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水力論文 發布日期:2010-09-01 14:18 熱度:
摘要:保定市面對近年連續嚴重干旱,水庫蓄水不足,河道、洼淀大部分干涸,地下水補給少且超采量劇增的實際,提出要引洪蓄洪,回補地下水,使洪水資源化,即對汛期洪水統籌考慮,疏蓄結合。充分利用汛期降雨的有利時機,多集雨、多蓄水,以補充水資源不足,緩解水資源緊張狀況。
關鍵詞:雨洪資源,引蓄,回補
自1996年后,保定市持續嚴重干旱,可用水量大幅下降,導致了一系列生態與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制約保定市經濟發展的“瓶頸”。如何緩解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解決好水資源年際之間、年內之間、區域之間分布不平衡問題。充分利用雨洪資源就是緩解水資源緊缺的一個有效途徑。
1、實現雨洪資源利用的基礎保障
實現雨洪資源化,要以現有的水利工程作為基礎,適當修建引、蓄、排配套工程,構建網絡體系。保定市目前建有各類水庫94座,其中大型水庫4座,中型水庫6座,小型水庫84座,總庫容31.8億m3,控制流域面積10687km2。主要行洪河道5條,即永定河、白溝河、南拒馬河、潴龍河和新蓋房分洪道,河道總長202km。一般行洪河道9條,河道總長236km。主要排瀝河道8條,還有眾多的支流小河遍布。東部有白洋淀、蘭溝洼、小清河三個蓄滯洪區。功能各異的眾多水利工程,初步形成了蓄、灌、排三合一的水系網絡,為雨洪資源利用提供了工程基礎。
2、近年來保定市雨洪資源利用的嘗試
實現雨洪資源化,必須對汛期洪水統籌考慮,聯合調度水庫、洼淀、蓄滯洪區,蓄泄結合,風險蓄水,多集雨,多蓄水,增加地上水,補充地下水,把水庫的泄水發電、灌溉、生態補水、沿途引蓄回灌等有機結合起來,做到一水多用,發揮洪水的綜合作用,以補保定市水資源之不足。
2.1平原引蓄回灌。在原有水利工程的基礎上,市水利局勘察規劃實施了26個回灌小區,均利用河道上的閘壩等攔蓄工程或揚水站提升,引水入渠道存蓄、灌溉農田及滲補地下水。共分為北支回灌區域、南支回灌區域和白洋淀回灌區域,涉及16個縣市,控制回灌面積2030km2,年引蓄水能力2—3億m3。
其中北支回灌區域以河道為主干線,涉及涿州、高碑店、雄縣、容城、徐水6縣市,分別為涿州市刁窩橡膠壩、高碑店市倉尚河引水、平新莊引水閘、蘭溝河引水、雄縣龍灣蓄水閘、勝利渠、馬莊渠、雄縣、固安、霸州排水渠、容城老李村灌區、定興拒躍渠、徐水于莊閘、南留橡膠壩12個引蓄回灌小區。
南支回灌區域涉及定州、安國、博野、蠡縣、高陽、順平、滿城、清苑、望都9縣市,分別為定州孟良河回灌區、安國韓村北干回灌區、博野東風北干渠、大營南干回灌區、蠡縣孝義河閘、月明河辛興閘、高陽東方橡膠壩、滿城方順橋橡膠壩、順平曲逆河橡膠壩、清苑白城閘、望都招莊閘、九龍河黃家村閘、楊家村閘13個引蓄回灌小區。
白洋淀周邊區域利用20余處揚水機站及排水干渠,排灌渠合一,相機引蓄水。
自2000年春季以來,保定市政府發動相關縣市整修開挖渠道,維修建筑物,對回灌小區進行擴建、新建引、蓄、排配套工程,構成網絡體系,爭取汛期相機蓄水,實現洪水資源化。截止2006年12月,結合汛期降雨以及王快、安格莊水庫除險加固放水時機,共引蓄水4.2億m3。節約農業用水1.8億立方米,地下水位累計回升0.3米。有效的回補了地下水,實現了洪水資源化。
2.2山丘區集蓄降雨。山區、丘陵區雨洪資源化的主要方式即為修建水池、水窖,豐水期集蓄雨水,枯水期解決這部分地區的人畜飲水問題。目前,保定市多方籌措資金1.5億元,建設集雨工程8.7萬項。蓄水能力達483萬立方米,控制旱地30.5萬畝,為山區30萬人提供了飲水備用水源,增加灌溉面積320畝。但需滿足當地群眾生產生活需要,還應加大力度增加水池水窖的建設規模和建設進度。
