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自動化論文 發(fā)布日期:2010-11-01 08:35 熱度:
摘要:目前,人工挖孔灌注樁無論在交通基礎施工,還是土建基礎施工中的應用已經(jīng)相當普遍。人工挖孔灌注樁具有施工時無噪音,無震動,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小,施工機具簡單,現(xiàn)場整潔,且樁身承載力高等優(yōu)點,因此廣泛應用在工業(yè)與民用建筑中.
關鍵詞:人工挖孔樁,混凝土澆注,施工技術,問題處理
1前言
人工挖孔灌注樁已成為樁基礎施工中首先考慮的基礎形式。人工挖孔樁不僅能作為基礎工程樁,還可以作為基坑支護的擋土樁。人工挖孔樁不僅可以做成圓形,也可以根據(jù)場地的實際需要,成孔為橢圓形,甚至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人工挖孔連續(xù)墻等。
在地質復雜,地下水位較高地區(qū),人工挖孔樁盡管具有護壁結構,仍時常出現(xiàn)一些工程事故。本文結合在施工中出現(xiàn)的一些情況和成功的施工方法,對人工挖孔樁施工中常遇到的一些技術問題進行探討。
2在地質復雜地區(qū),人工挖孔樁施工中幾個技術問題的處理方法:
2.1地下水
地下水是深基礎施工中最常見的問題。它給人工挖孔樁的施工帶來許多困難。在開挖時,人為破壞了含水層中水的平衡狀態(tài),致使周圍的水充入樁孔內,從而影響了挖孔樁的正常施工。如果遇到動態(tài)水壓土層施工,不僅開挖困難,連護壁混凝土也易被水壓沖刷穿透,發(fā)生樁身質量問題。如遇到了細砂,粉砂土層,在壓力水的作用下,也極易發(fā)生流砂和井漏現(xiàn)象。
當?shù)叵滤坎淮髸r,可選用潛水泵抽水,邊抽水邊開挖,成孔后及時澆注相應段混凝土護壁,然后繼續(xù)下一段的施工;當?shù)叵滤枯^大時,應從施工順序考慮,采取對周圍樁孔同時抽水,以減少開挖孔內涌水量,并采取交替循環(huán)施工的方法,若組織安排得當,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對不太深的挖孔樁,可在場地四周合理布置統(tǒng)一的輕型管井降水分流,對于基礎平面占地較大時,也可增加管井的排數(shù),一般可以解決。
施工周圍環(huán)境特殊:(1)抽出的地下水對周圍環(huán)境,基礎設施等影響較大,不允許無限制抽水;(2)周圍有江河,湖泊,沼澤等不可能達到無限制抽水的目的。處理這類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截斷水源,封閉水路。樁孔較淺時,可用板樁封閉;樁孔較深時,可用鉆孔壓力灌漿形成帷幕擋水,以保證在正常抽水時,可以正常開挖。
2.2流砂
人工挖孔樁開挖時,如遇到細砂,粉砂層地質時,再加上地下水的作用,極易形成流砂,嚴重時會發(fā)生井漏,造成質量事故,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當流砂情況較輕時,有效的方法是縮短這一循環(huán)的開挖深度,將正常的1m一段,縮短為0.5m一段,以減少開挖層孔壁的暴露時間,及時進行護壁混凝土灌注。當孔壁塌落,有泥砂流入而不能形成樁孔時,可用編織袋裝土逐段堆堵,形成樁孔外壁,并保證內壁滿足設計要求。
當流砂較嚴重時,常用的方法是下鋼套筒,鋼套筒與護壁用的組合鋼模板相似,以孔外徑為直徑,可分成4到6段圓弧,再加上適當?shù)睦邨l,相互用螺栓或鋼筋環(huán)扣連接,開挖至0.5m左右,即可分片將套筒裝入,深入孔底不少于0.2m,插入上部混凝土護壁外側不小于0.5m,安裝完畢后即可支模澆注護壁混凝土。若放入套筒后流砂仍上涌,可采取挖出流砂后立即用混凝土封閉孔底的方法,待孔底混凝土凝結后,將孔心部位的混凝土清鑿以形成樁孔。也可用此方法處理混凝土護壁完成后仍有流砂的情況,具體做法是將護壁的最下段鉆大,打入漿管,壓力澆注水泥漿%提高周圍及底部土壤的不透水性,以解決流砂問題。
