該水庫屬淮河流域,白塔河水系,集水面積0.64km2。黃沖水庫是一座以灌溉、防洪及水面養殖等綜合利用為一體的小(2)型水庫。
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長255m,壩頂寬3~5m,最大壩高4.5m,壩頂高程42.61~43.01m(廢黃高程系,下同);溢洪道為開敞式寬頂堰,寬4.5m,堰頂高程41.86m;東西放水涵分別位于大壩樁號0+155、0+000處,東涵為φ400mm素砼圓涵,涵洞出口底高程39.09m;西涵為φ200mm素砼圓涵,涵洞出口底高程40.0m。
2水文地質條件
根椐含水層的性質和地下水類型;壩區地下水的動態和埋藏條件,主要含水層為孔隙性含水層,屬潛水型,主要分布在壩體填土及第四系覆蓋層內,受氣候、地形等因素影響,其補給來源主要是大氣降水及庫水。
2010年7月通過簡易水文觀測量得穩定地下水位埋深為1.00~1.94m,其相應高程為39.03~41.24m,主要為浸潤線以下的壩體水,主要賦存于松散的壩體填土和第四系覆蓋層中。勘探場地范圍內地下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
3抗震性能評價[1] [2]
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測區設計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相應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設計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值為0.40s。
4 壩區工程地質條件
4.1壩身體工程地質條件[3]
本次勘察揭示,壩體填土主要為①層素填土 (Qml),棕褐色,軟塑~可塑,濕,質地以重粉質壤土為主,局部為粉質粘土。層厚1.40~4.50m,層底分布高程38.33~41.21m。壩體填土與壩基結合部含有植物根莖等腐殖物,可見大壩施工時清基不徹底。
4.2壩體工程地質評價[3]
勘探中在壩頂鉆孔取人工填土層的混和料進行了擊實試驗一組,試驗結果:人工填土的最優含水量20.59%,最大干密度1.67g/cm3。
經野外原位測試及室內土工試驗資料綜合分析表明:壩體填土主要為①層素填土,質地以重均值1.48g/cm3;標準貫入范圍值為4.0~6.2擊;液性指數均值0.79,塑性指數均值14.93;壓實度范圍值為86.8%~91.0%,均值88.6%,不滿足規范要求[5]。在大壩壩頂孔3#做注水試驗[4],成果表明滲透系數均值2.97×10-4 cm/s,屬中等透水性,說明該大壩碾壓不密實,防滲性能較差。直接快剪粘聚力小值平均值29.5kPa,直接快剪內摩擦角小值平均值11.3о,Es=4.3Mpa。
綜上所述,大壩雖經多年運行,但土體自重壓密固結效果不明顯;由于填筑大壩時,嚴重存在著質量控制不嚴,未經碾壓或碾壓不實所致;①層素填土,質地以重粉質壤土為主,局部為粉質粘土。土質結構松散、混雜,碾壓不密實,防滲能力較差;壩體填土與壩基結合部沒有處理好,其接觸面亦成為滲漏通道;壩體土填筑質量未能達到設計要求,致使下游壩腳多處出現散浸、滲漏出逸點和局部沼澤化現象[5]。
4.3壩基工程地質條件
4.3.1壩基地層簡述[3]
②層粉質粘土 (Q4al),棕褐色,可塑,濕;層厚0.80~4.30m,層頂分布高程38.33~39.25m,層底分布高程34.03~38.29m。
②1層重粉質壤土 (Q4al),棕褐色,軟塑,濕;層厚1.50m,層頂分布高程34.03~34.92m,層底分布高程32.53~33.42m。
③層粘土,棕褐夾灰、黃褐夾灰色,可塑~硬塑,濕;含有鐵錳結核。該層未揭穿,探及層厚4.95~08.05m,層頂分布高程32.53~41.21m,層底分布高程≤(27.47~32.34)m。
4.3.2壩基工程地質評價[3]
②層粉質粘土,呈可塑狀,壩體(除右壩坡)直接覆蓋在本層之上;該層為中等強度,中壓縮性;層厚不均,河槽段較厚。含水量范圍值25.27~28.19%、均值26.30%;液性指數均值0.55;塑性指數均值15.80;壓縮模量5.5MPa;直接快剪粘聚力小值均值34.5KPa,直接快剪內摩擦角小值均值13.1°滲透系數為4.08×10-5cm/s,屬弱透水;fk=130kPa。
