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电影网_久久久久久电影_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_天堂福利影院_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_国产美女久久

農業論文不同新型功能尿素對水稻產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響

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9-28 16:34 熱度:

  化肥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物質保證,是糧食增產的物質基礎。通過施肥,補充土壤養分,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是提高作物產量最迅速、最有效的重要措施之一。發展中國家糧食的增產作用有55% 以上歸功于化肥[1]。目前中國氮肥用量占全球氮肥用量的36.9%,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國,其中24.4%的氮肥用于水稻生產[2]。

  摘要:旨在探討水稻氮肥吸收利用效率,減少氮肥流失的措施,并研究不同功能尿素對稻米產量的影響。以超級雜交稻C兩優343為材料,設置未施氮處理(0N)、普通尿素(對照)、增效緩釋尿素、多肽尿素、海藻酸尿素、加鋅尿素等6種處理,比較分析施用不同新型功能尿素時水稻產量的形成特點和氮肥吸收利用效率。結果表明,增效緩釋尿素、多肽尿素、海藻酸尿素、加鋅尿素處理后水稻產量分別為10.21、10.36、10.24和10.31 t/hm2,較對照分別提高了8.73%、10.33%、9.05%、9.80%。與對照相比,上述各處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別提高了52.77%、 81.92%、56.21%和65.41%,氮肥農學利用率分別提高了49.94%、59.15%、51.86%和56.08%;氮肥及肥料偏生產力顯著增加,但氮肥生理利用率略有下降,其中多肽尿素與加鋅尿素分別比對照減少了12.56%和5.65%;中后期氮的吸收與干物質的積累也均顯著增加。因此,通過施用新型功能尿素,可以提高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同時增加了產量,不同新型功能尿素處理產量差異不顯著。

  關鍵詞:農業論文,水稻,新型功能尿素,產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Effects of Different Novel Functional Urea on the Yield and Efficiency of Nitrogen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of Hybrid Rice

  XU Feng-ying1a,QIN Ya-ping1a,WANG Xiao-ling1a,TIAN Xiao-hai1a,ZHANG Xiu-juan1b,MA Guo-hui1a,2

  (1a.College of Agriculture;1b.College of Horticulture,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Hubei, China;

  2.China National Hybrid Ri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Changsha 410125,China)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ovel functional urea on efficiency of nitrogen use and yield of rice, the super hybrid rice cultiva(C Liang-you No.343) was used as test material and six treatment modes with different urea were conducted. No nitrogen application(0N), conventional urea(control), controlled release urea (CRU), polypeptide urea(PU), seaweed urea(SU) and zinc coating urea(ZCU)were designed 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yields, the uptake and accumulation features of nutrients(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and the efficiency of nitrogen u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ice yields after application with CRU, PU, SU and ZCU were 10.21, 10.36, 10.24 and 10.31 t/hm2, respectively, with 8.73%, 10.33%, 9.05% and 9.80% than higher that of the control.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nitrogen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fter application with PU, ZCU,SU and CRU increased by 52.77%, 81.92%, 56.21% and 65.41%,and agronomic efficiency of rice increased by 49.94%, 59.15%, 51.86% and 56.08%, respectively. Both the nitrogen and fertilizer 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nitrogen physiological efficiency was decreased(especially for PU and ZCU by 12.56% and 5.65%, respectively). The nitrogen absorption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medium-later growing stages.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functional urea in super hybrid rice could increase the nutrients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The yields of rice after application of the four novel functional urea had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Key words: rice; novel functional urea; yield; nitrogen absorption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中國是水稻的主要生產國之一,其產量約占世界水稻總產的35%,平均單產已達到6.18 t/hm2[3]。但是,隨著水稻產量的提高,化肥的施用量也不斷增加,目前中國稻田單季氮肥用量平均為180 kg/hm2,比世界平均用量高75%左右,太湖流域稻區有的高產田單季施氮量甚至高達270~300 kg/hm2[4]。而中國水稻的當季氮素利用效率平均在30%~35%之間[5-6],低于世界發達國家水平[7]。因此,提高氮肥利用率是肥料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通過研發和應用新型肥料,改善化肥養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作物產量,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8-10]。

