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防洪堤;軟弱地基處理
1.工程概況
" />
所屬欄目:水力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0-09-01 09:38 熱度:
摘要:目前針對軟弱地基的不同構成有很多不同處理方法,根據(jù)我縣縣城防洪堤工程基礎存在軟弱地基的問題,主要對松木樁處理軟弱地基的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關鍵詞:防洪堤;軟弱地基處理
1.工程概況
縣城防洪堤工程位于平遠縣大柘鎮(zhèn)(縣城),該堤圍長13.6km,,該工程防護面積達2000公頃,可捍衛(wèi)農(nóng)田1.5萬畝,捍衛(wèi)人口5.9萬人,捍衛(wèi)固定資產(chǎn)30億元。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工程等級為3級,堤身迎水面大部分采用漿砌石重力式防護墻,堤高約5~6m。該工程由2008年1月開工,2009年12月完成。該工程堤段有局部地基為軟弱地基,其中嶺下河段有一段長100m左右都為軟弱地基的較長地段。
2.軟弱地基的種類及常見的處理方法
軟弱地基是一種不良地基,由于軟土具有強度低、壓縮性高和透水性很小等特性,因此在軟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必須重視地基的變形和穩(wěn)定問題。在軟弱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往往會出現(xiàn)地基強度和變形等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問題,因而常常需要采取措施,進行地基處理。
軟弱地基的種類很多,按成因一般可分為人工填土地基;海相、河流相和湖相沉積而成的含淤質(zhì)粘土類地基;各種山前沖積、洪積相所形成的夾卵石、漂石的粘土類地基。復雜的成因造成了它們在物理力學性能上復雜性,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承載力低、壓縮性高。目前對厚度較大的軟弱地基一般采用各類鋼筋混凝土樁進行處理,對含水量和孔隙比比較大的軟弱地基一般采用砂樁、石灰樁,化學灌漿或堆載預壓等方法處理。各種處理方法都有較強的針對性,處理方法選擇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設計是否安全和節(jié)約。在實際工程中,松木樁處理軟弱地基的問題較少提及,筆者認為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采用短木樁處理某些軟弱地基不僅施工較為便捷,而且費用也較為經(jīng)濟合理。
3.本工程軟弱地基處理措施
3.1以本工程嶺下河段100m軟弱地基為例,該段地基地質(zhì)剖面自上而下由淤質(zhì)砂粘土、含淤質(zhì)砂礫石、砂卵礫石構成。淤質(zhì)砂粘土呈軟塑狀,下部的含淤質(zhì)砂礫石呈中密狀,是較為理想的持力層。持力層的實際埋深約為3.5m。根據(jù)該工程遇到的實際問題,我們對本工程軟弱地基處理措施提出了三個方案:①采用松木樁處理;②采用砼預制樁處理;③采用換土墊層法處理。
4.方案分析
4.1采用松木樁處理
4.1.1松木樁的設計計算
在設計中短木樁用作擠密樁時可按下式設計計算:
s=
式中:s——樁的間距(m)
D——樁徑(m)
e0——擠密前土的天然孔隙比
e1——擠密后作要求達到的孔隙比
n——每m2樁的根數(shù)
A——每m2地基所需擠密樁面積,A=(e0-e1)/(1+e0)
AP——單樁橫截面積(m2)
在設計中,當樁端有硬殼層存在時,可作為端承樁,按下式設計計算:
Pa=
n=W/Pa
式中:Pa——單樁承載力
——縱向彎曲系數(shù),與樁間土質(zhì)有關,一般可取1
——樁材料的應力折減系數(shù),木樁取0.5
——樁材料的容許壓力,kPa
W——基礎底壓應力,KN