2.3淤泥質土層
在遇到淤泥質土等軟弱土層時,一般可用方木,木模板支擋,縮短這一段的開挖深度,并及時澆注混凝土護壁。用于支擋的木模板要沿周邊打入底部不小于0.2m深,上部嵌入已澆好的混凝土護壁后面,可斜向放置,雙排布置互相反向交叉,這樣就能達到很好的支擋效果。
對于軟塑,流塑狀的淤泥層可采用全鋼模作為護壁,其施工方法是:采用厚2到4mm的鋼板卷成樁徑大小的圓筒下入樁孔,先壓入淤泥土層300-500mm,再按“沉井施工法”邊掘進邊將鋼筒壓入,直至穿過淤泥層約300-500mm為止。鋼筒的長度視淤泥的厚度而定,一般不超過2.5m。鋼筒可制成0.9-1.2m一節(jié),每節(jié)之間以間隔電焊連接。為加快鋼筒下沉速度,可在鋼筒上方掛鐵塊壓重,或在鋼筒上加一橫桿壓重物,以加速鋼筒下沉。需要指出的是,采用鋼筒成本較高,僅在混凝土護壁無效時采用。
3人工挖孔樁挖孔施工中幾種常見的施工質量問題及處理方法
3.1孔壁泥砂塌落
在人工挖孔樁施工過程中,當遇到松散土質,泥砂、淤泥時,容易發(fā)生護壁外圍泥砂塌落。如果地下涌水量小,塌落輕微,可用擋土板支撐,同時用圓鋼(d=25mm)加固或用鋼板筒突擊成孔澆注混凝土護壁。
3.2護壁斷裂,脫落
挖孔中遇到厚的流砂層,淤泥層,尤其是遇到大量地下水時,則護壁外圍泥砂會大量塌落,混凝土護壁成為懸空狀態(tài),失去支撐,進而產(chǎn)生裂紋,直至斷裂,脫落,遇到這種情況,在施工時應采用如下措施:
(1)頂層護壁用圓鋼加設2-4個吊耳,用鋼絲繩固定在地面上。
(2)加密護壁豎向鋼筋,并讓鋼筋伸出20cm以上,與下一節(jié)護壁的鋼筋連成整體,再澆注成形。如果需要,可在挖孔樁中部護壁上預留直徑200mm左右的孔洞,但該
部位的地質要選擇比較堅硬的土壤,然后再將護壁和護壁外圍的土錨在一起,用混凝土樁,竹木樁都可以。這樣護壁就不會斷裂和脫落。
(3)在已成形的護壁上鉆孔至砂土薄弱層,用充填,滲透和擠密形式把灌漿材料充填到土體的空隙中以固結護壁外圍的土體,以保證護壁周圍泥砂不塌落,從而增加樁周的摩擦力。壓力灌漿材料可以選用粉煤灰,早強水泥混凝土,石灰粘土混合料等。
3.3封底混凝土
(1)澆注混凝土前應檢查孔底地質和孔徑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并把孔底沉渣清理干凈,同時盡可能把積水排干。
(2)為了減少地下水的積聚,任何一根挖孔樁封底時都要把鄰近孔的積水同時抽出,以減少鄰孔的積水對工作孔的影響。
(3)孔深超過6m時,還要防止混凝土離析,一般把攪拌好的混凝土裝在容量為1-2m3左右的帆布袋里,并用繩子打成活扣,當混凝土送到孔底時,打開活扣即可,連續(xù)作業(yè)能迅速封好孔底,同時堵住孔底大部分甚至全部地下水。
(4)如果地下水很多,而且挖孔樁較深,剛提起抽水泵,底部溢水就接近或超過20cm,這時用以上幾種辦法封底都會造成混凝土含水量太大,遇到這種情況則清理完孔底渣土后讓水繼續(xù)上升,等到孔中溢水基本達到平衡時,用導管伸入孔底,往導管里輸送攪拌好的早強型混凝土,待混凝土量超過底節(jié)護壁30cm以上時,再慢慢撤除導管。由于水壓力作用,封底混凝土基本上密實,等混凝土終凝后再抽水,由于封底混凝土已超過底節(jié)護壁,已經(jīng)沒有地下涌水,待水抽干,再對剩余的孔底進行處理,采用表面混凝土松散部分清除運出孔外,然后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4挖孔樁移位,歪斜
施工時,為了保證孔位位置準確,每天都要在挖孔前校核一次挖孔樁位置是否歪斜,移位,尤其是在澆注護壁前要檢查模板,脫模后再檢查護壁。若護壁外圍泥砂塌落,在澆注混凝土后護壁容易產(chǎn)生位移和歪斜,應注意及時檢查和糾正。
