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自動化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3-02-23 09:53 熱度:
摘 要:在平時工作中,會遇到很多涉及到工程力學的問題,應該將實際工程問題簡化,進行受力分析,畫出受力簡圖,進行計算得出想要的數(shù)據(jù),然后進行工程設計。本文特舉兩個有代表性常用的例子,供大家工作中參考。
關鍵詞:工程力學,簡化受力,分析,受力簡圖
例一:每根工字鋼受120t的均布載荷,求所需的工字鋼型號。
簡支梁承受集度為q的均布載荷,試寫出該梁的剪力方程與彎矩方程,并作剪力圖與彎矩圖。
(1)求支座反力
根據(jù)平衡條件可求得A、B處的支座反力為
RA = RB = ql
(2)建立剪力方程與彎矩方程
因沿梁的全長外力無變化,故剪力與彎矩均可用一個方程描述。以A為原點建立X 坐標軸,如圖a所示。
在坐標為x 的截面m—m處將梁截開,考察左梁的平衡如圖b所示。
梁的剪力方程和彎矩方程分別為:
(3)作剪力圖和彎矩圖
根據(jù)式①,Q(x)為x的一次函數(shù),剪力圖為一斜直線。因此只要求得區(qū)間
(0≤x≤l)端點處的剪力值Q(0)= ql,和Q(l)=- ql,在Q—x坐標中標出相應的點a、b,連接ab,即得該梁的剪力圖,如圖c所示。
根據(jù)式②,M(x)為x的二次函數(shù),彎矩圖為一拋物線。為繪制這一曲線,最少需要三個點。取兩個端截面(x=0),(x=l)及跨中截面(x= )作為控制界面。三個截面的彎矩值分別為M(0)=0,M(l)=0,M(l/2)= ql2。將它們標在M-x坐標中,得a、b、c三個點,據(jù)此可大致繪出該梁的彎矩圖,如圖d所示。
(4)求︱Q︱max 和︱M︱max
由圖c可見,最大剪力發(fā)生在梁兩端的截面處,其值為︱Q︱max= ql
由圖d可見,最大彎矩發(fā)生在跨中截面處,其值為︱M︱max= ql2
可簡化成這個模型,每根工字鋼受120t的均布載荷,我們查表得[σ]=130MPa,[τ]=0.8MPa,[σ]=104MPa.
剪力按Qmax= ql合算, ql=0.5×120×9.8×1000=588000N
A=Qmax/[τ]=56.54cm2,
Wx=Mmax/[σ]=ql2× ×[σ]=ql× ×[σ]=1176000× ×130=1131cm3,
所以需要橫截面積A大于56.54cm2,抗彎模量Wx大于1131cm3,綜上所述,應該選擇45a號工字鋼。
例二:圓筒的直徑260mm,壁厚5mm,重量8kg,長度600mm,要求圓筒能40—50轉/分;求軸的直徑。
分析:
轉動慣量J=mr2=8×0.132
角加速度β= = × 扭矩M=Jβ=mr2 =8×0.132× × 扭轉應力 σs=355MPa(材料選取45#鋼)
即: 在t=1s時, D=0.273cm=2.73mm
在t=0.1s時, D=0.588cm=5.88mm
軸圓整 D =12mm.
例三:每根立柱受力為25000N,長度8700mm,查表已知:σ=235Mpa,E=210000Mpa。求所需何種槽鋼?
強度計算:
P=σA,A=P/σ=25000/235=106mm2=1.06cm2
即選擇5號槽鋼即可,穩(wěn)定行計算,即壓桿穩(wěn)定問題,所以最少要選擇12.6號槽鋼
參考文獻:
[1] 成大先. 機械設計手冊[M]. 第四版 北京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006年.
[2] 曾正明. 機械工程材料手冊[M]. 第六版 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04年.
[3] 劉鴻文. 材料力學[M]. 第五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文章標題:工程實際常見的力學計算問題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zidonghua/16284.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理工論文范文
建筑設計論文 城市規(guī)劃論文 礦業(yè)論文 機電一體化論文 包裝論文 交通運輸論文 化工論文 電力論文 水力論文 自動化論文 車輛論文 冶金論文 工業(yè)設計論文 機械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