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4-09-30 16:26 熱度:
在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中,不論所用農藥是何種用途、何種作用方式、何種來源,它總會以特有的劑型存在。農藥最為常用的使用方法是噴粉或噴霧防治。
摘要:分析了肅北縣的氣候特點與天然植被分布,對寄主植物和防治對象進行了論述,對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和大氣熱力運動進行的關系了探討。
關鍵詞:核心發表論文,森林,有害生物,大氣熱力,運動
1引言
噴霧防治在林木過高、郁閉度大、規劃設計不規范、林間道路不暢,車輛難以通行的的平地片林或取水困難的山地片林極易受到限制,影響施藥效果,防效較差。2012年引進了2%噻蟲啉微膠囊(天保),使用普通型噴粉機正確選擇施藥時間運用大氣熱力傳遞產生的強烈、旺盛、規模的上升氣流噴粉防治食葉害蟲,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
2寄主植物和防治對象
寄主植物以楊屬植物為主、有少量柳、沙棗的闊葉混交林。樹高在8~12m之間。防治對象包括:春尺蠖(Anochemia einerarius Erschoff);天幕毛蟲(Malacosom neustriatestacea Motsehulsky);楊二尾舟蛾(Cerura menciana Moore)。
地形地貌為平地,自然落差為6%~8‰。使用器械為WFB-18ⅢB噴霧噴粉機。應用農藥為2%噻蟲啉微膠囊(天保)。
3氣候特點和天然植被
肅北縣氣候特點為日照充足,溫差較大,降水量小,蒸發強烈,空氣干燥,風沙嚴重,嚴寒期長,炎熱期短,屬于典型的大陸性氣候。
天然植被呈典型內陸高寒植被和荒漠植被,但因受東南季風和北部祁連山西部高山區的影響,大部分地域形成以合頭草、珍珠、紅砂、木本豬毛菜、優若藤、灌木亞菊、膜果麻黃、刺葉荊棘蘭、沙生針茅、細葉亞菊、細枝鹽爪爪、灌木鐵線蓮等為主要種類的荒漠和半荒漠草原。河谷、陰坡形成以紫花針茅、矮生蒿草、冰草、細葉馬蘭為主,伴有雜草類的草原化草甸類型。旁水地和泉水較多的湖盆有零星的沼澤植被。其它天然喬木、小喬木層等在境內極少。
4方法與分析
在林區選擇地形、地貌、樹種、密度、樹齡等相關因素極為接近的點若干,于不同的天氣、不同的風力和不同的時段采用WFB-18ⅢB噴霧噴粉機噴粉施藥,每個施藥點均按順風5m、15m、50m、80m和側風10m、35m、60m處布量單位面積的觀測點,施藥30min后分別統計死蟲數。假定順風5m處點的蟲口減退率為100%,依次可分別計算其他各點的死蟲數和3次平均蟲口減退率,以測定在不同的天氣、不同的風力和不同的時段施藥的殺蟲范圍和防治效果。
從防治實踐來看,施藥應在晴天或少云天氣、微風、風向穩定,日出后2h或午后16~20時進行為宜。此時殺蟲范圍最大,每布藥點可達2500~3000m2的防治范圍,分布呈現為折扇型。防治效果也最好,平均蟲口減退率為88.3%。
應用粉劑農藥防治林業有害生物的效果取決于藥粉霧團上升的高度、分布的范圍、飄移的速度和彌漫的時間以及附著能力等因素。而藥粉上升、飄散的動力除噴粉機給予的機械力以外,主要依靠低空大氣大規模的、旺盛的、有規律性的空氣對流所產生的上升氣流和平流所產生的空氣水平運動,即風的作用。可以說,藥粉的擴散實質上取決于地形地貌、土壤類型、植被結構、水域面積等因素導致的地表熱量的吸收和近地面熱力的傳遞而形成的大氣對流和運動。
大氣直接吸收太陽輻射而增熱是很微弱的,大氣的主要熱源是下墊層(包括地面、水面、草面即土壤、水域和植被等),當地表吸收太陽輻射后,除向土壤下層傳遞熱量外,還通過反射將大部分熱量傳遞于大氣,使空氣直接受地面熱量傳遞而增溫,因而產生強有力的大規模的上升氣流。因不同的下墊層的熱容量和導熱率不同,導致大氣溫度水平分布不均勻即“熱量差額”,最終導致地面上氣壓的水平分布不均勻即水平氣壓梯度的存在而形成大氣平流,表現為風向和風速兩種基本特性。
在有害生物防治時,采用噴粉防治和噴霧防治是最為基本的也是最常采用的方法。但噴霧防治不同于噴粉防治,噴粉防治主要是依靠噴粉機給予藥粉的機械上升力和熱力上升氣流的相互作用上升,在微風的作用下漂浮、擴散在預定的林區范圍之內。因此,受光照、氣壓、溫度、大氣運動等氣象條件和地形地貌因素的影響較大。噴霧防治是直接依靠器械給予的機械力,除少數霧化的藥液憑借大氣運動飄移以外,而絕大多數藥液是在機械高壓下完全霧化或形成強有力的水柱均勻到達標靶部位。
在平地林區施藥和山坡森林施藥完全不同,山林因山脊、山腰、山谷、陽坡、陰坡等各處的森林垂直結構、樹種結構、水平分布、地形地貌是不同的,但這種變化又是相對穩定的、也是循序漸進的,這種變化最終導致地面增溫的不均衡,繼而形成來自谷底到山脊的強有力的較為穩定的上升氣流即谷風。大面積的平地森林中的樹種結構、水平分布、地形地貌以及森林的垂直結構(喬木、林下灌木和地表植被)和空間結構基本一致,但這種相對一致卻因人為(規劃設計)和自然(地形地貌、土壤條件)因素造成森林結構的變化,這種變化卻是獨立的、偶然的,容易造成低壓槽,形成亂流和“回旋風”或越過林區的“蓋頭風”,對施藥影響極大。
在森林與田野上施藥還是有著極大的不同,田野土壤質地、耕種作物一致、水平分布均勻,屬于單層植被,地表溫度差異極小,有著極其穩定而流暢的大氣環境,對流作用旺盛而有規律。而林地地形地貌復雜、植被又是以復雜的多層次的形態存在,地表熱量分布不均,大氣循環受制于自然條件,對施藥操作不利。
在林帶中施藥與大面積片林也有不同,林帶結構簡單、樹種構成單一、生長狀況一致、水平分布均勻、設計布局規范。最主要的是林帶傍一般為路、渠、農田等較為空曠,地表附著物基本一致,溫差較小、氣流通暢,噴粉施藥只需注意風向即可。
5結語
使用粉劑、微膠囊等劑型農藥防治森林有害生物時,噴粉機給予的動力有限,藥粉的擴散主要依靠低空大氣對流和平流相互作用下的漂浮力和運動速度,決定于大氣熱力傳遞運動,最終決定著施藥范圍和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1] 山東省林業學校.氣象學[M].北京:農林出版社,1979.
[2] 周嘉熹,屈邦選,王希蒙.西北森林害蟲及其防治[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文章標題:核心發表論文森林有害生物防治與大氣熱力運動研究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gongcheng/23029.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7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1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SCI期刊分析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