  新型多功能性肥料是將作物營養與其他限制作物高產的因素相結合的多功能性肥料,其施用技術將凝聚農學、土壤學、信息學等領域的相關先進技術,具有提高養分吸收利用率及水分利用率,改善土壤結構與作物抗倒伏性,防治雜草以及抗病蟲害等功能[9]。本研究以超級雜交稻C兩優343為材料,設置增效緩釋尿素、多肽尿素、海藻尿素以及加鋅尿素4種新型功能尿素與普通尿素作對比,研究其對水稻產量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響,以期為今后新型功能尿素的生產及施用推廣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與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于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湖北省荊州市三紅村進行,前茬為油菜,耕作層pH 6.28,有機質29.13 g/kg,全N 0.89 g/kg,全P 0.97 g/kg,速效N 32.6 mg/kg,速效P 32.6 mg/kg,速效K 41.4 mg/kg。供試水稻品種為超級雜交稻C兩優343,新型功能尿素為增效緩釋尿素(含氮46.4%)、多肽尿素(46.2%)、海藻酸尿素(46.0%)和加鋅尿素(46.3%),分別由中化化肥公司研制和提供。

  1.2試驗設計

  試驗設未施氮處理(0N)、普通尿素(對照)、增效緩釋尿素、多肽尿素、海藻酸尿素、加鋅尿素6個處理。小區面積為30 m2,3次重復,隨機區組設計,小區間以20 cm高、30 cm寬的埂隔離,埂上覆膜,實行單獨排灌。各施氮處理的氮肥用量均為N210 kg/hm2,按基肥施60% N,移栽后5~7 d施20% N,曬田復水后施15%的N,齊穗后3~5 d施5% N分配施用。磷肥用過磷酸鈣(P2O5 60 kg/hm2),鉀肥用氯化鉀(K2O 120 kg/hm2),鉀肥按基肥40%、曬田復水后施30%、齊穗后3~5 d施30%施用。各處理基肥部分均于插秧前一天施入,基肥施入后,立即用鐵齒耙耖入5 cm深的土層?。小區5月30日播種,6月30日插秧,其他管理同當地水稻高產栽培大田生產。

  1.3測定項目及方法

  1.3.1分蘗動態觀察記載插秧14 d后,每隔7 d調查一次分蘗數,直到分蘗停止或減少為止,以觀察水稻分蘗動態。

  1.3.2干物質積累量測定分蘗盛期、孕穗期、抽熟期、成熟期取樣,每小區每次3穴,將葉、莖、穗分開,于烘箱經105 ℃恒溫下殺青40 min,再在40 ℃恒溫下烘干(4~8 h)至恒重,稱取干重。

  1.3.3養分含量的測定用1.3.2所取樣株粉碎后分別測定其全N含量,用FOSS公司的KjeltecTM8400型全自動凱氏定氮儀測定氮。

  1.3.4理論產量測定收獲前1~2 d每處理選有代表性的稻株5蔸,進行室內考種,測定有效穗數、總粒數、實粒數、結實率、千粒重、風干谷重和風干草重;收獲時各小區分開脫粒、揚凈、干燥并稱重,單獨計產,同時取稻草樣和谷粒樣分別測定其氮素含量,計算不同處理的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農學利用率等。

  1.4氮肥利用率計算

  養分的利用效率采用以下指標計算:

  氮吸收利用率(%)=(施氮區作物吸氮量-氮空白區作物吸氮量)/施氮量;

  氮農學利用率(kg/kg)=(施氮區產量-氮空白區產量)/施氮量;

  氮生理利用率(kg/kg)=(施氮區子粒產量-氮空白區子粒產量)/(施氮區植株吸氮量-空白區植株吸氮量);