②1層重粉質壤土,呈軟塑狀,呈透鏡體狀分布于河槽段;該層為軟弱強度,中~高壓縮性。含水量均值29.34%;液性指數均值0.80;塑性指數均值15.18;壓縮模量4.0MPa;直接快剪粘聚力小值均值28KPa,直接快剪內摩擦角小值均值11°滲透系數5.0×10-5cm/s,屬弱透水;fk=100kPa。
③層粘土,呈可塑~硬塑狀,右壩坡壩體直接覆蓋在本層之上;該層為中等強度,中壓縮性。含水量范圍值22.75~24.58%、均值23.73%;液性指數均值0.18;塑性指數均值17.90;壓縮模量10.0MPa;直接快剪粘聚力小值均值58.8KPa,直接快剪內摩擦角小值均值18.9°滲透系數為3.0×10-6cm/s,屬微透水;fk=200kPa。
4.4土的滲透變形判別[3]
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附錄中的規定,判斷土的滲透變形的類型(流土);根據公式Jcr=(Gs-1)(1-n)計算土層的臨界比降;再根據建筑物的重要性除以1.5~2.0安全系數,確定允許比降,具體建議值見表4.1所示。
5正常溢洪工程地質條件評價[6]
溢洪道為開敞式寬頂堰,寬4.5m,堰頂高程41.86m。正常溢洪道為明渠結構,根據鉆孔揭示,渠底為③層粘土,呈可塑~硬塑狀;該層為中等強度,中壓縮性。含水量范圍值22.75~24.58%、均值23.73%;液性指數均值0.18;塑性指數均值17.90;壓縮模量10.0MPa;直接快剪粘聚力小值均值58.8KPa,直接快剪內摩擦角小值均值18.9°滲透系數建議值為3.0×10-6cm/s,屬微透水;fk =200kPa。承載力和壓縮模量均滿足設計要求;抗沖刷性能一般。
6 放水涵洞工程地質條件評價[6]
根據鉆孔揭示,東西放水涵涵基持力層均為②層粉質粘土,呈可塑狀;該層為中等強度,中壓縮性;含水量范圍值25.27~28.19%、均值26.30%;液性指數均值0.55;塑性指數均值15.80;壓縮模量5.5MPa;直接快剪粘聚力小值均值34.5KPa,直接快剪內摩擦角小值均值13.1°滲透系數為4.08×10-5cm/s,屬弱透水;fk =130kPa。承載力和壓縮模量均滿足設計要求;抗沖刷性能一般。
7 結論與建議
測區設計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勘探場地范圍內地下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大壩壩體填土質量較差;壩身與壩基結合部處理較差;建議對大壩進行防滲加固處理。②1層重粉質壤土,呈軟塑狀,建議對河槽段壩體穩定分析。正常溢洪道為明渠結構,渠底為③層粘土,呈可塑~硬塑狀;fk=200kPa。承載力和壓縮模量均滿足設計要求;抗沖刷性能一般。東西放水涵涵基持力層均為②層粉質粘土,呈可塑狀;屬弱透水;fk =130kPa。承載力和壓縮模量均滿足設計要求;抗沖刷性能一般。
參考文獻
[1] GB18306-2001. 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S].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1:1-2
[2]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179
[3] GB50487-2008.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8:45-55,109-132,
[4] SL345-2007《水利水電工程注水試驗規范》;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8-9.
[5] SL189-96. 小型水利水電工程碾壓式土石壩設計導則[S].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6:5-9
[6] 左啟東.水工建筑物[M]. 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1:145-200.
文章標題:來安縣黃沖水庫地質評價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shuili/16185.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