2.3區域內生態補水。保定市大清河水系自1997年后連年干旱少雨,白洋淀自然補給斷流,為確保“華北明珠”的安全,市水利局實施庫淀聯合調度,9年之內從上游王快、西大洋、安格莊三座大型水庫引水補淀14次,水庫共放水9.13億m3,總入淀量5.0億m3,避免了白洋淀干涸之苦。
在實施雨洪資源化過程中,我們著重解決了以下兩方面的工作難點,以確保引洪蓄雨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一是風險性問題。在引蓄水時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制定嚴密的計劃和方案,市、縣、鄉各級防汛機構在汛期引水期間,統籌考慮全局,兼顧水庫、河道、引蓄和排水、上游和下游各方面利益關系,避免人為造災。二是利害關系。在引蓄水時,坑塘、河渠、沙灘地等一些低洼地區被淹,市、縣、鄉各級政府全力做好群眾工作,曉以利害,使其小利服從大利,局部服從整體,保證引蓄洪水工作順利進行。
3、雨洪資源化的啟示
保定市雨洪資源化的嘗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展示了利用本區域降水資源的前景,為緩解水資源危機,實現一定區域內的采補平衡,提供了有效途徑。同時,對國家提出的防汛抗旱工作“兩個轉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獲得了一些啟示。
啟示1.水庫應增加調蓄能力。保定市水庫調度運用方式均以防洪為主,調蓄能力運用不夠。應適當調整大型水庫的調度運用方式,增加調蓄能力。在遵守水庫調度運用原則的前提下,適當延長放水時間,并與下游的回補工程聯合運用,實現庫、河、渠、淀聯合運用,適時引洪蓄雨。大清河水系上游6座大型水庫和白洋淀實施聯合調度,以確保白洋淀生態及周邊社會安全。
啟示2.提高蓄滯洪區啟用頻率。保定市3個蓄滯洪區總面積1420.3km2,總滯蓄水量26.48億km2,可以說是平原水庫。但是,3個蓄滯洪區的啟用頻率均在10年一遇以上,洪水量級較小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規定,啟用蓄滯洪區屬于違法行為。實現雨洪資源化,必須改變原有思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制定中小洪水時的蓄滯洪區啟用方案,提高蓄滯洪區的啟用頻率,充分引洪蓄洪,恢復濕地,補充地下水。
啟示3.市區實施雨水回灌。由于城區面積擴大和地面硬化,減少了市區降水的入滲量。政府應該大力開展城市雨水資源化研究,制定雨水綜合利用規劃,并強制實施雨污分流,雨水回灌,政府機關、學校、居民小區修建地下蓄水池,增加地下水入滲補給量。
啟示4.繼續完善引蓄水工程。保定市的26個引蓄回灌小區,自2000年以來,雖然陸續對一些工程進行了維修,但由于原建筑物嚴重老化,有的缺少重點攔蓄節制工程,排、蓄、灌工程體系不配套,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尚需加大投資,予以完善。
啟示5.堅持依法治水。雨洪資源化涉及到多方利益,為防止在引蓄洪水過程中出現分水搶水、占地淹地等水事糾紛,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依法治水、依法管水意識,解決好水事矛盾,維護百姓利益。
參考文獻:
(1) 何文社等。水土保持與可持續發展(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1,(2)。
文章標題:淺談雨洪資源利用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shuili/3390.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