該防護墻高約5.5m,其單位長度基礎附加應力及自重總值為W=225KN/m;A埋深1.5米,單位基礎尺寸為2.65×1.0m2。持力層埋藏較淺,因而采用端承樁設計。根據(jù)公式Pa=,當以松木為材料,樁直徑為12cm時,取為2500kPa。
Pa=1×0.5×2500×(0.12/2)2π=14.13KN/根
每平方米所需樁數(shù)為
n=225/(2.65×1.0×14.13)=6根/m2
實取6根/m2
該段工程的樁基底面積為265m2,所需樁數(shù):265×6=1590根
4.1.2松木樁布置與施工
按防護墻的設計基礎深度及施工作業(yè)寬度首先進行基礎開挖,基礎開挖深度為1.5m,然后進行松木樁施工,松木樁按梅花形進行布置,松木樁打入軟土地基采用現(xiàn)場挖掘機壓入,樁底應承載于砂礫石地基,由于軟土地基深度不是很均等,所以對松木樁長度要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全部打樁完畢后,在樁頂面鋪設20cm厚砂礫石,加以夯實,然后進行防護墻基礎施工。
4.2采用砼預制樁處理
砼預制樁橫斷面尺寸采用10cm×10cm,樁長2.0m,砼樁采用預制,強度標號為C20,需28天齡期達到強度標準才能用來施工。
4.3采用換土墊層法處理
將軟土層開挖掉,然后換填砂礫石進行夯實至防護墻設計基礎深度,然后進行防護墻基礎施工。
4.4技術經(jīng)濟比較
根據(jù)建筑預算定額,采用松木樁處理,φ12cm的松木樁2.0m長每根樁工料費為15元/根,總費用1590×15=2.39萬元;采用砼預制樁處理,若用10cm×10cm混凝土預制短樁約需3.2萬元,由于現(xiàn)場無較寬闊的平地,且縣城防洪堤線路長,而局部軟弱地基也比較分散,砼樁預制需外面租用一塊較大的平地預制砼樁,且砼樁預制時間長,而工程量大,時間緊;采用換土墊層法處理,需工程費2.6萬元,換土墊層需開挖基礎較深,并且因地下水位較高,需配置多臺較大功率的抽水機,施工時間長且施工難度大。
通過技術經(jīng)濟比較,采用松木樁處理施工方便,施工時間少,又經(jīng)濟合理,確定采用松木樁處理方案。
5.松木樁處理軟弱地基的適應條件
根據(jù)工作中的一些實踐,軟弱地基的設計之前必須認真進行工程地質(zhì)勘察和土工試驗。只有查清土層和土質(zhì)的情況,才正確地進行設計和施工;再必須從場地的土層和土質(zhì)的特點出發(fā),對地基與基礎的結構、施工及使用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通過方案比較、合理地選擇地基處理方案。一般軟土厚度小于5m時較為適宜用松木樁處理,為了便于打樁,樁長不宜超過4m。作端承樁時,為了保證樁尖能進入持力層,上部可先開挖至基礎的埋深后再打樁。樁的材料必須用松木,因松木含有豐富的松脂,這些松脂能很好地防止地下水和細菌對其的腐蝕,價格也較為便宜。松木樁適宜在地下水以下工作,對于地下水位變化幅度較大或地下水具有較強腐蝕性的地區(qū),不宜使用松木樁。
6.小結
縣城防洪堤工程軟弱地基段都采用松木樁處理,該工程通過使用和觀測證明,結構穩(wěn)定安全。軟弱地基采用松木樁處理,其工程施工較為便捷,能節(jié)省施工時間,工程穩(wěn)定安全,而且費用也較為經(jīng)濟合理,所以該工程采用松木樁處理是較為合理的選擇。
參考文獻
。1]馮國棟主編《土力學》,水利電力出版社。
。2]鄧學成、孫萬和主編《工程地質(zhì)》,水利電力出版社。
。3]齊金苑、于文成主編《水利工程建設百科全書》第一冊水利工程地質(zhì)處理。
文章標題:平遠縣縣城防洪堤工程軟弱地基處理探討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shuili/3318.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chǎn)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理工論文范文
建筑設計論文 城市規(guī)劃論文 礦業(yè)論文 機電一體化論文 包裝論文 交通運輸論文 化工論文 電力論文 水力論文 自動化論文 車輛論文 冶金論文 工業(yè)設計論文 機械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