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2-10-31 10:09 熱度:
摘要:傳統民居中有著非常精彩的設計和精細的裝飾,其功能合理、結構完善,處處都體現著建造者用心營造,是結合自然、貼近生活的藝術創作。
關鍵詞:布局、弧拱、保溫、裝飾
習慣于城市生活的人,見慣了高樓大廈,習慣于吵鬧喧囂;然而當你走進鄉村,展現在你眼前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在一望無垠的原野上,星羅棋布的村莊或遠或近,一切都與自然結合的那么完美。這里雖然沒有高層結構,但卻有著巧奪天工的技術;沒有大跨度建筑,卻有著貼近生活、貼近大自然的創造。
這里僅從河北省北部的一個小村莊為例,看一看傳統民居的風采。
杜合莊,這是一個石家莊地區東部的村莊,地理位置相對較偏,經濟上也比周圍的幾個村鎮稍為落后,但是這里卻保留了近百年中的各時期建筑,它們統一、協調,體現著與現代住宅的迥異的風格。深入地了解這些建筑,可以歸納出以下四個特點:
一. 完整的院落,靈活的布局。
右圖為一典型的住宅平面布置圖,正屋一般朝向南方,門窗也朝南開,這是主人生活起居之所,其他三個方向均不開設洞口;除大門以外,廂房開洞也是朝向院落,通常作為廚房、存儲等。門道是這一類建筑的一個共同特征,進門之后為一屏風,廂房也有將門開向門道的,稱之為“門道房”。大門的朝向并不固定,主要依道路的走向,隨著自然村落的有機地向外發展,建筑的布局也多樣靈活,充分地與地形、地貌結合在一起。
二. 合理的結構,精湛的技術。
這里的建筑基本采用土坯結構,外包青磚。在荷載集中或較大處,則全部由磚砌筑。土坯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用濕土直接成型;另一種則先將粘土加水成泥后制坯,稱為“水坯”。建筑的基礎至勒腳一般實砌,勒腳上鋪一層“葦蒹”作為防潮層。建筑的過梁基本采用磚砌弧拱,曲率自然,受力合理,并且富有裝飾效果;外墻包砌青磚采用“一眠一斗”、“一眠二斗”空斗墻的形式,施工精細,灰縫的寬度一般小于5毫米,結合門窗過梁,使得建筑風格協調、統一。
三. 出色的功能。
這一類的住宅都有一個共同的優點:冬暖夏涼。由于土坯墻的厚度達到490毫米,外加良好的保溫隔熱能力,使寒冷的或炎熱的空氣無法很快地傳到室內。屋頂的保溫隔熱能力也是非常出色,在木懔條和椽條之上鋪蘆席等,再上面是一層厚厚的泥土保溫;由于這一帶建筑的屋頂大多是上人屋面,所以在屋頂的泥土保溫層的上面,鋪一層磚并勾縫,然后再于其上設防水層。在調查中發現:采用上述做法的建筑的屋頂,在幾十年的使用中很少有滲漏的現象。另外,該地區雖建有火炕,但很少有人燒炕取暖,這也說明了建筑的保溫能力較好。
除此以外,建筑的抗震性能也很好,現在保留的建筑大部分經歷過數次地震而很少損壞。
四. 完美的藝術表現。
這里的建筑是樸素的,但卻凝結著勞動者辛勤的汗水和智
慧。科學的結構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是這一帶建筑的另一大特點。
建于臺基之上的房屋并不是以其華麗、高檔次的裝飾材料取勝,而是建造者用心創造的結果。這里無一處不體現著建造者的精心;,如檐口、雨水口、過梁、辟邪等等(大部分構件均為現場手工制作),于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美好的事物都融入了樸實的裝飾之中。建筑的每一處線腳都經過反復地推敲。房屋的主人很多都親自參加營建并參與設計各部分構造
大門是另外一處著意刻畫的地方。無論人口的朝向,每戶住宅一般都設有門道,而大門上方的裝飾則更體現了建筑的精雕細琢,所有的構件均為青磚雕刻出來的,反映出建造者精巧的技術和較高的藝術創造能力。
杜合莊的傳統民居結構合理,造型靈活生動、主次分明,體現著建造者的較高的造詣,這也是長期實踐中摸索、總結出的設計和建造經驗,無論何時,這樣的建筑在這樣的村莊里,在這樣的原野上,都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蘊涵著勃勃的生機。
文章標題:精雕細琢話民居───河北農村村鎮住宅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gongcheng/13677.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6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