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水力論文 發布日期:2013-02-25 08:54 熱度: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的施工手段繁多,涉及到基坑的圍護,基坑支撐與開挖、封底及環境的保護等各個方面的工藝,施工難度和風險也很大。基坑工程是建筑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深基坑工程施工的成敗往往事關工程全局。因此,加強對建筑深基坑施工技術的認識與研究意義重大。本文介紹了深基坑支護的設計與施工的內容,重點對于地下連續墻施工工藝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水利工程,深基坑支護,施工技術
引言
深基坑支護技術是由于建筑物放在較深的地下空間,基坑需要開挖,但基坑平面以外沒有足夠的空間供放坡之用或此空間內存在附近建筑物、地下管線、運輸道路等不允許放坡而只能采用支護結構保護下進行垂直開挖的設計方法和施工技術。對于水利工程建設,特別是甘肅一帶的水利建設,經過一段時間開發建設后,電站建設已經不多,更多的可能是供水泵站、排澇泵站、水閘等工程的建設。一般來說,這些工程的施工現場大多不宜進行放坡開挖,需要采用基坑支護。因此,從事水利工程施工的 工作者對深基坑施工技術進行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深基坑工程及特點
深基坑工程在國外稱為“深開挖工程”(DeepExcavation),這比稱之為“深基坑”更合適。因為為了設置建筑物的地下室需開挖深基坑,這只是深基坑開挖的一種類型。深開挖還包括為了埋設各種地下設施而必須進行的深層開挖。深基坑工程問題在我國隨著城市建設的迅猛發展而出現,并且曾造成人們困惑的一個技術熱點和難點。
深基坑施工的特點決定了深基坑施工的技術要求。主要包括:首先,施工時技術手段要先進可靠,確保基坑受力可靠以及支護的保護作用完全體現;其次,大型高層建筑通常都建在城市中心,周圍建筑物繁多復雜,地下市政管線眾多,所以施工必須充分保證不能影響周圍相鄰的建筑物的安全和穩定,不能破壞周圍的地下管線等。再次,基坑開挖期間,地下水控制也屬于基坑支護的一部分。因此,必須合理運用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形式控制地下水。保證基礎施工安全。最后,根據實際工程需要選取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實現工程最優化。
2.深基坑支護型式選擇與施工內容
2.1支護型式選擇
深基坑采用何種支護型式,一方面要深刻認識支護型式的特點,另一方面要根據工程周圍環境、主體工程地下結構型式、工程地質,本著經濟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則進行選擇。
一般初選兩個以上方案進行費用估算,從技術經濟角度綜合考慮,最終選定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支護形式。由于深基坑施工的特殊性,施工過程中存在大量的不可預見因素,這些因素都從不同的角度對基坑的施工技術提出較高的要求,從而增加基坑工程的施工措施,影響基坑工程的費用,因此選擇支護型式時應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基坑工程的設計施工首先要求確保安全,方便施工,同時盡可能降低工程費用。基坑支護是基礎施工中一項臨時施工措施,不是永久性措施,因此設計的安全度不同于永久工程。但另一方面,深基坑施工和土方開挖,其難度和風險都很大,如無足夠的安全保證,其后果較為復雜和嚴重。因此設計安全度的選用對基坑工程的技術經濟效果有很重要的影響。設計中應按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級,選用相應的重要性參數,使基坑安全可靠、經濟合理。
第二.基坑支護是為了基礎施工服務的,因此在滿足安全原則下,又要強調盡量方便土方開挖和地下室工程施工,使綜合施工費用最低,要解決好這個問題,關鍵是選擇好支護方案,設計前應進行多方案優化比較,在安全和現場條件允許的條件下,盡可能采用自立式支護、拉錨式支護、水平拱圈支護、錨桿支護或以上支護與內支撐結合等方案,避免采用井格式支撐等密布復雜的支撐型式。
2.2基坑支護的設計與施工內容
基坑支護設計中首要任務就是選擇合適支護型式,然后進行支護結構的計算分析,根據計算分析進行機構的設計,包括結構截面、支撐或錨桿尺寸、入土深度等 。基坑支護設計一般包括以下內容:①支護的方案比較和選型②支護結構的強度和變形計算③基坑內外土體的穩定性驗算④圍護墻的抗滲驗算⑤降排水要求和降排水方案⑥確定挖土的情況以及挖土、運土的主要措施⑦監測的內容。基坑支護施工時根據設計要求,選擇正確的施工方法,采用相應的施工機械進行施工,關鍵是保證支護結構的質量,它關系到基坑支護的成敗。
