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07-16 08:46 熱度:139
摘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在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民素質、引導農民進入市場,推進農業現代化、產業化具有重要作用。鄉村精英掌握了較多的社會資源,在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立之初起著決定性作用。然而由于鄉村精英先天的局限性,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必須在政府的引導下,進行內部的改革和治理才能真正健康發展。
關鍵詞:鄉村精英;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內部治理
一、 鄉村精英的內涵
鄉村精英指擁有或能夠支配更多社會資源的鄉村能人,基于學歷、智力、經歷、分工等方面的優勢,對鄉村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人,因此,可以分為政治精英、經濟精英或社會精英。本文所指的鄉村精英為經濟精英,這些人往往是農村先富起來的一批人,如養殖大戶、種植能收、個體老板等。他們擁有較強的經濟實力、一定的人脈關系、廣泛的信息來源,在當地具有較大的影響力,成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重要推動者。
二、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現狀
發展農業現代化是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也是促進農民增收、改變農村落后狀況的重要舉措。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廣大農村普遍實行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田到戶、生產小規模化;集體統一經營和農戶分散經營的雙層經營體制,在一定時期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但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難以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難以實現生產的現代化,新產品、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困難,以至于20世紀90年代以來農民增收困難,農業增長乏力。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出現對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無疑具有重要作用。
在20世紀80年代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在我國就已經出現,它提高了農業的組織化程度,把傳統的分散經營形式轉變為集約型模式,實現了“小農戶”與“大市場”的有力對接,是農業生產經營制度的變革。2007年《農業專業合作社法》的實施,確立了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法人地位,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大規模發展。現有的研究資料表明,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組建有三種:政府主導型、龍頭企業領辦型和能人帶動型。能人帶動型也即鄉村精英帶動型,在當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中占有重要比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為農業的生產、銷售、先進品種的推廣及先進技術水平的普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極大的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
三、 鄉村精英對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
鄉村精英的存在促進了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首先,鄉村精英提供了自己擁有的社會資源,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建立提供了必要條件。鄉村精英擁有一定的社會資源,如經濟資源、人際關系等,在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中,鄉村精英提供了自己的社會資源。如憑借自身的經濟實力,鄉村精英為合作經濟組織投入更多的資金或是通過自身的社會關系網絡為合作經濟組織融資;通過自己信息渠道為合作經濟組織探索經營策略、積極尋找市場。其次,鄉村由于精英的參與降低了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交易成本。在鄉村的熟人社會中,鄉村精英具有較高的社會威望;村民對這些“能人”也比較敬仰和信任。在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內部,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解決內部糾紛。對外,鄉村精英通過自己的社會網絡關系獲得信息進行決策判斷,也容易獲得村民的支持。
鄉村精英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政府制度供給的不足,通過動用自身資源,把分散經營的小農戶聯合起來,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提高了農民的市場談判能力,有利于保護農民的利益,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
四、鄉村精英帶動下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面臨的問題
事情總是具有兩面性的。鄉村精英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然而,以鄉村精英牽頭組建的合作經濟組織也存在先天性不足后天發育不良。首先,在管理上,合作經濟組織的實際運做中主要以個人權威來維系。雖然合作經濟組織也都制定有管理章程,但由于鄉村精英在信息、市場、資金等方面占有優勢地位,合作經濟組織的管理、運作嚴重依賴于組織者。這就使得合作經濟組織內部管理松散,運作不規范,民主氛圍不夠,導致合作經濟組織缺乏活力。其次,在利益分配上,也存在著向少數大股東傾斜,存在少數“剝削”多數的傾向。一些負責人視合作社為個私企業,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對非社員農戶交售的產品往往采取壓級壓價。對政府扶持和其他組織、個人贈予合作社的資產往往擅自在小范圍內決策分配或分享。這些做法都極大損害了農戶和社員的利益。
五、 政策建議
鄉村精英擁有相對稀缺的社會資源,無論在合作經濟組織成立之初,還是在合作經濟組織的日常經營管理中,他們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要保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僅僅依賴鄉村精英,不利于合作經濟組織的長遠發展,應該從外部和內部兩面積極改進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生存環境,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提供適宜的土壤和空間,同時也從其內部加強管理。
第一, 政府應加大指導和扶持力度,為農業合作經濟組織提供寬松的外部環境
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在發展中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資金,因此,各級地方政府應在籌資渠道和籌資來源上給予一定的便利,為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注入資金活力。如為合作經濟組織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在日常運轉中提供必要的信貸扶持,使之隨時獲得急需的資金,已解決擺脫困境;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切實減輕合作經濟組織的負擔。
第二, 政府各部門加強協調,相互配合為合作經濟組織提供服務
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建立和發展涉及到稅務、工商、農業、交通、土地、畜牧等各相關部門。各部門應極力杜絕對自己有利的事,爭相插手;無利可圖的事,相互推諉扯皮這類現象的發生。在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建立之初,各項規章制度、經營管理模式還不完善,政府各部門應積極介入,加強指導,引導各合作經濟組織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督促合作經濟組織誠實守信、合法經營,才能使合作經濟組織增強實力、發展壯大。
第三, 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要明晰產權,創新產權制度
產權明晰是合作經濟組織健康發展的保障。只有產權明晰,收入合理分配,合作經濟組織就會兼顧效率與公平,就能促進組織的發展;相反,產權模糊不清、利益劃分不明,組織就會經營乏力。因此,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明確每個社員的產權份額,是合作經濟組織產權明晰的基礎。
第四,完善內部治理結構,規范利益分配機制
建立會員大會、理事會、監視會,形成“三會”相互制約監督的組織機構,把民主決策、民主管理的原則落到實處,杜絕少數人控制合作社的問題;規范利益分配機制,做到風險共擔、利益共享,使農民在生產經營中,不僅能夠得到銷售農產品的收益,也能夠得到惠顧額的返還,從而真正保護會員的利益。
參考文獻:
[1]張勤.中國公民社會組織發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
[2]楊麗艷.國外農民合作社發展模式與經驗借鑒[J].現代農業科技,2007(13).
文章標題:鄉村精英與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gongcheng/12629.html
声明:①文献来自知网、维普、万方等检索数据库,说明本文献已经刊登,恭喜作者.②如果您是作者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文献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诉邮箱:qianyanxs@163.com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