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水力論文 發布日期:2013-08-05 09:42 熱度:
本文選自期刊《陜西水利》,《陜西水利》是陜西省水利廳主管、陜西水利系統唯一公開發行的水利行業綜合指導雜志。 本刊已入編《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等,正刊、增刊稿件均可在萬 方、知網、重慶維普上查詢。主要發表:水利、施工,水文、水利灌區管理,水利改革,水文化研究等各類,涉水的原創性學術理論、工作實踐、成果綜述性文章。
摘要:本文對石家莊市水環境現狀進行初步探討,分析影響成因,提出了改善石家莊市水環境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城市,水環境,缺水,成因,對策,建議
1基本情況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自開天辟地以來,人們逐水而居、傍水而聚,經過世世代代的積累,逐漸成就了當今的城市。現代城市對當地水環境提出了較高要求:較高的防洪能力、充足的水源供給、良好的生態環境、美麗的河湖景觀。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水資源問題越來越嚴峻,由于降水量少,補源不足,本地水源越來越緊張,從外地引水越來越困難。
“中國最缺水的地方在華北,而華北最缺水的地方在石家莊。”市內多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以下,受水氣補充條件和地理位置、地形等條件的影響,年降水具有時空分布不均、相差懸殊的特點。汛期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70~80%,往往形成洪澇災害,而在非汛期又因降水量少和用水量大,造成用水緊張。石家莊市本身水資源總量較小,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2.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11.4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僅246立方米。城市用水量的10%來源于上游崗南水庫和黃壁莊水庫。長期以來,石家莊供水總公司90%的供水依賴地下水。石家莊地下水的合理開采量(非農業)應為1.4~1.5億立方米年,而自90年代起,開采量一直穩定在3~3.4億立方米年,長期處于超采狀態。由于采水量過大,石家莊地下已形成了一個巨大漏斗。由“石家莊市地下水多年動態曲線圖”上可以看出,石家莊從1964年到1995年,地下水位是年年在降。在1964年時,人們在地表以下挖五、六米深就能見到水源。可是到了1995年,地下水位猛降到了40多米。經“96.8”洪水后,地下水位迅速下降趨勢有所緩解。由于多種原因,石家莊的地下水位在30年里降了近40米,平均每年下降1.3米左右。據專家預測,到2010年我市漏斗面積將擴大到410平方公里,平均地下水埋深達49米,中心埋深達58米。
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農業污水灌溉及化肥、農藥的大量施用,不僅造成了地表水體的污染,受污、廢水垂直滲透影響,使得我市地下水水質不斷惡化。淺層地下水污染超標區面積已近300平方公里。
2城市水環境影響成因分析
2.1影響我市水環境的客觀成因分析
2.1.1人口和經濟實業集結帶來的客觀問題
大規模集結首先造成區域用水量急劇增長,迫使人們修建大量的取水、引水排水建筑廢棄物的排放集中,徹底改變了城市所在地區的自然環境。另一方面,加劇了城市內外地表和地下水體的污染。在地下水超采的同時,受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垂直滲透影響,地下水已形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值得注意的是我市地下水污染分布及污染程度與工業布局密切相關,主要原因是工業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通過垂直滲透造成地下水污染。隨著城市經濟發展而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及生活垃圾日益增多,而這些大量的廢棄物、生活垃圾缺乏嚴格的管理,亂堆亂放,經雨水沖刷滲入地下,也造成了石家莊市地下水的污染。主要污染物為硬度、鉻、氟化物、氯化物、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及細菌總數、大腸菌群等。
2.1.2硬化工程集中帶來的客觀問題
粗略估計,我市60%以上為不透水或基本不透水的地面,最典型的就是用花崗巖、大理石、水泥和柏油等不透水的材質鋪設的道路、廣場、樓面、停車場等地面。而這種硬化工程的集中導致了城市在建時期的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導致了城區可滲水面積必然減少,嚴重影響地下土壤和地下水與外界的交流和自我凈化調節,但最直觀的是下墊面條件的改變,使降在大面積不滲水地面上的雨水產流快,匯流時間短,形成陡漲陡落的區域洪水,由于城市房屋設施和道路絕大部分不能受淹,人為地加重了排水管道的負擔,造成排水系統規模越來越大。