基坑支護施工一般包括以下內容:①支護結構施工②降低地下水③基坑土方開挖。
3.地下連續墻施工工藝
水利工程深基坑施工主要包括降低地下水位與土方開挖施工、支護結構施工兩部分,目前采用的降水方法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表面排水,二類是井點降水。表面排水主要適用于滲水量不大的土質,井點降水根據土的種類、地下水位高低、基坑壁支護方式等選用輕型井點、噴射井點、管井井點、深井井點排水方法。地下連續墻是水利工程基坑支護應用較多的擋土、擋水結構,其施工時 深基坑支護成功與否的 關鍵。
3.1地下連續墻的分類與特點
按成墻方式可分為:樁排式、槽板式、組合式;按墻的用途分:防滲墻、臨時擋土墻、永久擋土墻、作為基礎用的地下連續墻;按強度材料分:鋼筋混凝土墻、塑性混凝土墻、泥漿槽墻、鋼制地下連續墻。
地下連續墻的優點:施工時振動小,噪音低,非常適用于在城市施工;墻體剛度大,用于基坑開挖時,極少發生地基沉降或塌方事故;防滲性能好;可用作剛性基礎;工效高,工期短,質量可靠,經濟效益高。
地下連續墻的缺點主要有:在一些特殊的地質條件下施工難度大;如果施工方法不當或地質條件特殊,可能出現相鄰槽段不能對齊和漏水的問題;地下連續墻如果用作臨時的擋土結構,比其它的方法的費用要高些;在城市施工時,廢泥漿處理比較麻煩。
3.2主要施工方法
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為導墻施工、鋼筋籠制作、泥漿制作、成槽放樣、成槽、下鎖口管、鋼筋籠吊放和下鋼筋籠、下拔混凝土導管澆筑混凝土、拔鎖口管。
導墻施工
導墻一般采用c20混凝土,高出地面10cm左右,以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內。施工工序:平整場地---測量定位----挖槽及處理棄土-----綁扎鋼筋-----支模板----澆筑混凝土-----拆模板----導墻外側回填土。
泥漿拌制。泥漿的主要材料有:粘土、純堿、梭甲基纖維素、水,用泥漿拌制設備進行制備,先將水加到三分之一,再把梭甲基纖維素粉撒入,然后用軟軸攪拌器將大塊梭甲基纖維素拌制成小顆粒,繼續加水攪拌。一般情況下泥漿攪拌后應靜止24小時使用。
挖槽。 挖槽是地下連續墻施工的主要工序,占整個施工工期的一半,提高挖槽施工效率是縮短工期的關鍵。控制槽孔的形狀和垂直度,是保證地下連續墻質量的關鍵。挖槽施工主要考慮單元槽段劃分。槽段劃分就是確定整個連續墻的每個施工的單元長度,一般為4到8米,槽段長度的確定應綜合考慮以下因素:地質條件當土層不穩定時,為了 防止槽壁倒塌,應減少單元槽段的長度,以縮短挖槽時間和減少槽壁在泥漿中的暴露面; 地面荷載臨近也有較大荷載時,為了保證槽壁的穩定,也應縮短單元槽段的長度 ;起重機起重槽段的鋼筋籠多為整體吊裝,應根據起重機起重能力估算鋼筋籠的重量和尺寸,以此推算單元槽段的長度 ;單位時間內混凝土的供應能力一般情況下一個單元槽段內的混凝土,宜在4小時內澆筑完畢,所以單元槽段長度約為4小時混凝土的最大供應量除以墻厚乘以墻深; 泥漿池的容積一般情況下,泥漿池的容積應不小于每一個單元槽段挖土量的兩倍,故泥漿池的容積宜影響單元槽段的長度。
清底。單元槽段開挖到設計標高后,要清除槽底淤泥和沉渣,一般采用壓縮空氣生液法、砂石吸力泵,排泥及潛水泵排泥等三種方式。常在槽段挖完后繼續進行泥漿的反循環作業,即用“換漿法”清底,也有的待土渣基本沉淀到槽底后再進行清底。
3.3施工中要注意的問題
導墻的內墻面與地下連續墻的軸線不平行問題。由于導墻本身的不垂直,造成整幅墻的垂直度不理想。解決的措施主要是在進行導墻設計時要保證內外導墻面的凈距應等于地下連續墻的設計寬度加50㎜,導管拆卸的問題。在澆筑混凝土時,要根據計算逐步拆卸導管,但由于有些導管拆不下來或需要很多的時間拆卸嚴重的影響力混凝土灌注。其解決方法為只要每次混凝土灌注完畢把每節導管拆卸一遍,螺絲扣涂黃油潤滑。還應注意在使用導管時,防止導管碰撞變形,難以拆卸。
參考文獻
【1】廣東省標準,建筑基坑支護工程技術規程,(BJ∕TI5—20—97)1998
【2】余志成,深基坑支護設計與施工,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
【3】楊光華,深基坑支護結構的實用計算方法及其應用,北京:地質出版社,2004
文章標題:論水利工程中深基坑施工技術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shuili/1632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