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水力論文 發布日期:2019-01-31 15:06 熱度:
摘要:結合水利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介紹了“頂層設計、以虛促實、開放共享”的虛擬實驗室建設理念與思路;按照水利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要求,構建了“層次化、模塊化、多元化”的虛擬仿真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探索了一條新形勢下水利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新模式。
關鍵詞:水利工程;實踐教學;虛擬仿真;實踐創新型人才培養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綱要》(2006—2020年)強調了“水資源優化配置與綜合開發利用”,2011年政府作出了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新形勢下,我國水利行業正在從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的水利轉變。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的水利工程開發建設離不開大量基礎扎實、工程素養高、實驗與創新能力強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我國水利工程專業在開展實驗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專業綜合實驗條件缺乏、學生實驗訓練不足等問題[1-3]。隨著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虛擬仿真技術已在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領域逐步推進[4-7],結合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開展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建設為緩解水利工程專業實驗教學難的問題提供了一個重要途徑。
推薦期刊:《水利水電施工》是全國水利水電施工技術信息網網刊。是經湖北省新聞出息局每年審查批準的內部資料、準印證號為2008/YC。是全國唯一全部刊載水利水電施工技術和管理的綜合性科技成果和科技情報資料的刊物。 《水利水電施工》1982年創刊以來,以快捷發表實用的科技信息和“四新”成果。而受到廣大工程技術人員,特別是年青工程是由的歡迎和有關部門的認可。
1實驗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1.1缺乏專業課綜合實驗
國內水利工程專業開設的實驗項目多圍繞“水力學”“土力學”“建筑材料”等專業基礎課而設置,而與“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等專業課相關的綜合性實驗,如重力壩斷面應力模型實驗、土石壩滲流模型實驗和消力池消能防沖模型實驗等則偏少,部分高校甚至完全沒有條件開展相關的綜合性實驗,少數已開展的綜合性實驗項目也僅限于教師演示、學生觀看階段。綜合性實驗以實際工程問題為背景,是多門課程的有機結合,突出了各門課程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工程素質和實驗能力。專業課綜合實驗的缺乏致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得不到應有的鍛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水利工程專業學生工程素質和實驗能力的培養。
1.2缺乏開放的探索性實驗
以本專業的“水力學實驗”課程為例,一般高校會設置畢托管測流速實驗、文丘里流量計實驗、雷諾實驗等10個左右的實驗項目,其中大多數是關于流體連續性方程、能量方程、動量方程等經典理論的驗證性實驗,缺少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設計的探索性實驗。在驗證性實驗過程中,學生只需要按照實驗指導書中規定的實驗步驟完成簡單操作、記錄測量數據,而后通過一般性的計算處理驗證相關理論的正確性即可。驗證性實驗完成的是具有“普適性”的“規定動作”,從而導致學生被動地參與實驗,缺乏對實驗現象和本質的思考分析。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無力改變實驗的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極大地制約了學生個性化的設計思想和實驗操作,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1.3實習以參觀為主
水利工程專業的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是培養學生專業素質、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能力的重要實驗教學環節。由于高校招生人數增加、實習經費短缺,并出于安全管理的需要,學生實習時間被嚴重壓縮,本該3~4周完成的生產(畢業)實習被壓縮至3~4天。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學生熟悉水工建筑物的結構構造、施工工藝尚且困難,更別提親身參與生產實驗。此外,水利工程施工周期長,施工現場環境復雜、危險性高,企業基于生產任務和安全責任考慮,不愿意接受學生進入施工現場進行實習。因此,大多數高校只能選擇已建成的水利工程進行參觀式實習,且參觀地點僅限于工程表面,學生無法認識地下廠房結構、壩體內部構造等隱蔽工程。
整體上,目前我國水利工程專業的生產(畢業)實習學生參觀多、參與少,聽講解多、討論少,遠眺多、接觸少[1-3]。這種實習模式下,學生只能獲得感性上的膚淺認識,不能直接接觸工程建設與管理中的實際問題,難于從深層次理解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生產過程,因而不能鍛煉和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實驗創新能力。2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必要性
2.1虛擬仿真實驗概述
虛擬仿真實驗(室)于1989年由美國WilliamWolf教授最早提出,是指綜合應用虛擬現實、多媒體、人機交互、數據庫以及網絡通信等技術,通過構建逼真的實驗操作環境和實驗對象,使學生在開放、自主、交互的虛擬環境中開展高效、安全且經濟的實驗,進而達到真實實驗不具備或難以實現的教學效果。與傳統實驗教學相比,在涉及高危或極端環境、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以及需要高成本、高消耗的大型或綜合性實驗項目,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更具有明顯的優勢[8-14]。
近年來,虛擬仿真技術迅速發展,已在水利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運行與管理等環節中得以運用,這為水利工程專業開展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條件支撐[4-7]。
2.2虛擬仿真在實驗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
虛擬仿真技術引入水利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工程實驗能力和創新意識(見圖1)。
2.2.1降低實驗成本
實驗設備、場地、經費等方面的不足是限制高校開展水利工程專業綜合性實驗的主要原因。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基本沒有材料損耗,極大地降低了實驗成本。學生可根據綜合性實驗項目的要求,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對實驗內容進行設計、計算分析和優化。同時,虛擬仿真實驗突破了傳統實驗時間和場地的限制,學生可在實驗課時間之外進行各種實驗工況設計,反復操作,從而使學生在知識運用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此外,將實際的水利工程項目轉化成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內容,通過“實戰型”項目演練,培養學生的工程素質和實驗能力,能夠為企業輸送“來之能戰”的合格畢業生。
2.2.2具備容錯功能
在傳統的實驗教學中,由于實驗資源有限及實驗風險控制,學生只能按照教師的演示或實驗指導書按部就班地進行驗證性實驗操作。在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營造的安全虛擬實驗環境中,教師和學生不必擔心實驗風險,學生可根據自身的理解和思考多次改變實驗邊界條件進行操作,抑或是重新設計符合要求的實驗方案、靈活加入多種探索性實驗內容,進而調動起學生主動參與實驗的熱情,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性實驗研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通過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將科研項目轉化為實驗教學內容,通過科研項目訓練向學生傳授科研理念、科研方法,使學生了解本領域的科技最新發展和學術前沿動態,從而激發學生科研興趣、啟發科研思維,培養學生科學研究和創新能力。
2.2.3突破時空限制
針對傳統實習中學生不能多視角觀看水利樞紐布置、水工建筑物結構構造的問題,水利工程虛擬仿真實驗平臺沉浸式漫游功能和交互式操作功能,可徹底打破空間的限制。學生通過對鼠標鍵盤的操控,將自己置身于虛擬的環境中,身臨其境地實現水利樞紐、大壩、廠房的全景、透視、自主參觀。針對傳統實習學生不能動態了解水工結構施工工藝和運行原理的問題,水利工程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可在短時間內三維再現土石方開挖、大壩澆筑、機械設備安裝、電站運行等過程。最為重要的是,學生可以自主動手配置、調用虛擬的機械設備模擬土石方開挖、大壩澆筑等過程;也可以通過建立設備操作控制盤,對電廠設備的啟閉過程進行操作演練,熟悉電站正常運行、事故處理的方法、內容和步驟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實習中學生不能親自參與工程建設與管理的問題,增強了學生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
文章標題:水利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shuili/4000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