2.2影響我市水環境的主觀成因分析
2.2.1迅猛發展的城市建設與水環境改善意識不協調
城市發展方興未艾,建設面貌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對水環境改善意識需進一步提高。迅猛發展的城市建設必須以改善水環境為前提。如果逆勢而動,最終是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的,再要補救就會事倍功半。尤其不要存在任何僥幸心理,將水環境改善的希望寄托于南水北調工程或建幾座大型污水處理廠。
2.2.2城市水利規劃與城市建設的缺陷
城市水利規劃要把改善水環境作為重要任務,并與整個城市規劃相協調。城市水務建設需要建立新觀念、引進新技術,既要滿足人口生存與經濟發展的需要,也要克服掠奪性的資源利用、導致生態系統破壞的弊病,創造人與自然相協調的生存環境。通過治污、整修河道、控制開采、加強管理等有效的措施,達到改善的目的。同時還要制訂實施后的維護法規,確保規劃效益長期不受侵害。
現代城市建設對水務要求有較高的防洪能力、充足的水源供給、良好的生態環境。以我市現狀看,主要面臨著嚴重的洪澇災害、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這與全市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以及工業化、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不相適應。
3對策與建議
3.1深入研究水環境與城市發展的關系
堅持人、水環境、城市建設和諧、統一的原則,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將現代防洪思想和近代科學技術用于建立城市防洪體系(如適宜的城市水文分析方法、水文自動測報系統,網絡防洪決策系統等),并強調采用非工程措施減低洪災損失,包括合理的城市防洪規劃、合理的城市建設方法。避免城市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約束人類的不正當行為。
3.2理順水管理體制
水管理體制不順,使得有限的水資源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和保護。目前石家莊市的水管理單位涉及水利、城建、供水、排水、環保等多個部門,表現為條塊分割、職責交叉、權屬不清。由于水管理權不統一,各管水部門依據自身的管理職能開展工作,沒有形成協調統一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全市水資源保護、開發、利用缺乏統一的規劃,無法實現統一管理及聯合、優化調度,也無法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集約利用。
3.3深挖節水潛力
水資源浪費嚴重。城市輸配水管網陳舊老化、不配套,管網漏失嚴重,造成供需矛盾的日趨尖銳,是發展城市建設、改善水環境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
工業用水中,水的重復利用率普遍偏低,目前僅為50%~60%,節水技改潛力很大。建設中水利用和重復利用設施。生活用水中的跑、冒、滴、漏等現象也很普遍,要采取各種有效的節水措施,防止跑、冒、滴、漏。大力宣傳節水,強化市民節水意識,做到時時處處節約用水。
3.4城市建設、改造減少不透水地面
減少不透水地面,增強雨水滲透,合理、充分地利用雨水涵養地下水源。既能緩和城市水資源危機,又能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調節氣候,從而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還能減少所需雨水管系統容量,相應減少雨水管系的投資和運行費用,并減輕城區水澇危害和水體污染。
3.5制定用水定額、分配水量(權)、建立水市場
對水資源的無償開發和低償使用,導致了水資源的重使用而輕節約,我市水資源的消耗強度比發達國家普遍高5~10倍,水資源相對短缺的局面又由于資源使用不合理而加劇。
通過水資源調查評價摸清全市水資源量(可供水量)是建立水權和水市場制度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在進行水權分配時,首先應考慮人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的水權,即人基本的生活需求的水量,其次是糧食(蔬菜)、生態需求的水量,最后是工業用水量。
在水權分配后便可建立水市場,將用水、排污商品化,以實現水資源產權和水商品產權的有償轉讓,以優化配置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參考文獻:《石家莊市水資源綜合規劃(2006-2020年)》(石家莊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2008年12月)
文章標題:水利論文城市水環境方向論文范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shuili/18193.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