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水力論文 發布日期:2013-04-09 08:46 熱度:
[摘要]生態水利建設是擺在當前水利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新課題,筆者分析了滄州水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建設生態水利的技術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生態水利,建設,技術措施
一、滄州水利概況
滄州市地處河北省的東南部,東臨渤海,境內有大清河、子牙河、漳衛南運河三大河系,有行洪河道10條,排瀝河道26條,素有“九河下梢”之稱。多年來,修建有中型水閘43座,小型水閘413座;一級堤防282公里,二級堤防360.1公里,三級堤防446.6公里,四級堤防2188公里,等外堤防2150公里;中型泵站18座,小型泵站53座,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水利水系。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水資源極度匱乏
目前,滄州市水資源總量為13.54億m³,人均資源量為192m³,分別占全國均量的8%和6%,不足河北省均量的50%。當前,全市城鄉生活年缺水量1.2億m³,工業年缺水1.13億m³,農業缺水量年平水年為2.5億m³。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和省經濟增長級的快速發展,用水需求呈快速增長勢頭。
(二)水污染嚴重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上游大量修建水庫和攔水工程,位于下游的滄州,雖然河道縱橫,但經常干枯、斷流,成為全省唯一沒有地表水源的市。
另外,隨著上游省市工業發展,滄州整體水域受到污水侵害。如僅子牙河每年接納上游排放污水達2億m³,加之滄州本為化工城市,每年排放近1.3億m³污水,河道污染情況非常嚴重。據近三年河流斷面檢測顯示,除南運河、宣惠河全年斷流外,其余河道水質均劣于Ⅴ類,呈現“有河皆枯,有水皆污”的局面。
(三)地下水環境惡化
由于降雨、徑流和客水減少,為維持滄州經濟發展,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開采地下水,年超采量7.35億m³,造成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形成全國罕見的1.4萬km2的深層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群”,出現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多種危害。
(四)水資源浪費嚴重
目前,滄州農業年用水量為9.95億m,占總用水量的75.8%,由于部分農民受傳統種植觀念影響,堅持大水漫灌的落后生產方式,約有三分之一的農作物沒有實行節水灌溉和科學用水,水浪費最為嚴重。另外,我市主導企業為石油化工,為高耗水產業,且節水措施推廣進展緩慢,工藝落后,重復利用率低。
三、生態水利建設的技術措施
(一)以河道生態修復為重點,構筑生態化水網工程體系
1.恢復河道的最小生態水量
沒有潔凈、穩定的生態水量是難以改善生態環境的。要通過南水北調、雨洪資源利用、調整產業結構、全民節水、中水利用等措施,還河道生態需水量,改善動、植物生存環境,此為重中之重。
2.用生態措施防護河道
河道防護工程建設中,應遵循生態學原理,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長的透水材料,如石籠陡坡的加固、土工格柵岸坡加固等,為植物生長和動物棲息創造條件。在河道整治工程中,要尊重天然河道形態,盡量避免直線和折線型的河道設計。
3.治理的同時注重景觀效果
在水系治理中,要充分體現生態觀,在滿足治污、防洪、供水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注重水利設施的造型美觀及濱河的綠化、美化。如南運河橫穿滄州,要結合當地文化,規劃建設濱河公園、親水平臺,以滿足人民的親水及休憩游樂要求。
(二)優化配置水資源,構筑節水性社會體系
1.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降低水耗。
加快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扶持企業大力推廣冷卻水循環技術、污水處理回用技術等,積極探索合理的水循環模式,通過水的梯級利用、中水回用、景觀水體等方式把園區內不同企業、污水處理廠及地方市政部門連接起來,實現更大規模的循環,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增加效益、減少水耗。
2.大力實施節水灌溉
加快生態農業園區建設,完善灌區渠道防滲襯砌,推廣管灌、噴灌、滴灌節水灌溉新技術,改大田漫灌為窄畦、短畦、小白龍灌溉,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數。
3.城鄉用水節水化
加大城鄉居民節水器具的改造,建立合理的水價體系。實施水價超量累進收費制度,促使節水型生活、生產模式的形成。另外積極推廣苦咸水淡化、中水回用等技術,逐步實現分質供水的目標。
4.加大治污力度. 實現雨水資源化
再生水利用是開發和利用本地水資源的重要途徑,要加強企業管理,強制工業污水必須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逐步建立城市雨污排水分流系統,實現雨水資源化。
5.加大引水工程和蓄水工程建設力度
繼續加強南水北調、引黃等大中型引調水工程實施力度,加快各縣平原水庫特別是地下水庫的建設,進行坑塘生態改造,提高蓄水能力,為工農業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
(三)強化管理,構筑現代化水管理體系
推行水務管理一體化,實現從傳統水利到現代水利、從粗放型到集約型管理轉變,建立由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的包括調水、蓄水、供水、排水、污水處理、中水回用等水生產全過程和水量、水質、水環境全方位的城鄉統一管理體系,對水資源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全面實現管理手段的科學化、現代化。
[參考文獻]
1、黃宣偉,城市水利規劃問題,上海水務雜志,2002(2),p26;
2、關業祥,關于水利規劃的思考,中國水利,2003(2),p14;
3、鄭在洲,城市水務管理,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p1-15.
本文選自國家級期刊《中國水運》。《中國水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主管、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水運行業綜合性月刊、全國優秀科技期刊、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和入選全國期刊方陣。雜志以“為我國水運事業的改革發展服務、為我國水運職工服務”為辦刊宗旨,大力宣傳國家、交通部發展水運的方針、政策,及時傳播國內外水運經濟信息,客觀報道水運行業的改革創新,闡釋國際國內水運法律法規,普及推廣水運科技成果。圍繞國內外水運熱點、難點、焦點以及讀者關心的問題展開研討。
文章標題:水利工程設計職稱論文范文:生態水利建設技術措施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shuili/1677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