  偏生產力(kg/kg)=水稻產量/施肥量。

  1.5數據處理與統計方法

  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方差分析,用最小顯著差法(LSD 0.05)檢驗平均數(多重比較),用Excel 2003軟件進行圖表繪制。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新型功能尿素處理下水稻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

  表1表明,和普通尿素(對照)相比較,除0N處理外,各個新型功能尿素處理后水稻產量均顯著提高(P=0.035),緩釋尿素、多肽尿素、海藻尿素、加鋅尿素分別比對照增產8.73%、10.33%、9.05%、9.80%。不同新型功能尿素處理間,多肽尿素處理產量最高,其余依次為加鋅尿素、海藻尿素和緩釋尿素,但這4種新型功能尿素處理間差異未達顯著水平。

  從水稻產量構成因素看,0N處理有效穗數、總穎花數顯著低于普通尿素(對照),新型功能尿素處理則均顯著高于對照。4種新型功能尿素處理間,總穎花數差異不顯著;多肽尿素、加鋅尿素的有效穗數顯著高于緩釋尿素、海藻尿素,但多肽尿素與加鋅尿素間、緩釋尿素與海藻尿素間差異不顯著。0N處理及其不同尿素處理間每穗實粒數、結實率、千粒重差異不顯著,與對照相比,多肽尿素與加鋅尿素處理每穗實粒數、緩釋尿素與多肽尿素千粒重均低于對照,其余新型功能尿素處理每穗實粒數、結實率、千粒重均高于對照,0N處理則相反。   2.2不同新型功能尿素處理下水稻莖蘗動態

  由圖1可知,隨著生育進程的延伸,植株分蘗數逐漸增加,除0N處理外,其余處理均在移栽后36 d達到高峰,之后逐漸下降,且新型功能尿處理下降幅度均顯著小于普通尿素組(對照)。分蘗初期各處理間的分蘗數差異不顯著;分蘗盛期除海藻尿素處理顯著高于對照外,其余均顯著低于對照且各新型功能尿素處理間差異不顯著;水稻分蘗末期各尿素處理間莖蘗數無顯著差異。這可能因為普通尿素處理以及新型功能海藻尿素處理在水稻分蘗盛期,氮素釋放速率較快,促進了水稻的生長發育,而新型功能緩釋尿素及加鋅尿素處理氮素釋放緩慢,莖蘗數偏少;分蘗末期因新型功能尿素隨著植株的生長以及植株吸氮能力的增強,氮的釋放能力也逐漸增強,在水稻生育期內能持續供氮,水稻長勢相對較好,莖蘗數多;對照卻因氮的流失而導致氮素供應不足,水稻吸氮量減少,致使水稻分蘗減少。

  2.3不同新型功能尿素處理下水稻干物質積累變化

  從圖2可以看出,分蘗盛期干物質積累較慢,至孕穗期開始加快,成熟期達到最大。分蘗盛期新型功能尿素處理下干物質積累量均低于普通尿素(對照),孕穗期各新型功能尿素處理多肽尿素、海藻尿素干物質積累量高于對照處理,且多肽尿素處理與對照差異達顯著水平,緩釋尿素、加鋅尿素處理均低于對照;抽穗期不同新型功能尿素處理下水稻總干物質積累加快,此時除緩釋尿素處理干物質積累與對照持平外,其余均顯著高于對照,成熟期干物質積累量以多肽尿素處理最大,其次為加鋅尿素。

