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水力論文 發布日期:2011-04-21 16:56 熱度:
摘要:在水利水電土石圍堰工程中,用粘土鋪蓋作為堰基的防滲措施,特別是在抓床開闊、透水覆蓋層較厚、無強透水夾層的均質或雙層地基上的中、低水頭圍堰工程,與一般的土石圍堰采用垂直的防滲措施相比,從經濟與工期上均具有較強的優越性。筆者結合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實踐的經驗,對粘土力學性質和滲透穩定性進行了分析,對施工方案設計進行了具體論述。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水利工程;粘土鋪蓋法;防滲措施
1粘土鋪蓋法的原理及適用條件
粘性土拋入水中之后,土團粒吸水膨脹,土內產生不均勻應力,膠質逐漸溶解,團粒水膜變厚,內磨擦力及凝聚力減小,土的團粒結構也就逐漸受破壞,崩解成小土塊,甚至成散粒。以后在本身自重、上層填土重量及滲透壓力作用下,呈雙相或單向排水,逐漸固結密實。密實度、含水量逐漸變得均勻,防滲能力逐步提高。要使水下拋土鋪蓋達到預期防滲效果,必須使水下拋土體在施工期具有崩解、密實等條件,以保證在運行期不被水流及滲流破壞。
1.1拋投區流速與水深
拋入水中的粘性土會被拋投區內的水流擴散、攜帶流失一部分。當流速小于0.5~0.6m/s,流失量一般在15%以內。當流速達0.9~1.2m/s,便會產生嚴重分離和細粒大量流失現象。而細粒大量流失,不僅加大水下拋投量,且形成的鋪蓋防滲能力差。因此,宜盡可能在水下拋投施工期造成靜水壓,控制是最大流速在0.5m/s以內。
在圍堰擋水運用期間,鋪蓋上的過流速度亦應小于鋪蓋固結后的允許沖刷速度(若鋪蓋上部分采用保護措施后,按不大于保護措施允許流速控制),以防止沖刷,保持鋪蓋完整性和防滲效果。
拋土時的水深極限值與土料性質有關。粘粒含量多、含水量大的粘土導體,在水中不易崩解,沉降快,受水深的制約作用小,可用于深水拋填。而粘粒含量低、含水量小的土料易崩解、分散成較細土粒,懸浮于水中,水深愈大,下沉歷時愈長,這類土就不宜用于深水拋投。根據水中拋填試驗,礫質土(小于0.05㎜粒徑的土粒占12%)不能在水深超過12m的條件下拋投,而粘粒含量較多的次生黃土(小于0.05㎜粒徑的土粒大于18%)能在水深13~26m處形成干密度達1.40~1.46g/cm。、滲透系數8.9×10-6~4.2×10~5cm/s的粘土鋪蓋。
1.2鋪蓋區的地基地形
要求拋投區的地形比較平整或稍向堰體方向傾斜。高低不平的堰基會造成水下拋土鋪蓋厚薄不均,不僅增大拋投量,還會在鋪蓋較薄處形成集中滲流,成為防滲薄弱環節。若向堰體外方向的地形傾斜坡度小于不下拋投土自然穩定邊坡,則可以形成完整鋪蓋,但為了滿足
邊坡穩定要求,需增大拋投量。若地形傾斜度大于水下拋投土自然穩定邊坡,則難以形成完整鋪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圍堰鋪蓋末端拋石渣擋土堤,以穩定水下拋土體。
2粘土的選用
水下粘土鋪蓋主要用于堰基防滲,因此,所拋土料應能在水下浸透、崩解、固結,形成具有一定防滲能力、抗沖刷能力、滿足滲透穩定、邊坡穩定要求的防滲體。
2.1土質
一般壤土、粘土、天然含水量較高處于塑態的肥粘土都是良好的水下拋土料。但不宜采用礫質土、硬質肥粘土及粉粒含量高、粘粒含量少于17%的粉質土。
2.2土料含水量
某科學院試驗成果證明,一般粘土、壤土拋土料的自然含水量對水下拋土體的防滲能力有很大影響,見表1。
表1土料含水量對不下拋土體防滲能力影響
2.3拋土塊徑
粘圭塊徑過大,在水中不易浸透軟化、崩解,會造成架空;而壤土塊徑過小,未至水底即崩解成散粒,不僅易于流失,且形成的土體含水量過大,很難固結密實,影響拋土鋪蓋穩定性。一般可控制粘土塊尺寸不大于10~20cm(壤土可以不嚴格控制拋土塊徑),按塊徑不大于2倍含水量變化影響深度計算。
某工程低水圍堰上游拋土體塊徑為10~20cm,少數為30cm。在開挖拋土時未發現架空。證明少量超徑土塊能被已崩解小土塊包裹,填滿架空,大土塊本身在表面濕潤軟化,在上部土重力作用下,相互擠緊,拋土初期形成的架空區會逐漸消失。
2.4崩解
崩解速度跟粘性土的化學性質、顆粒組成、含水量等有關。鈣粘性土親水性差,遇水不分散;鈉粘土親水性強,遇水容易分散。砂壤土崩解速度最快、壤土次之,粘土慢;而肥粘土在浸水30d后的崩解量也不大于5%。壤土的崩解速度隨其含水量減少而緩慢,粘土則相反;而砂壤土的崩解速度與土的開始含水量無明顯關系。
一般認為5cm×5cm×5cm土塊浸入水中能在l0~15s內完全浸透,并有部分濕化崩解的土料最適宜水下拋土。
3工程力學性質分析
水中拋填的粘性土料應具有低密度、高含水量的特征,在坡腳以外沿水平方向的工程力學性質比較均勻,沿土體深度方向的密度和防滲性能逐漸增大。
3.1水中拋土鋪蓋外觀
壤土本身凝聚力小,在水中沉降時,崩解速度比較快,用其拋填的鋪蓋表面有一層易于流動的細粒沉積;用粘土拋填的鋪蓋僅在坡肢有一層易于流動的細粒沉積,坡面也驟然變得平緩。
3.2粘土鋪蓋的顆粒組成
從水下粘土鋪蓋不同濃度取出的土樣試驗分析:水中拋投粘性土形成的鋪蓋除坡腳外,一般不會由于粗細顆粒分離產生分層沉積現象。但水下拋投礫質土、砂質土會產生粗細顆粒分離沉積現象,粗顆粒由頂部向下逐漸增多,粒徑均勻的粗顆粒大多沉積在坡腳及底層。水下拋投粘性土與風化砂混合料時,則分選與流失現象以及拋投體的防滲性能決定于混合比。
3.3防滲性能
水下拋投粘性土形成的土體滲透系數一般都能達到小于10-4cm/s,隨著土料粉粒、粘粒含量減小而增大。沿土體深度方向,滲透系數及臨界坡降均有明顯改善,滲透壓密作用十分明顯。若粘粒含量小于12%,則拋投體的滲透系數會大于10-4cm/s,不能滿足鋪蓋防滲要求。大于塑限含水量的粘土形成的水下拋填體,多呈團粒或塊粒結構,架空現象比較嚴重,滲透系數也比較大,但會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減小至小于10-4cm/s。在垂直滲流條件下,壤土崩解性能好,拋填體不易形成連續滲流通道,受滲透壓密作用比較明顯;而粘土則相反。因此,在同樣密實度條件下,壤土的滲透系數比粘土小;而在水平滲流條件下,壤土易分散遭受沖刷破壞,使壤土的滲透破壞比粘土要小。
文章標題:探析水利圍堰施工中粘土鋪蓋防滲措施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shuili/843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