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水力論文 發布日期:2010-09-01 09:51 熱度:
【摘要】通過對樵桑聯圍達標加固堤圍綜合超高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種可以供珠三角二級堤圍堤頂超高選取的確定辦法。這種辦法對今后的堤圍設計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從而為堤圍堤頂超高的選取提供一種有效、實用的思路。
【關鍵詞】堤圍;堤頂超高;計算方法;確定原則
1引言
珠三角的二級堤圍是廣東省的重點堤圍,是僅次于北江大堤的重要堤圍,主要包括佛山大堤、樵桑聯圍、中順大圍、江新聯圍、東莞大堤等,它保護著全省一半以上的國民經濟產值。二級堤圍的達標加固的關鍵之一是合理確定堤圍的堤頂超高。根據《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8)第6.3.1條規定,二級堤圍綜合超高不小于2.0m,但是如果一刀切取綜合超高2.0m,有些堤段可能會造成浪費,甚至會影響堤圍的安全,下面以佛山市南海區的樵桑聯圍為例,探討如何合理選取二級堤圍綜合超高。
2堤頂超高計算方法
堤頂超高值,按《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8推薦的(6.3.1)式計算堤頂超高Y:
Y=R+e+A
式中:Y——堤頂超高(m)
R——設計波浪爬高(m)
e——設計風壅增水高度(m)
A——安全超高(m),查《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8)表2.2.1得2級堤圍不允許越浪時A=0.8m,允許越浪時A=0.4m。
樵桑聯圍部分堤頂臨水側設有防浪墻,因此設有防浪墻堤頂高程算至防浪墻頂面,但根據《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8),不計防浪墻的堤頂面高程應高出設計洪水位0.5m以上。
風浪要素采用莆田試驗站公式,計算如下:
(1)風速:
樵桑聯圍所在地沒有風速實測資料,查取距離樵桑聯圍南海段25km的南海氣象站統計的風速資料,歷年汛期10m高年最大10m風速的平均值為8.4m/s。為了進一步復核風速的合理性,查取周邊國家氣象站的廣州站、新會站的數據,其歷年汛期10m高年最大10m風速的平均值分別為8.8m/s和11.2m/s,本工程位于廣州站和新會站之間,但靠向內陸,風速相對會小些,所以本工程不考慮風向的影響,取南海氣象站歷年汛期10m高年最大10m風速的平均值8.4m/s計算,可以滿足工程的需要。
根據《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8),設計風浪的計算風速可采用歷年汛期最大風速的平均值的1.5倍,即8.4x1.5=12.6m/s。
(2)吹程(風區長度及水域水深)
根據水深地形圖及各堤段的橫斷面圖,結合相應頻率量出。水域平均深度根據水深地形圖按下式計算:
式中:
d——風區平均水深(m);
di、△Xi——水深圖上每二點間平均深度及二點間的距離(m);
Hp——設計頻率潮位;
h0——水深圖深度基準面與珠江基面之差值(m);
各代表堤段的吹程及水深計算見表1
(3)風浪爬高
本工程的斷面迎水坡坡率有兩種:m=0和m=3。
①當m=0時,風浪爬高和風壅增水高度的計算可采用《水閘設計規范》(SL265—2001)附錄E中的波高(hp)和波浪中心線超出計算水位的高度(hz)的計算公式替代計算。
a)平均波高(hm):根據《水閘設計規范》(SL265—2001)浪壓力計算公式E.0.1-1求得。
式中:hm------平均波高(m);
V0------計算風速(m/s);
D------風區長度(m);
Hm------風區內的平均水深(m)。
b)平均波周期(Tm):根據《水閘設計規范》浪壓力計算公式E.0.1-2求得。
式中:Tm------平均波周期(s)
c)平均波長(Lm):按堤腳前水深H,根據《水閘設計規范》計算公式E.0.1-2求得。
d)波高(hp):本堤防工程采用50年一遇防洪標準,按2級堤防進行設計。
根據《水閘設計規范》附錄表E.0.1-1查得波列累計頻率P=2%,hm/Hm值,按《水閘設計規范》附錄表E.0.1-2查得hp/hm值,求得hp(本工程為h2%)。
e)波浪中心線超出計算水位的高度(hz):根據《水閘設計規范》浪壓力計算公式E.0.2-2求得。
式中:hp------波高(m);
hz------波浪中心線超出計算水位的高度(m);
Lm------平均波長(m);
H------堤腳前水深(m)。
②當m=3時,風浪爬高和風壅增水高度的計算可采用《堤防工程設計規范》(GB50286-98)附錄C的公式計算。
a)根據《堤防工程設計規范》附錄C要素公式C.1.2-1、C.1.2-2、C.1.3-1計算平均波高、平均波周期、波長(取迎水坡坡度系數m=0.5);計算結果詳見表2。
b)查表C.3.1-1、表C.3.1-2、表C.3.1-3、表C.3.1-4得出斜坡的糙率及滲透性系數K△、經驗系數Kv,爬高累計頻率系數Kp、無風情況下光滑不透水護面的爬高值R0。
c)按Rp=K△KvKpR0H計算風浪爬高,Rp為累計設計頻率波浪爬高計算值(本工程為R2%)。
風浪要素計算成果表(50年一遇)
表1
風浪爬高計算成果表(50年一遇)
表2
注:1、2級堤防安全超高0.8m;
2、hz為波浪中心線超出計算水位的高度;hp為相應于波列累積頻率p的波高(p=2%)。
3堤頂高程確定原則
按規范GB50286-98第6.3.1條規定,2級堤防堤頂超高值不應小于2.0m,高于2的計算成果,結合可研階段的成果和本工程的實際,堤頂高程按照如下原則確定:
(1) 新培堤段按照50年一遇洪水位超高2.0m選取;
(2) 現狀堤頂有混凝土路面,且路面高程高于50年一遇洪水位加0.5m的,保留現狀堤頂高程,設置防浪墻,墻頂高程按照50年一遇洪水位超高2.0m選取;
(3) 穿越城區、廠區、堤外河灘地面高程高于50年一遇洪水位、堤面已經硬化、堤面寬度大于30m的堤段,堤頂高程不變,新設防浪墻按照表2計算的風浪爬高+安全超高0.8m+50年一遇洪水位選取。
4結語
從表2的計算結果可知,計算的堤圍綜合超高均小于2.0m,最小的才1.20m,可見如果按規范規定,二級堤防堤頂超高值取大于2.0m,會造成培堤土方加大,占地增多,重要的是堤圍并非越高越好,對于軟弱地基,堤圍越高,地基失穩的可能性就更大,甚至變得無法穩定,必須進行較大規模的基礎處理。對于珠三角西北江上游水位較高,安全超高2.0m在整個堤圍高度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可能影響相對較小,但是對于下游受潮水影響為主的區域,設計洪水高于地面多在2~3m,如果安全超高取2.0m,則在整個堤圍高度中所占的比例達到40%~60%。由于過大的安全超高對堤圍并無幫助,相反還可能浪費,甚至影響堤圍安全,所以對堤圍的綜合安全超高應該綜合分析,合理選用。
文章標題:珠三角二級堤圍堤頂超高的選取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shuili/3326.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