  由圖1、2分析結果表明新型功能尿素延緩了氮素的釋放,中后期氮素供應顯著高于普通尿素對照,促進了成熟期有效分蘗數的增加和干物質的積累量的增加。

  2.4不同新型功能尿素處理對水稻氮素吸收與利用效率的影響

  不同尿素處理下水稻植株氮素吸收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即生長前期較小,隨著水稻生育期的推進,呈逐漸增加的趨勢(表2)。緩釋及海藻尿素處理的吸氮量分蘗盛期低于普通尿素(對照)處理,多肽及加鋅尿素處理則高于對照,但除緩釋尿素外,其他3種新型功能尿素處理吸氮量均與對照差異不顯著;多肽尿素、海藻尿素以及加鋅尿素孕穗至成熟期吸氮量(分別為9.59~20.98、9.06~19.27和9.23~19.89 g/m2)均顯著高于對照(8.05~15.48 g/m2),而緩釋尿素處理孕穗期的吸氮量(7.73 g/m2)低于對照(8.05 g/m2),但差異不顯著,抽穗期、成熟期的吸氮量(分別為16.47、19.04 g/m2)顯著高于對照(14.45、15.48 g/m2),增幅分別為13.98%和23.00%。從表2還可以看出,不同生育階段氮積累量,各尿素處理吸氮量最多的階段出現在孕穗至抽穗階段,普通尿素(對照)以及各新型功能緩釋尿素、多肽尿素、海藻尿素、加鋅尿素此階段氮素積累量分別占總吸氮量的41.34%和45.90%、41.94%、 42.09%、41.73%。

  由表3可知,與對照相比,上述各處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別提高了52.77%、81.92%、56.21% 和65.41%,氮肥農學利用率分別提高了49.94%、59.15%、51.86%和56.08%;無論是氮肥的吸收利用率還是氮肥的農學利用率,新型功能尿素處理均顯著高于普通尿素(對照),其中以多肽尿素最高。緩釋尿素、海藻尿素生理利用率略低于對照,而多肽尿素與加鋅尿素生理利用率卻顯著低于對照,分別比對照減少12.56%和5.65%,表明各新型功能尿素,尤其是多肽尿素與加鋅尿素促進了稻株對氮素的吸收,但吸收的氮素較多集中于稻草中,而轉化為經濟(子粒)產量的效率較低,從而導致氮收獲指數也低于對照。

  與普通尿素(對照)相比較,緩釋尿素、多肽尿素、海藻尿素以及加鋅尿素各個新型功能尿素處理下肥料偏生產力分別較對照增加了8.72%、10.30%、9.05%和9.80%,均達顯著水平(P<0.05),表明新型功能尿素有利于提高養分的綜合利用效率。

  3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施用新型功能尿素較普通尿素理論產量水平提高8.73%~10.33%。從產量構成因素分析,產量水平的提高主要得益于總穎花量及有效穗數的提高。與產量關系最為密切的是有效穗數,總穎花量的提高可以通過單位面積有效穗數的提高獲得,而分蘗的發生是保證有效穗數的首要前提,分蘗的增加,不僅擴大光合作用面積及根的吸收范圍,是獲取高產的重要基礎。氮素的供應水平必會影響水稻分蘗的發生,在某種程度上也影響著莖蘗成穗率。從本研究結果來看,與普通尿素(對照)相比,分蘗盛期各新型功能尿素除海藻尿素處理顯著高于對照外,其余均顯著低于對照;分蘗末期各新型功能尿素處理間莖蘗數無顯著差異但均高于對照。表明新型功能尿素在水稻生長的前期氮的釋放量緩慢,可以控制部分無效分蘗的發生,中后期隨著植株的生長以及植株吸氮能力的加強,新型功能尿素中氮的釋放量也增強,促進了植株的生長,從而也可以提高植株的有效分蘗數,增加有效穗數,為水稻實現高產穩產提供了前提條件。凌啟鴻[11]指出,提高群體莖蘗成穗率是水稻群體質量的重要指標,當莖蘗成穗率達80%以上時,可實現高產穩產。

