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作也應列入各級政府的監管之列。筆者認為,源頭的保護重在生態環境的保護。建議在一些小河流源頭設立保護區,或者建設森林公園等,在保護區內嚴禁各種對保護水源不利的活動,以達到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環境和保持生態平衡的目的。這樣保護了“源頭”,也就保護了一條河。
要正確處理好河流與源頭的關系,不能顧此失彼,要全盤考慮和分析這個有機的整體。大河流的保護機構(河務機構)目前建立的比較完善,經濟發展較好的市、縣、鄉(鎮)為
了保護本區域的生態環境的平衡,可以專門成立小的河流保護機構或建立河源保護區。
5海洋河與內陸河問題
河川尾間不與海洋溝通,在沙漠戈壁中消失或注入內陸湖泊的稱為內陸河或內流河,直接注入海洋的河流稱為海洋河或外流河,在我國內陸區面積達344.5萬km2,占國土面積的35%。張家口市區內陸區面積達到1.3815萬km2,占市區總面積的41%。內陸河流域具有降水量偏少、蒸發量大、干旱指數高等特點,內陸河多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區,發
育在封閉的山間高原、盆地和低地內,支流少而短小,絕大多數河流單獨流入盆地,缺乏統一的大水系,水量少,多數為季節性的間歇河。在內流區內的生態環境比較惡劣,長期居住的居民比較少,水資源的量不是很大,開發程度也較低,所以水環境受破壞程度較外流河輕。海洋河也稱外流河,外流河往往形成龐大水系,河流水量大,大多數為常流河。水分主要作外循環,把陸地上大量的徑流量輸送到海洋。外流流域由分水嶺將其與內陸流域分開,但又不是絕對的,由于特殊的氣候和地形條件,在外流區域內有小面積內流區,在一定條件下,外流河可轉化為內流河,如青海湖水系原與黃河溝通,后因地質構造變動和湖面降低,遂變成內流水系。
在我們所關注的水資源和水環境中,一般偏重于海洋河的水資源水環境的狀況。如從相關部門的水資源公報和水質簡報獲取的信息看,可以了解和掌握海洋河的水資源短缺的現狀和水環境發生變化的情況,同時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以致增加水資源量的措施和改善水環境的建議,但是卻很少涉及內陸河,這是水資源保持工作的一個盲區,從現在各地區經濟發展來說,在內地環境保護相對嚴格的情況下,一些污染嚴重的小廠礦企業已經向邊遠和經濟發展相對較弱的區域進軍,從地域上看,這些區域多數是人口相對較少的邊遠地區的內陸河區域,這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注意。同時,對于內陸河流域中的河流及湖(淖),由于水資
源的偏少,水體交換能力低,一旦受到污染,其后果是相當嚴重的。因此,在重視水資源水環境保護和管理的過程中,更應特別關注內陸河流域的水資源水環境現狀和發展趨勢,防止出現先污染后治理的狀況。再者,為了加強內流河的管理及提高內流河區域的生態環境,可以考慮從外流河調水至內流河來,從而改善內流河區域水資源量不足的缺陷。
6結論
水資源水環境的保護與管理工作,不僅關系到河流的健康和國民經濟的發展,而且還關系到子孫后代的生存與發展[7]。保護工作中既要統一考慮,又要跟各流域、各區域的特點相結合,依據具體情況采取符合地域特征的措施。要特別關注中小河流的生命健康狀況,從一條河流的整體情況進行保護和管理,要統籌考慮、統籌解決。加強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監測與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檢測,保證水質不受污染,要科學規劃和控制地下水的開采量,對重點區域和地段進行重點監管保護。做好水資源水環境的保護工作,不可急功近利。這是一項非常艱苦的
系統工程,需要多個部門聯合共同努力,不斷地深化具體的工作內容,才能實現對水資源水環境的保護和管理。經過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通力合作,水資源水環境的保護與管理工作必將取得進展和突破。
2/2 首頁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