4人工挖孔樁樁身混凝土澆注時幾個問題的處理
4.1孔底積水
為了保證樁身混凝土符合設計強度要求,并能保證均勻,密實,防止孔內積水影響混凝土的配合比顯得十分重要。因此澆注前要抽干孔內積水,抽水的潛水泵要裝設逆流閥,以保證提出水泵時,不致使抽水管中殘留水又流入樁孔內。如果孔內水抽不干,提出水泵后,可用部分干混凝土混合料或干水泥鋪入孔底,然后再澆注混凝土。
如果孔底水量大,確實無法采取抽水的方法解決,樁身混凝土的施工就應當采取水下混凝土澆注的施工工藝了。
4.2孔壁滲水
對孔壁滲水不容忽視,因樁身混凝土的澆注時間較長,如果滲水過多,勢必影響混凝土的質量,降低樁身混凝土的強度。遇到這種情況,可在樁身混凝土澆注前采用防水材料封閉滲漏部位。對于滲入水量較大的孔可用木楔打入,周圍再用防水材料封閉。或在集中漏水部位嵌入泄水管,裝上閥門,在施工樁孔時打開閥門讓水流出,澆注樁身混凝土時,再關閉閥門,這樣即可解決其對樁身混凝土質量的影響。
4.3樁身混凝土密實性的保證
樁身混凝土的密實性,是保證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必要條件。為保證樁身混凝土澆注的密實性,一般采用串流筒下料和分層振搗澆注的方法,其中澆注速度是關鍵,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一個樁身混凝土的澆注,特別是在有地下壓力水的情況下,要求在足夠短的時間內澆注完混凝土,以便使混凝土自身重量壓住水流滲入。
對于深度大于10m的樁身下部,可依靠混凝土自身的落差形成的沖擊力及混凝土自身的重量的壓力面使其密實,這部分混凝土可不必振搗,施工經(jīng)驗證明,樁身混凝土能滿足均勻性和密實性的要求,而速度優(yōu)于采用串流筒施工;對于樁身上部混凝土澆注要采用正常的施工方法,因為一般上部很少有地下水的影響,澆注速度不必很快,也不能采用自由下落的特殊施工方法。
5結語:
總之,人工挖孔灌注樁以施工簡便,工期易控制、質量易于保證、持力層易把握、承載力高。占用施工場地小,對周圍建筑物影響小,可全面展開施工,在我國土建行業(yè)基礎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搜論文知識網(wǎng)致力于為需要刊登論文的人士提供相關服務,提供迅速快捷的論文發(fā)表、寫作指導等服務。具體發(fā)表流程為:客戶咨詢→確定合作,客戶支付定金→文章發(fā)送并發(fā)表→客戶接收錄用通知,支付余款→雜志出版并寄送客戶→客戶確認收到。鳴網(wǎng)系學術網(wǎng)站,對所投稿件無稿酬支付,謝絕非學術類稿件的投遞!
文章標題:人工挖孔樁在建筑施工技術中的探討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ligong/zidonghua/498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chǎn)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yè)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fā)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理工論文范文
建筑設計論文 城市規(guī)劃論文 礦業(yè)論文 機電一體化論文 包裝論文 交通運輸論文 化工論文 電力論文 水力論文 自動化論文 車輛論文 冶金論文 工業(yè)設計論文 機械論文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wǎng)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