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水力論文 發布日期:2021-12-16 10:01 熱度:
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使得水資源需求量也在不斷增加,但是工業發展又引發了水資源浪費及污染等一系列問題。在此情形下,社會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水污染問題亟待解決,監測水質對保護水資源具有重要實踐意義。
1 、水資源保護中水質監測的重要性
1.1 、有效保護水資源
水資源保護監測即針對水質進行監測,及時把控水資源質量。水資源監測可以反映入河污染物總量、河道納污能力以及消減量等指標。水質監測結果通常用數據來表示,通過對一定范圍水環境在一定時間段內進行連續監測,可以有效掌握該區域內水資源污染物質來源、分布狀況和分布規律[1],同時也能科學預測水質污染情況,合理監測水環境,進一步明確水環境污染的控制對象,進而提出科學控制和保護策略。
1.2 、以水資源監測保障用水安全
我國水質監測工作中主要采取定期、定點的監測方法,規定每年針對河流水質監測采樣頻率不能低于12次,于每月中旬開展采樣。水質監測可針對某一特定水環境水質變化情況進行重復跟蹤和監測,以此來保障水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科學性。另外,水質監測也可針對突發性水污染事件進行及時跟蹤,為人們生活、生產用水提供保障[2]。
1.3、 提供決策參考
政府部門對水資源進行宏觀的開發利用及資源配置,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水質監測所提供的有效數據。在開展水資源配置和調度時要全面掌握水資源質量狀況,同時要盡可能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例如,我國在2013年開展的黃濟津水資源調度過程中引發了水質惡化事件,針對這一問題,政府部門推出了引黃政策,及時處理了污染水質,最大程度地節約了人力、物力、財力資源[3]。
2 、水資源保護監測存在的問題
水資源保護監測中的首要目標是保護飲用水源。目前,我國大部分省份水功能區的監測主要集中在地表水層面,對地下飲用水的監測較少。未來水資源保護工作主要建立在水功能區的管理上。從實際監測角度看,水功能監測主要集中在重點水功能區,監測范圍比較有限;針對入河排污口,多數省份仍然采取每年一次的監測頻率,部分地區也會采取兩年一次或一年兩次的監測頻率,這種監測方式下監測結果代表性不足,監測方式不夠合理,不能準確計算水環境某一時期內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4]。此外,全國水質監測點位的設置明顯不足,不能直觀、準確地反映地下水水質狀況;水體生態監測也處在起步階段,沒有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針對緊急污染事件的監測能力明顯不足,不少地區的水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僅配備了一臺應急監測車。
2.1、 監測能力不足
近年來,雖然全國各地不斷加大水質監測建設方面的投資力度,促進了地區監測中心監測技術設備的更新,但從全局來看,不少地區的中心實驗室仍然存在監測設備老化、技術水平落后等問題。大部分地區僅省中心能夠完成認證參數監測,且主要以手工操作監測方式為主,監測效率較低。在我國全面推進水務工作的前提下,各省份的市級分中心監測頻率、監測范圍等已經不能滿足水務工作快速發展的實際需求,各地監測站點設置不足對地區水資源發展造成了一定限制。
2.2 、實驗室設備配套不足
近年來,我國在水資源監控建設項目、省界水質監測分中心監測建設方面不斷加大投資力度,極大改善了各分中心的設施及環境,有效提升了監測能力,但中心實驗室的建設仍未達到預期效果。實驗室的儀器設備水平僅能滿足常規的監測需求,且沒有配套足夠應急監測設備,對水源地監測、生態監測及突發應急監測能力不足,監測設備、儀器陳舊,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低,對水質監測質量、監測準確性有極大影響。
2.3、 專業技術人員配置不足
當前,我國正在全面推進水質監測工作,監測項目的不斷增加導致水質監測分析技術難度加大,對專業化人才資源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由于專業監測人員配備數量不足,水質監測質量及管理效率受到極大影響。新形勢下,水質監測管理工作任務越來越重,監測工作對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且隨著我國各實驗中心大型儀器設備的不斷升級,對監測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受限于我國編制體制,專業技術人員緊缺現象仍然嚴重,人才儲備也不能滿足水質監測和管理的實際要求。
3 、水資源保護監測建設建議
3.1、 構建水資源保護監測站網
建設水資源保護監測站網要采取統一布局的方式,從流域優化出發強化各站點之間的聯系,對嚴重影響生產生活的水域進行強化監測,并針對不同區域及不同流域水資源評價需求進行綜合考慮,以省為單位構建完善、高效的水資源監測站網。
1)水功能區監測。為進一步強化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我國在2012年推出了《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2011—2030年)》,全國各省份重要飲用水源地都被劃入國家重要水功能區,同時各省份針對國家重點水功能區及省級重要水功能區都開展了常規監測,各地政府也在季度考核中納入了水功能區監測考核達標指標,各地水功能區監測覆蓋率也達到95%。
2)省界監測站網建設。按照國家水功能區監測要求,以流域機構為準開展構建省界監測站網,根據規劃,到2030年要實現國界、省界監測全覆蓋,水量水自動監測站點也在加速建設中。
3)入河口監測建設。根據《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工區(2011—2030年)》規劃要求,針對DOD、氨氮、區域性特征污染物排放超過總排放量50%的入河排污口需要實施在線計量監控,超過80%的排污口需要嚴格實施人工檢測[5]。各省需結合省界污染物排放實際狀況實現水功能區的全面普查,并以普查結果為基礎制定科學監測計劃[6]。
3.2 、提高水資源保護監測能力
首先,要強化各省中心實驗室建設,加快儀器設備更新換代,提升監測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建設,從長期、深層次角度構建水質監測目標,保證實驗室建設的前瞻性。其次,要加大人才資源開發,跟隨水質監測設備的技術發展,更新人才結構,為中心儲備更多專業化人才,以此來滿足水質監測發展的新要求。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水資源保護監測主要目標是通過構建監測站網、改進實驗室、加強自動監測站建設等方法強化地表水體、水生態、地下水的監測、評價和預警,從而為水資源監督和保護提供服務,進一步促進水資源開發利用發展,有效遏制水資源及生態環境破壞,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有效支撐。
參考文獻
[1]陳強完善水環境監測質量體系合理保護利用水資源[J].吉林農業,2018(08):57.
[2]王旭光,章啟兵安徽準北地區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問題和保護對策[J].治淮2018(03):16-18.
[3]林國俊楊寅群,李志軍劉學文蔡金洲,陳曉娟雷明軍.厄瓜多爾Napo流域水環境現狀與保護對策[J]人民長江,2017 ,48(22):53-57.
《水資源保護監測存在的問題及建設探討》來源《華北自然資源》,作者:張慧卿
文章標題:水資源保護監測存在的問題及建設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shuili/47432.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