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欄目:農業工程科學論文 發布日期:2015-03-11 16:58 熱度:
[摘要]云南省普洱市江城縣是一個位于中老越三國交界處的邊遠小縣,甘蔗是江城縣六大支柱產業之一,縣內熱區面積大,氣溫高,雨量適中,適合甘蔗栽培種植,可甘蔗產量不高,本文論述甘蔗產量低的原因,提出高產栽培的措施。
[關鍵詞]作物生產論文,江城縣,甘蔗,栽培,對策
一、江城甘蔗栽培的現狀
1.地理環境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地區東部,年平均降雨量2292毫米,江城縣雖然年降雨量較多,年平均氣溫18.1℃,無霜期354天,年日照時數1871小時。縣境境內熱區面積大,氣溫高,雨量適中,蔗區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蔗糖分積累,適合甘蔗生長;是普洱市甘蔗種植優勢區域之一,近年來,甘蔗種植面積、蔗糖產量位居全市第五位。
2.甘蔗栽培情況
1988年江城縣開工建設日處理500噸甘蔗的白糖加工廠,1990年建成投產,到1996年,經過幾次大的技術改造,已達到日處理甘蔗1650噸。全縣甘蔗種植面積最高達6.3萬畝,產量達到21.7萬噸,有53344農業人口受益,為我縣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2011年度的甘蔗種植面積為2.79萬畝,2011/2012榨季入榨甘蔗6.93萬噸,平均工業單產2.48噸,不難看出,我縣的甘蔗畝產水平還比較低,總產量上不去。
二、甘蔗栽培出現的問題
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差,科技服務體系設施不完善,蔗農種蔗水平低,生產管理粗放,目前,在蔗糖產業發展中存在著的主要問題是:
1.運距遠,山地、陡坡地種蔗比例較大,水澆地、田蔗比例小,嚴重制約產量的提高。過去為了穩定糧食生產,充分發展旱地、山坡地資源種蔗,造成蔗區運距遠,且在海拔超過1300米以上,坡度25度以上種植較多,這些蔗區管理種植十分不便,造成我縣甘蔗單產低、糖份低,工農業生產效益差。
2.蔗糖產業生產水平較低,成本高,競爭力不強。由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給蔗糖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與先進國家相比,目前我國糖業生產水平比較低,成本高,缺乏與進口糖競爭的能力,近年來,我縣糖價雖然有所上升,但經濟效益仍然很低。全縣蔗區基礎比較落后。
3.由于地域限制,種蔗群眾的綜合素質相對不高,利用科學技術還很滯后;在農藥、農機、農技利用上比較落后,致使甘蔗產量及甘蔗含糖份得不到提高,土地利用率還很低,普遍存在拼資源,拼勞力現象。在甘蔗砍、運組織上還出現亂砍、亂放現象。很大程度制約入榨蔗新鮮度,給制糖工藝帶來極大影響。
4.全縣蔗區硬件環境不理想,主要表現為:一是蔗區道路不能滿足甘蔗發展需要,數量不足,質量較差,雨季天很多蔗區道路不能暢通,嚴重制約農用物資供應,很大程度的影響甘蔗生長,從而制約產量提高。二是水利設施少,全縣三分之二以上蔗地無灌溉條件,靠雨水養蔗現象突出。
三、政策措施
1.加強宣傳,利用科學技術促發展
政府出面進行科學合理規劃,穩定蔗區土地資源,防控橡膠、香蕉、茶葉、咖啡等大量進入蔗區。從全省來看,甘蔗科技促進產業發展潛力還很大。目前,云南甘蔗平均畝產為4.3噸,在近80%的旱地蔗區畝產僅為3.5噸,甘蔗糖分14.8%,甘蔗單產和糖分還有很大潛力。如按我省450萬畝甘蔗測算,“十二五”期間,進行一次全面的甘蔗品種改良,并實現良種良法技術配套,我省的畝單產有望從目前的4.3噸提高到5.0噸,全省即可增產糖料315萬噸,增加蔗糖產量41萬噸;甘蔗含糖分提高1個百分點,全省又可增加蔗糖產量21萬噸,兩項合計可望增產食糖60萬噸,蔗糖產值可增加40億元,相當于按目前生產水平擴大種植120萬畝甘蔗面積的食糖增加量。
2.高產栽培技術措施
2.1以肥當先
重點抓好底肥和追肥的供應和合理、適時施用工作。對蔗園進行改造,提高機械化耕作程度。全面進行園區土壤改良,科學合理進行土壤配方施肥,提高土壤肥力。三分種七分管,管:其主要工作就是提供充足的水肥條件,使其快速生長,獲得最大的產量。要把加大供、用肥量象抓種植面積那樣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合理適時施肥。合理適時施肥就是把全部磷肥,氮肥的20%,鉀肥的50%作低肥施用,氮肥的20%作苗肥施用,氮肥的60%、鉀肥的50%,大伸長期作攻莖肥施用。
2.2改變植期
加大秋冬種植,減少春植種植面積,秋植雨季剛要結束,氣溫高,土壤水份充足,利于出苗和苗期生長,要解決砍種后的爛樁問題,可采用間砍細小莖做種或不留養宿根蔗的三、四樁蔗做種;秋植生長期長,易獲得高產,冬植,雨季剛過,土壤潮濕,有利于出苗,低溫可用地膜覆蓋來解決,春植處于旱季,土壤水份不足,不利于出苗,生長期較短,不易獲得高產。
2.3抓好甘蔗良種的引進,繁育,推廣工作
目前種植面積較大的幾個品種基本上已推廣種植8-10年,品種的農藝性狀和工藝性狀下降,抗性降低,種性退化,產量下降,需加快品種的引進,繁育,推廣工作,盡快提高良種種植比例,做到早、中、晚熟品種合理搭配。加強病、蟲、草的預防和防治工作,加強管理,綜合防治,減少危害,提高產量。注重技術培訓,提供勞動者素質,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科學技術對甘蔗生產的貢獻率。
文章標題:作物生產論文甘蔗低產原因和高產栽培技術措施
轉載請注明來自:http://www.56st48f.cn/fblw/nongye/gongcheng/25661.html
攝影藝術領域AHCI期刊推薦《Phot...關注:105
Nature旗下多學科子刊Nature Com...關注:152
中小學教師值得了解,這些教育學...關注:47
2025年寫管理學論文可以用的19個...關注:192
測繪領域科技核心期刊選擇 輕松拿...關注:64
及時開論文檢索證明很重要關注:52
中國水產科學期刊是核心期刊嗎關注:54
國際出書需要了解的問題解答關注:58
合著出書能否評職稱?關注:48
電信學有哪些可投稿的SCI期刊,值...關注:66
通信工程行業論文選題關注:73
SCIE、ESCI、SSCI和AHCI期刊目錄...關注:120
評職稱發論文好還是出書好關注:68
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關注:51
英文期刊審稿常見的論文狀態及其...關注:69
copyright © www.56st48f.cn, All Rights Reserved
搜論文知識網 冀ICP備15021333號-3