  從本研究結果看,施用普通尿素其水稻干物質累積量及養分吸收主要集中在分蘗和孕穗的前中期,而施用新型功能尿素處理后,干物質的積累及氮素的吸收主要集中在孕穗至成熟的中后期,更符合水稻養分吸收的需要 [12]。前人研究認為[13,14],水稻產量與抽穗前的氮素積累量和抽穗至成熟階段的干物質積累量呈顯著或極顯著的相關關系,要提高水稻的產量水平,關鍵是提高抽穗前的氮素積累量和抽穗至成熟階段的干物質積累量。氮素利用率是反映作物、土壤、肥料之間關系的動態參數[15]。本研究結果顯示,新型功能尿素各處理均顯著提高了氮的吸收利用率及農學利用率,氮的生理利用率、氮肥偏生產力也有所提高,但多肽尿素、加鋅尿素處理氮的生理利用率與對照差異未達顯著水平。因此,根據不同肥料的氮肥釋放特性以及釋放量的多少,通過其他栽培措施,在保證更高產量的前提下,促進氮素向子粒的運轉,從而提高水稻氮肥的生理利用率還需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JONES D L, HEALEY J R,WILLETT V B, et al.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 uptake by plants-an important N uptake pathway?[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05,37(3):413-423.

  [2] 趙娜,賈力,劉洪來,等. 氮肥的環境風險及管理研究進展[J].草原與草坪,2011,31(1):89-93.

  [3] PENG S B, HUANG J L, ZHONG X H, et al.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in improving fertilizer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irrigated rice in China[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2, 1(7):776-785.

  [4] 王光火,張奇春,黃昌勇. 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控制氮肥污染的新途徑-SSNM[J].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2003, 29(1):67-70.

  [5] 朱兆良. 農田中氮肥的損失與對策[J]. 土壤與環境,2000,9(1):1-6.

  [6] SHEN A L, LIU C Z, ZHANG F S,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application rate of Urea on the growth of rice and N fertilizer utilization ratio under water leakage and nonleakage conditions[J]. Chinese Journal of Rice Science.1997,11(4):231-237.

  [7] 李慶逵,朱兆良,于天仁.中國農業持續發展中的肥料問題[M]. 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8] 許秀成,湯建偉,李?萍,等.全球環境壓力下的增值肥料發展策略[J]. 磷肥與復肥,2008,23(6):5-8.

  [9] 趙秉強,張福鎖,廖宗文,等.我國新型肥料發展戰略研究[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4,10(5):536-545.

  [10] 張福鎖,王激清,張衛峰,等.中國主要糧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現狀與提高途徑[J]. 土壤學報,2008,45(5):915-924.

  [11] 凌啟鴻.作物群體質量[M]. 北京: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12] 鄒長明,秦道珠,徐明崗,等.水稻的氮磷鉀養分吸收特性及其與產量的關系[J].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2,25(4):6-10.

  [13] NTANOS D A, KOUTROUBAS S D. Dry matter and N accumulation and translocation for indica and japonica rice under Mediterranean conditions[J]. Field Crops Research,2002,74(1):93-101.

  [14] JIANG L G, DAI T B, JIANG D, et al. Charactering physiological N-use efficiency as influenced by nitrogen management in three rice cultivars[J]. Field Crops Research,2004,88(23): 239-250.

  [15] 張小翠,戴其根,胡星星,等. 不同質地土壤下緩釋尿素與常規尿素配施對水稻產量及其生長發育的影響[J].作物學報, 2012,38(8):1494-1503.

文章標題:農業論文不同新型功能尿素對水稻產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影響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gongcheng/22983.html

相關問題解答

SCI服務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无久久精品 |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 91中文字幕在线 | 成人a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1区2区| 毛片在线免费 | 亚洲成人一区 | 午夜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黄色大片在线视频 | 日韩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一区精品 | 国产精品一区一区三区 | av免费看在线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精品国产91 | 亚洲天堂av一区 | 黄色一级毛片免费看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 av高清| 成人免费视频观看视频 |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 亚洲一区久久 |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 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 狠狠撸在线视频 | 91丨九色丨国产在线 | 人人看人人干 | 亚洲黄色av | 国产综合精品 | aaa在线 | 夜夜爽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不卡 | 韩国av影院| 久久久青草婷婷精品综合日韩 | 人人99| 亚洲精品99999 | 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av | 国产精品乱码一二三区的特点 |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